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一般读者了解古代典籍,朱自清先生尽量采用近人新说,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这本书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了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此次出版,是作为“跟大师学国学”丛书中的一种,所以版式上进行了调整。并增收了朱自清先生的《 唐诗三百首 指导大概》、《 封建论 指导大概》,叶圣陶先生的《读 经典常谈 》等三篇文章作为附录。
《国学茶座》的创刊目标是“普及国学知识,发表国学新见,培育国学新人”。基于这样的目标,该杂志的读者应以大学生以及低于大学生的高中生、高于大学生的研究生、青年教师为主,同时,从事国学相关工作如编辑、图书馆、企业文化教育、对外汉语教育(孔子学院)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一般国学爱好者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该杂志既注重知识的介绍,又注重探幽抉微,阐发新见。典籍之流传,学问之演变,人物传记,史事本末,诗文品藻,文字训释,均所提倡。总以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是所宗尚。
这本书可以说一部分是作者从事逻辑教学的经验产品。 苦于年来,一般读者苦于逻辑枯燥无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十三年前,作者试着以对话体裁写了一本逻辑入门的书。从同类书籍的行销数量比较起来,事实证明作者采取对话体裁写这类的书是符合一般需要的。来台以后,作者又教这门功课,但那本书已经绝版了。因应教学上的需要,作者又用对话体裁写了一本讲义,由学校油印,内容较前书有所改进。讲义印出以后,一搁又是四年,作者没有再用到它。这四年来,学生们纷纷以介绍逻辑读物相请,这类事实,使作者觉得颇有将那份讲义改变成书的形式之必要。可是,去年翻阅那份讲义时,作者认为有许多应该包含进去的东西没有包含进去,而且有许多地方简直不行了,于是,动手大加修正。认真说来,这本书是作者用对话体裁写这类书的第三次。 二
本书作者是清代著名学者,汉宋学互相争胜期间宋学最重要的人物。本书是作者撰写的一部专谈古今著述体例的著作,历来广受好评,现代史学大家陈垣先生最为推荐,并要求作为启蒙发凡的良好读物。
本书选取《墨子》中的经典名言,根据文意配以韵味十足的小画,并对名言进行解释阐述。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百家争鸣》适合大众阅读。
本书紧扣孟子的“王道”思想,甄选《孟子》等著作中的名言警句,配以生动解读、精美插画对孟子的智慧进行多维度阐释。
本书选取《韩非子》中的经典名言,根据文意配以韵味十足的小画,并对名言进行解释阐述。
《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看上去是一部学术著作,实际上它是在作者授课讲稿的基础上形成的,严格地说,这不是一部著作,而是一部教材。《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的编写是有针对性的。我们的学生不是专门学哲学的,而是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学习和研究的,因此选题时既不能偏离哲学前沿问题的方向,又不能纯哲学化;既要有哲学前沿问题的系统扫描,又要有现实争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既要有知识的广度,又要有理论的深度。
《周易》由《小墨香书》编委会编
常读传世经典,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开启智慧,拓宽视野,健全人格,增广心量,加深涵养,提升心灵境界。 本套诸子经典全文注释本具有三大特色:权威专家博采众长,精心注释;开本新颖,国际流行口袋书,便览便携;注释全面通俗,凭籍准确原文及注释,即可品味微言大义,寻回中华古典智慧。 《周易(全文注释本)》为该套书之一,由马恒君注释。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商君书》的文体多样。议论体有《农战》、《开塞》、《划策》等十数篇,或先综合后分析,或先分析后综合,兼用归纳演绎,首尾呼应。有时也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徕民》篇运用了“齐人有东郭敞者”的寓言,以增强说理的效果和形像性。说明体有《垦令》、《靳令》、《境内》等篇,是对秦政令的诠释。辩难体有《更法》,通过人物对话相互驳辩来阐述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