《圆觉经》是一部非常能够体现中国佛教注重 妙有 思想特色的佛经。该经主张一切众生都具足圆觉妙心,本当成佛,无奈为妄念、情欲等所覆盖,才于六道中生死轮回;如能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此心即佛,无须向外四处寻求。该经所明为大乘圆顿之理,故对华严宗、天台宗、禅宗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很多人把道德理解为一套为维护社会秩序而不得不采取的理性原则和行为规范。其实,道德究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爱、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理解。 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正是要激发人与人之间这份设身处地的相互理解、以我心懂你心的感同身受,进而在此基础上身体力行,有所作为。 本书正是致力于在当下的道德教育中,在现行的理智语言外,探索和发现别一种道德教育语言:它具有精神之穿透力,能突破此心与彼心之间的坚实壁垒,能借由个性通达普遍人性,能唤醒与生俱来潜藏在我们自然天性内的善的种子,能照见灵魂里那个更美好的 人 、那个更真诚的 我 。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 奥勒留所著的个人哲学思考札记。作者在书中对宇宙、社会、人生展开了一系列思考,通过文字唤醒迷惘的灵魂,救赎彷徨的自我,为后人留下一位有哲学修养的统治者的人生感悟。 本书不仅是斯多葛派哲学的里程碑之书,也是一本 世界之书 ,每次捧读,都好似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皇帝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人获益良多。
“新大众哲学”丛书自觉以大众化为宗旨,通过提炼和归纳三百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坚定的理论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强有力地回应各种质疑之声,发出了鲜明信号。对普通大众深入把握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大众的哲学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丛书在表达方式上,力戒纯粹的抽象思辨和教科书式的照本宣科,力求适应大众的新要求,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中国老百姓的话”,追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简明扼要,娓娓道来。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立脚点,分别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论、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并通过实际的事例和历史小故事,深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信,对青少年关心的话题,读书、升学、作文、做人、修身、谈情、爱恋等做了探讨,劝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眼光要深远,夯实基础,勿贪图世俗名利。娓娓道来,很受读者欢迎。本是朱光潜先生的成名之作,此后多次重印。本次出版,补充了朱先生相关的文章多篇,以供青年朋友参阅。
《百喻经》是一部以寓言方式譬喻佛教义理的通俗读物。该书篇幅短小,设喻诙谐,说理明晰。全书主体为九十八篇譬喻,每则譬喻先讲故事后说理。故事通俗生动,引人入胜。说理重在明晰佛法义理,使人读后皆有所悟。前后各有引言和偈颂,故合称 百喻 。《百喻经》是鲁迅先生*为喜欢的一部佛经。他曾说: 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 佛藏中经,以譬喻为名者,唯《百喻经》*有条贯。
本书是著名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文艺理论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朱光潜先生的经典之作,阐述了人生修养的途径,是青年为人处世的指南。书中着眼于青年朋友关于人生、社会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刻探讨,谈处群、谈学问、谈交友、谈休息,等等。劝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眼光要深远,思想要明澈,夯实基础,勿贪图世俗名利。
本书从《圣人的成长》、《孔子的大学》、《三十而立》等不同角度全面真实的为广大读者还原了一个鲜活的而不是艺术虚构的孔子。同时,书中指出,孔子出身贫寒,原本也是一个草根知识分子,靠自学成才最终成为“万世师表”、万众景仰的“孔圣人”,告诉大家“圣人是从凡人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