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讨论传统艺术哲学中 一朵小花的意义 。佛家讲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 ,意在说一花、一草这样的 小物 也有它自己存在的逻辑和价值,本身就是一个完满的价值和意义世界,是一种 大全 ,没有缺憾,不需要补充。 本书即以人类的艺术生活为切入点,来说人生命存在的价值,也是在讲一种回到世界、归复本真的智慧。上篇主要是一些观念性的讨论,如 无量的世界 懒写名山照 大成若缺 让世界敞亮 由青山白云去说 德将为汝美 无上清凉界 ,下篇涉及一些具体的艺术家,如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倪瓒、石涛、黄宾虹等,理论和个案相结合,共同呈现了传统艺术哲学的这一重要面向,富有理论深度和穿透力。
本书是黄济教授的一部教育哲学研究专著,分为三编。编,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第二编,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第三编,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作者站在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和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作了系统的梳理和评价,力求做到“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 通览全书,内容精深,见解精辟,论述精到。作者按照“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研究思路,对教育哲学一科作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总结和评价,在吸收古今中外教育哲学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教育实际问题,构建起了一个既有民族特点又有现代意识的教育哲学体系。其资料的丰富性、体系的完备性、论证的科学性以及视野的开阔性,在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是广大教育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者理想的参考用书。
本书从近一百年来中国关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讨论中精选几十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或专著的相关章节,按照时间顺序,编辑成册。本书从谭嗣同、康有为、张之洞等晚清政学要人,经陈独秀、胡适、梁漱溟等学者,到时下活跃的杜维明、李泽厚等人,收录他们关于这一主题的代表性文字,为读者提供一百年来关于这一讨论的概况。全书以文章内容为划分标准,分为 经典作家及中央文件有关论述 从维新变法到新文化运动 科玄之争与文化论战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四部分,每部分内容都是围绕文化的 古今 中外 之辩而展开,展现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关于传统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之走向的不同观点。
本书以教育何以关注个体成长的整全性为中心,以个体发展的整体性来超越当下教育的碎片化、以个体生命成长的渐进性与教育的阶段性来超越当下教育的无序化、以爱的生长与培育为灵魂来达成个体生命成长的自主性、以哲学教育的展开来促成个体人格的完整性生成,*终回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人类恒久的主题,由此廓清通往整全的教育路径。本书深入而系统地回应了当今教育问题,特别是以碎片化为中心、远离人的整全性发展这一现实难题,融哲学、教育学于一体,将理性思考与诗性表达相融合。全书充满了作者的敏锐哲思,同时大量征引经典著作,语言优美、行文流畅,是一部具有较高原创性的教育理论著作,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