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想尔注导读与译注(敦煌写卷本)》为 中国龙虎山道教文化丛书 之一。敦煌所出《老子想尔注》(S.6825)是一著名道经写卷,自该写卷面世以来,受到海内处学者及道教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常常将之与《太平经》、《周易同契》并列,视为早期道教的三大经典,而《老子想尔注》又是道家哲学到道教神学转化的关键著作。由于《老子想尔注》的写卷文字简朴而文义缴绕,向称难读。本书稿的 导读 部分,目的在于使《老子想尔注》的读者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该写卷的基本面貌;而 译注 部分,则对写卷做了详尽的注释和现代汉语翻译。为方便对该写卷的后研读之用。书末有仅附有《老子想尔注》写本图片,还附有考古发现的不同时期的《老子》白文文本及海内外研究《老子想尔注》的主要论著目录。
内容介绍: 本书稿是对马克思经典著作《哲学的贫困》的当代解读和阐释,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释部分;第二部分是马克思原著的文本摘编。 第一部分分为五章,分别从:1.《哲学的贫困》的创作缘起和其与《资本论》的关系;2.经典经济学研究对象与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即《资本论》中的)研究的对象的区别;3.经典经济学方法的非历史性与《哲学的贫困》中萌芽的历史性方法(即《资本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区别;4.经典经济学的抽象实证主义与《资本论》学说的革命性质;5.研究《哲学的贫困》的当代意义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哲学的贫困》一书的核心内涵,讲明了《哲学的贫困》作为《资本论》一书的哲学起源的逻辑线索,解释了包括价值(使用价值)、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感性(唯物)辩证法等在内的众多马克思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对马克思经典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以下简称《雾月十八日》)的当代解读和阐释,书稿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释部分;第二部分是马克思原著的文本摘编。 第一部分包含:《雾月十八日》创作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事件、《雾月十八日》基本结构和内容、《雾月十八日》的重要主题、《雾月十八日》出版后重要思想家或政治家的评论和《雾月十八日》对当代的启示五个篇章。作者首先通过对诸如 七月王朝 二月革命 法兰西第二帝国 等历史事件的介绍,向读者展示了《雾月十八日》的基本创作背景;紧接着作者根据《雾月十八日》篇章结构,依次对该书各部分进行了分段介绍,从总体上说清该书内容;然后作者对《雾月十八日》中的 历史主题 阶级主题 国家主题 等进行了专题讨论;最后通过托克维尔、列宁、本雅明和柄谷
内容简介: 本书主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文本导读 讲述了《费尔巴哈论》的历史语境与主导思想、《费尔巴哈论》的文本结构与学术阐释、《费尔巴哈论》的 科学 话语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第二部分 现实意义 探讨了 哲学科学 的理论影响与应用哲学的新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与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书后还附有《费尔巴哈论》原著中文译本及相关附录,以方便读者阅读原文并进行互文解读。
为更好地挖掘与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彰显并传承其精神及魅力,中华书局推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系列。该系列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升级。《周易诵读本》(升级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系列之一,我们依据权威版本收录《周易》全文,并附有拼音,对难字、难词、难句做了精炼、准确、易懂的注释,同时,配备全文诵读音频(以二维码的形式分章节附录),旨在让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通过更便捷的方式,享受更优质的内容、体验更纯粹的诵读。
这是一本教大家如何修得福报的心灵励志书。在书中,星云大师通过一个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应该怎样通过结善缘,修福田来实现财富人生。在星云大师看来,财富并不只限于金钱,还包括好的人缘、生活的智慧、勤劳、慈悲等,大师结合自己多年的人生经历,启发大家,怎样才会与福报、财富结缘,让自己的人生圆满、富足。
担心看不懂《易经》?有了这本书,轻轻松松读懂《易经》!《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文化之源、诸子百家之始,其内容极其丰富,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日常生活,从管理之道到做人处世……几乎包罗万象,无所不含,它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冯戈吸收易经智慧精华,以趣味十足的漫画形式讲解这部流传已久的国学经典。其风格诙谐幽默,文字深刻直白,让我们笑着笑着就读懂了《易经》,学会了《易经》里的做人处世哲学。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自述》精选了弘一法师传世作品中有关人生经历、出家原因、艺术成就、治学心得、佛学修养等方面的文章,使读者在阅读时,或可以透过法师的感悟,体会人生的真义,开卷有得。
《曾仕强详解道德经.道经》由曾仕强著
知识客观性问题是知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外许多哲学家对此问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尽管至今仍然没有完整的、准确的答案。金岳霖作为一位深受西方哲学影响,又有着浓郁的中国传统哲学血脉,并且极具自己创建的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知识客观性问题是他的重要研究范畴之一,他对知识客观性问题给予了系统而独到的解答。本书通过对金岳霖《知识论》解答知识客观性问题的专门性探讨,不仅对金岳霖的“实在主义的知识论”基本思路进行 了准确的揭示,而且把其中有关经验、理性、语言的内容——作了细致的分疏与说明,使我们对 于金岳霖的《知识论》及其对:。世纪中国哲学认识论的理论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就此而言,本书对于深化金岳霖思想的研究和知识客观性问题的探讨是有意义的。
吕柟,学者尊称“泾野先生”,是明朝中叶的关中大儒。吕柟继承了关学“以气为本”“躬行礼教”的主旨,以及践履笃实、浑厚大气的地域学风,成为明代关学的集大成者。该书就吕柟的生平、著述、学术思想、学术生涯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评价与总结。
什么叫静,什么叫静坐?静坐有什么好处?什么是精、气、神?怎样静坐才能炼精、炼气、炼神?常见的七支坐法,需要注意哪些要点?……所有静坐修定的人都想了解也必须了解的问题,南怀瑾先生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一一作了解答,简洁明晰,切中要害,为他们提供了最实用的指导。而对于一般人常见的糟糕做法,南师更和盘托出,直指其非,并一一加以说明,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为重要和有意义。
《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具体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是中国文化的典范。《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十善业道经》出自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说海龙王经》,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由李毓秀等人所著的《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老子》本身短短五千余言,却文意深奥,气蕴广博,是“无”的形上智慧的集中体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金谷治以其多年精研汉学的功力,为《老子》全书八十一章一一拟定题名,自释译与解说两方面解析老子思想,其中针对各章重点又有不少评语与说明,方便读者理解内容,与老子思想对话和交流。
本书是一册自然科学家爬梳历史文献,探讨中国气候变化及其规律的图书。作者从文献中发掘资料,借助现代科学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创造性地提出观点,形成一篇篇充满知识、趣味盎然的科学小品。
《江山代有圣贤出(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由周海春著,全书从知行关系上,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在士人和庶民的关系上,在学者和政治家的关系上,中西关系上说明梁漱溟是什么样的新儒家。熊十力是 醇儒 ,他心胸开阔,讲佛学、讲西方哲学、讲科学技术、民主自由平等哲学。本书生动地叙说了冯友兰一生的哲学和社会互动的历程,可谓处在大起大落的20世纪中的知识分子的一份档案
李颙是明末清初关中理学大师,人称“二曲先生”,与黄宗羲、孙奇逢齐名,被誉为“清初三大儒”。全书 11 章 ,介绍了李颙的生平、著述、主要思想及学术渊源、对后世的影响,对李颙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研究。
《论语》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堪称中国人的“ ”。《论语》内容广泛,其主要内容是以“仁义”为主体的伦理学说、礼治思想、中庸思想及天下大同的政治思想,这些思想极大的丰富和影响了古人的精神世界,是今人学习、研究古典儒学的 之书。 本书由知名学者黄朴民教授精心校勘,全本无删节,导读见解独到,注释博采众长,译文流畅准确,是一部学习《论语》和儒家思想的入门佳作。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战国纵横家专享流传至今的著作。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一部谋略学著作,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历来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鬼谷子》书中以道家老子观点为主,渗透出儒家、阴阳家、兵家等诸家学说的思想内涵,集诸子百家学说之大成。《鬼谷子》用大量篇幅讲述了洞察心理、权谋策略和口才技巧,是一部入世成事的心机妙典。《鬼谷子》一书,据传是由鬼谷先生的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此书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本次注译的《鬼谷子》,原文参考权威版本进行整理校对,同时又对原文有详细的注释和翻译。于此书是蕴含着商业管理智慧的经典古文读物,适合不同古文学水平的爱好者阅读,尤其是从事创业、企业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商务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