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
    •   ( 18491 条评论 )
    • [美]理查德·德威特Richard DeWitt) /2022-05-06/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让人大开脑洞、训练思维、自我成长的人文通识读本。它介绍了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根本的问题,如什么是真理、哲学性/概念性事实等;涵盖了史上对科学世界观产生冲击的历史发展和哲学主题,如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变迁;探讨了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演化论等理论给世界观带来的挑战。学科学,不能不知科学从何而来,更不能忽视科学对世界观的影响。

    • ¥54.1 ¥109 折扣:5折
    • 科学革命的结构(新译精装版)托马斯·库恩 科学史研究的经典著作 科学哲学经典文本 扎克伯格推荐
    •   ( 7930 条评论 )
    • 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 /2022-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这部被视为科学史分水岭的名著,是20世纪学术史上具影响的著作之一。它引发了一场认识论的大变革,掀起了世界性的阅读热潮,至今不衰。其影响不限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而且延伸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学、宗教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在社会公众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中首倡的 范式转换 ,如今已成为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概念。 本书初版于1962年,本版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为庆祝该书问世五十周年而作,增加了加拿大哲学家伊恩 哈金(Ian Hacking)教授所写的导读。青年翻译家张卜天教授精心翻译了新的中译本。

    • ¥35.6 ¥79 折扣:4.5折
    • 死亡是什么
    •   ( 1146 条评论 )
    • 雷爱民 /2020-09-18/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从古至今,死亡问题不断地困扰着有死的人类。到底什么是死亡?如果说顺天应时的古人对死亡尚有几分乐天知命的达观的话,现代社会由于强大的科技力量的支撑,死亡越来越被边缘化。人们刻意回避死亡、制造死亡禁忌,营造一种没有死亡和看不见死亡的人生与社会,死亡是什么的问题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和思考。然而,死亡不会因为人们刻意回避就推迟到来或者不再存在,也不会因为人们不愿意思考就放弃它存在的意义。 本书指出: 死亡是涉及人类生前、死后和死亡过程的认知图式、信念信仰和意义体系。 本书从 自然生命的结束 和 生活世界的解体 两个维度梳理了死亡的生物过程和社会过程,其中既涉及心肺死亡和脑死亡、濒死期、生理死亡、心理死亡等关于死亡的生物过程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又从公民身份的结束、社会关系的结束、人伦世

    • ¥17.5 ¥35 折扣:5折
    • 思想实验:当哲学遇见科学
    •   ( 11363 条评论 )
    • (英)乔尔·利维Joel Levy) 著 /2019-04-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思考一个难题*好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着手处理有关自然、道德以及形而上学的大问题?怎样给出富有创造性的回应,挑战被认为是标准的概念、消除偏见以及先入之见?一种方法是利用问题本身,并且以一种它担负得起的富有创造力以及洞擦力的方式来构建它,以明晰取代混乱,使晦涩变得可理解。这些都是 实验 所支持的东西。在现代,或许就科学而言,术语 实验 意味着一种在现实世界中实施的物理的实践操作。但是,它可能还有许多更宽泛的定义,例如一种能彻底保持理智以及发挥想象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称这种 实验 为 思维实验 或者 思想实验 。在本书中, 实验 这个术语包含了悖论以及类比,如:用于举例说明,测试并梳理论证以及假说的情境,推平逻辑矛盾并推进理论破壁。

    • ¥17.9 ¥39.8 折扣:4.5折
    • 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增订版)
    •   ( 1450 条评论 )
    • 陈方正 /2023-01-0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这是一部出色当行的西方科学与科学思想发展史。作者从四五百种古今文献中钩玄提要,建构出一部简明流畅的历史叙事,达到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境界。但本书的成就和价值远不止此,因为作者不仅仅整理出一部西方科学史,而且要以此为阶梯,去探索一个更重大的历史和文化问题,即 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 。但要澄清这一问题,研讨的范围必须从科学史推广到西方思想史与文化史的整体。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本书在科学史叙事的后面衬托着一层西方哲学史,而且还隐现着一套西方文化史。但本书的深度尚不尽于此,作者笔下写的是西方科学史,心中关怀的却是科学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全书的设计和论辩方式也有意无意地针对着 李约瑟问题 而发,作者对于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及其他相关论著有着深入理解而且评论得非常中肯。 本书初版

    • ¥84 ¥168 折扣:5折
    • 技术治理通论 从哲学层面理解科学革命的结构技术的应用 刘永谋
    •   ( 320 条评论 )
    • 刘永谋 /2023-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刘永谋老师关于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的新作。 本书分为4编,共25章。全书从如何理解技术治理、如何选择技术治理、如何调整技术治理、如何控制技术治理四个问题出发,从哲学层面跨学科地切入技治思想研究、技治批评研究、技治实践研究、技治建构研究,详细深入地归纳、提炼、创新了技术治理的诸多基础性问题和观点,以期作为进一步深入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细部研究和操作研究的某种可选择的 脚手架 。全面论述了技术治理的基本原理、技治推进的诸多构想及实践、技术治理的风险以及有限技术治理理论,是当下技术治理理论集大成之作。

    • ¥79 ¥158 折扣:5折
    • LDY科学哲学丛书-科学·非科学·伪科学:划界问题
    •   ( 227 条评论 )
    • 林定夷 /2016-10-3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首要的核心问题,对于理解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乃至科学知识都至关重要。本书在阐述逻辑实证主义以及波普尔关于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从根本上弄清楚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什么是伪科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巨大的方法学上的意义。

    • ¥16 ¥32 折扣:5折
    • 科学哲学导论
    •   ( 378 条评论 )
    • [美]R.卡尔纳普 /2020-11-2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卡尔纳普在科学哲学方面的代表作。卡尔纳普是20世纪主要哲学家之一,逻辑实证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归纳逻辑以及概率理论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本书讨论了现代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特别对科学语言的性质、测量与定量语言在科学中的地位、科学规律和科学解释的结构、因果性和决定论、理论规律和理论概念、当代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等,都做了深入浅出而精彩纷呈的探讨。本书是*有影响的哲学家撰写的具有经典地位的领域导论。

    • ¥49 ¥98 折扣:5折
    • 智慧宫丛书025·人类知识演化史
    •   ( 773 条评论 )
    • [德]于尔根·雷恩 后浪 /2023-10-01/ 九州出版社
    • 雷恩教授分别考察了文字的演变、科学在古代世界的出现、近代早期的科学革命、知识的全球化、工业化等重大历史事件,最终在更广泛的知识史中重新构建了科学技术史。其研究方法借鉴了进化生物学、认知科学的相关成果,也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的视角,又通过力学、化学、地质、农业等方面的具体例子,将多项具体研究整合进了一个大框架内。因此,本书不只是一种通俗意义上对科学的 文化史 叙事,更是通过专业、清晰、严谨的方式,对自然科学各专业领域内的具体研究进行的深入分析。科学被置入更广泛的人类知识背景,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 针对当前的 人类世 地质年代及其带来的多重挑战,本书还在最后部分提出了一个切实而饱含希望的建议:如果我们能够基于新兴的社会网络分析,更充分和完善地利用互联网,构建一个全人类共同的

    • ¥71 ¥142 折扣:5折
    • 科技伦理问题研究
    •   ( 132 条评论 )
    • 陈彬 著 /2014-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该书从较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科技伦理,认为凡是科学技术本身或者科技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引发的所有关涉道德、义务、责任、价值等方面的问题均应属于科技伦理的范畴,在此基础上,考察科学技术的伦理全貌,试图建立一套并列关系的论域分类体系,试图用科学技术本身为参照系,衡量科学技术与各种伦理问题涉及领域的关系为逻辑,尝试对科技伦理的不同研究领域进行了划分,共划分为本体域、主体域、客体域、学科域、工程域和管理域六个部分。希望这种观察能够准确梳理、表达和评价当代科技伦理的研究成果,并呈现创新性的观点和意义,给人以有益启示。

    • ¥17.5 ¥35 折扣:5折
    • LDY科学哲学丛书-科学理论的演变与科学革命
    •   ( 134 条评论 )
    • 林定夷 /2016-10-3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科学理论的演变与科学革命的机制,对于理解科学进步以及进一步思考在科学中如何做出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本书除了讨论科学理论的常规演变外,着重探讨了涉及科学理论中重大演变的两种方式,即理论的还原与整合,突出阐述科学理论还原与整合的结构与逻辑;结合当代科学所关注的焦点,本书探讨了 当前把生物学还原为物理学-化学的困难之所在 。为了评价科学理论的进步,本书还讨论了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并重点探讨我们所提出的科学理论的评价机制和原则(三性标准)。

    • ¥19.5 ¥39 折扣:5折
    • 系统哲学与数学原理 乌杰 人民出版社【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乌杰 /2013-08-01/ 人民出版社
    • 《系统哲学之数学原理》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的理论,对系统哲学作出论证,以彰显系统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内在统一性。哲学的数理化历来是一个重大课题。《系统哲学之数学原理》尝试用数理方式研究“系统哲学”,体现系统论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高度统一,同时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范式,帮助人们在哲学与数。

    • ¥39.6 ¥84.41 折扣:4.7折
    • 技术的真相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26 条评论 )
    • [加]厄休拉·M.富兰克林 /2019-06-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著名科学家与人道主义者厄休拉·M.富兰克林在这本书中考察了技术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与传统上的技术解放人类、技术让世界更美好的观念不同,富兰克林认为技术从未像它所允诺的那样解放劳动力,而且很有可能将我们引向一个命运未卜的未来。通过将技术视作一种实践、一种催化剂、一种媒介,以及最重要的,一种体制,富兰克林全方位地展示了我们生活中的技术,以及技术带来的服从的文化。

    • ¥23.1 ¥49 折扣:4.7折
    • 技术的真相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加]厄休拉·M.富兰克林 /2019-06-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著名科学家与人道主义者厄休拉·M.富兰克林在这本书中考察了技术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与传统上的技术解放人类、技术让世界更美好的观念不同,富兰克林认为技术从未像它所允诺的那样解放劳动力,而且很有可能将我们引向一个命运未卜的未来。通过将技术视作一种实践、一种催化剂、一种媒介,以及最重要的,一种体制,富兰克林全方位地展示了我们生活中的技术,以及技术带来的服从的文化。

    • ¥23.9 ¥49 折扣:4.9折
    • 技术的真相 [加]厄休拉·M.富兰克林 著 田奥 译
    •   ( 4 条评论 )
    • [加]厄休拉·M.富兰克林 /2019-06-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著名科学家与人道主义者厄休拉·M.富兰克林在这本书中考察了技术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与传统上的技术解放人类、技术让世界更美好的观念不同,富兰克林认为技术从未像它所允诺的那样解放劳动力,而且很有可能将我们引向一个命运未卜的未来。通过将技术视作一种实践、一种催化剂、一种媒介,以及最重要的,一种体制,富兰克林全方位地展示了我们生活中的技术,以及技术带来的服从的文化。

    • ¥23.4 ¥49 折扣:4.8折
    • 科学逻辑
    •   ( 177 条评论 )
    • 张巨青 /2021-08-01/ 学林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经验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论的学术著作,也是我国科学逻辑大学教材,曾获*优秀教材奖。全书共分为十二个章节,探讨了科学逻辑的划界、研究纲领、基本特征、合理性原则等问题,以及科学发展中关于假说的形成、观察与实验、归纳与确证、证伪与淘汰等一系列过程。附录部分完整梳理了西方科学逻辑方法论发展概要,对重要科学家、哲学家的生平与理论作了详细介绍,揭示了科学发现的逻辑规律和科学创造的艺术之美,是一部走入科学殿堂必不可少的入门书。

    • ¥33 ¥66 折扣:5折
    • 西方科学思想传播史(基于科学哲学的史与思)
    •   ( 71 条评论 )
    • 安维复 /2020-11-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有人说,一部西方文明史就是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传播史,这说明科学创造与科学传播在西方文明中同样重要。但问题是,与其他民族相比,西方的科学传播究竟有何独特之处?本书的主旨是,西方科学传播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扩散,而是有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等思想家把科学知识升华为一种或几种观念,如原子论、理性主义、机械论、进化论等等,从而深深地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因此,科学传播在本质上是科学观念的传播,科学传播的*境界不是传授具体科学知识,而是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本书依次讨论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学思想及其传播(*章),中世纪的科学思想及其传播(第二章),理性时代的科学思想及其传播(第三章),分析时代的科学思想及其传播(第四章),后现代的科学思想及其传播(第五章),现代科学思想

    • ¥35.6 ¥79 折扣:4.5折
    • 思想实验:当哲学遇见科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87 条评论 )
    • (英)乔尔·利维(Joel Levy)著 /2019-04-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思考一个难题优选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着手处理有关自然、道德以及形而上学的大问题?怎样给出富有创造性的回应,挑战被认为是标准的概念、消除偏见以及先入之见?一种方法是利用问题本身,并且以一种它担负得起的富有创造力以及洞擦力的方式来构建它,以明晰取代混乱,使晦涩变得可理解。这些都是“实验”所支持的东西。在现代,或许就科学而言,术语“实验”意味着一种在现实世界中实施的物理的实践操作。但是,它可能还有许多更宽泛的定义,例如一种能保持理智以及发挥想象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称这种“实验”为“思维实验”或者“思想实验”。在本书中,“实验”这个术语包含了悖论以及类比,如:用于举例说明,测试并梳理论证以及假说的情境,推平逻辑矛盾并推进理论破壁。

    • ¥17.1 ¥39.8 折扣:4.3折
    • 视角的分享
    •   ( 107 条评论 )
    • 艾曼努埃尔·埃洛阿 /2023-12-01/ 东方出版中心
    • 这是一个观点问题 Perspective 这个词本身有着多重意义和指向:作为观察事物的视角/观点,透视法,对事物存在的探究(光学、几何学),对未来远景的预期,以及表现事物的方式、绘画法则,等等。 今天,我们将视角与个人主义联系起来,视其为个人化的、不可逾越的真实存在。这一理解恰恰忘却了在古代, perspectiva communis 意味着共同的视野。在科学、艺术和哲学的十字路口,这本书将目光投向了有待人们重新发现的传统:观点,不仅相互区分,也意味着互相分享。与其以消极的态度指责透视法学说引发了后 真理思潮和与现实的割裂,不如以积极的态度重新审视透视法,揭示出这个词在相对化的表象背后所蕴含的创造力。这是对历史语境与当今现实的双向考察,在造型艺术、建筑、现象学和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交叉点上,为我们展示出视角本身的多元化特征

    • ¥39 ¥78 折扣:5折
    • 技术哲学 (美)费雷德里克.费雷 著,陈凡,朱春艳 译i 辽宁人民出版社【达额立减】
    •   ( 1 条评论 )
    • (美)费雷德里克.费雷 著,陈凡,朱春艳 译i /2015-04-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技术哲学》是费雷德里克·费雷于1988年出版的一部技术哲学著作,书中全面探讨了与技术相关的哲学问题。包括技术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卡尔·米切姆认为本书可以当作技术哲学的简明,保罗·杜尔宾在总结美国技术哲学发展时,认为本书在怀特海之后“设计了一种‘有机的’技术哲学”。 费雷德里克·费雷著的《技术哲学》系统阐述了技术哲学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全书从重新界定技术开始反思技术,进而分别阐述了技术与实践智慧、技术与理论智慧、技术与现代存在、伦理学与技术评估、技术与宗教、技术与形而上学等问题。本书被米切姆评价为具有“技术哲学的简明”的意义。

    • ¥217 ¥444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