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写作于二战期间,源自罗素在美国费城的一系列哲学史讲座。全书共分三卷,按时间顺序依次讲述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在本书中,罗素从一位哲学家的视角,完整地展现出他对西方哲学历史发展的理解,其中既包括对重要哲学家的哲学观点的讲述,也包含罗素本人对这些思想的批判。 《哲学简史》是一部通俗哲学著作,罗素以各个哲学流派及其代表哲学家为中心,记述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对各个哲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哲学家生活的时代状况加以描述,内容涉及历史、科学、经济、政治等方面,帮助读者能够更全面、更立体地把握西方哲学两千年来都出现了哪些哲学观点,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观点,以及这些观点是如何影响后世的,当然还包括罗素本人从哲学家的角度对这些哲学观点给出的回应及批判。 《幸
《幸福之路》是 探索现代社会幸福问题的通俗哲学 。它避开了高深和抽象,在书中直接反思 常破坏幸福感的消 理因素,如竞争、疲劳、嫉妒、罪恶感、受害妄想,等等,直接给出获得和提升幸福感的具体生活建议。本书不依任何高深的学说,而是把 些经由作者自身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出 张献给读者的方子,希望无数感到苦闷而又不甘忍受的男男女女,能够借此明察自身的困境,进而找到突围之路,凭着适当的努力变得幸福。是每个人在幸福追寻途中的推荐指南。
欧阳竟无著梅愚校点的《孔学杂著/禅解儒道丛书》讲述了:在近世佛教思想以及现代中国思想 ,欧阳竟无先生是致力于研究、弘扬奘传唯识学的著名佛教学者。1911年杨文会居士去世后,欧阳接替文会,主持金陵刻经处的佛经校刻事宜;1922年复创立 内学院,节节贯通阿含、般若、瑜伽、涅槃等“佛学四科”。 三十年代以后,竟无先生又本其于内学的心得,回过头来重新解读孔学,因而有“孔子真精神”的提出,以及真孔学的再抉发。欧阳一生所学,可以真佛、真孔两大观念来概括。真佛,诠释内学之实旨;真孔,诠释孔学之本义。
《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是中外关系史的一部分,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侧面。有别于近百年来注重于中外史地考证的中外关系史研究特点,本书专门论述19世纪之前中国思想对欧洲的影响,并结合法国革命和德国革命来进行分析。
本书阐述了作为“大众”的社会力量在现代的崛起,以及一个由“大众”占据支配地位的时代的来临。当前文明带来了越来越舒适安逸的环境,这是一个“随波逐流”“任其自然”的时代,大众人在其中过着一种缺乏重量、失去
本书是 克里希那穆提集 (全17本)的第三本,收录了克里希那穆提1936-1944年在世界各地所做的演讲和讨论。他以素有的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揭示出关系就是自我的外在体现,外在世界的混乱源自个体内心的冲突,引导读者一个人去体验自我,不加选择地去生活,唤醒生活的智慧。
《一书在手、如师相随:印光答念佛600问》在反复通读《新编全本印光文钞》原文的基础上,精心梳理、拣别印祖对于净土念佛种种问题的开示,细心分类编次为十二章,荟萃问答600余问,并在每问前后面加了要点提示和详尽的注释。具体内容包括净土法门的缘起、净土法门与教义教理、净土法门与修持者根器、净土法门与修持宗旨、净土法门与至诚行持等。
“世界”:一词,源于佛教。据《楞严经》卷四载,世,乃迁流之义,即于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迁流;界,指方位,即于空间上有上下十方等之场所。
今为此《修心七要》译成中文,并出版发行做一说明。概括来讲,佛教各个传承中所拥有的声闻、独觉、大乘、密宗等殊胜的教导次第,特别是这《修心七要》更具有诸多甚深善知识的各种广略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