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也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早期重要著作。在早期分析哲学运动中被奉为经典。作者从"世界时一切发生的事情"到"对于不可说的,人们必须报以沉默"的论述,都成功地为世界划定了一个界限。书中所提到的"原子事实"、"事态"、"对象"等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大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就该书研究者悉心探讨的问题。维特根斯坦在这本书中否定因果律,断言逻辑和数学的命题都是重言性质的,所有哲学史上争论的问题都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只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即日常语言的明确化。
本书根据1965年伯林所做的 浪漫主义 梅隆讲座录音整理而成。自浪漫主义的定义始,历陈其滥觞、生长和壮大,抉发其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力,伯林借前任所未发的观念史视角,展现出浪漫主义革命作为认知方式和思想意识的无比力量。伯林的演讲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典故如排山倒海,排比如山洪倾泻,是豪宕的思想音乐,是天神眷顾的天才时刻。
《逻辑哲学论》是英国路德维希 维 根斯坦 作的逻辑学 。 《逻辑哲学论》从符号系统的原则和任何语言中词和事物之间 须具有的关系出发,将这种考察的结果应用于传统哲学的各 分,并在每 种情形下都表明,传统的哲学和传统的解决是怎样由于对符号系统原则的无知和对语言的误用而产生出来的。 《逻辑哲学论》中作者阐述了 个计划,试图用它来识别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清晰地说出 逻辑上 的语言的条件 来定义哲学的界限。它的目标是完善罗素早年的逻辑原子论哲学系统。
本书是一本写给大众的生活自助书籍。 当代生活中,处处可见烦闷之人的身影。明明我们的生活相对安定,物质也不虞匮乏,为何焦虑、空虚与不安却总是盘桓其中?罗素以浅白而深刻的文字,把我们不开心的原因分析得有条有理,如竞争、烦闷、忌妒、疲劳等等常见的问题,并结合生活经验和一些实证,帮助我们找到从前不曾注意的导致生活不幸福的原因,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一剂良方,将会引导我们走向通往幸福的那条不平坦的道路,要抵达终点,还需我们勇敢挣脱桎梏,为自己搏得幸福。 作者对于本书的评价: 罗素(作者): 这部书不是献给博学之士的,也不是给那般把实际问题作为谈助的人的。在以下的篇章内,既无高深的哲理,也无渊博的征引。我只把通情达理的一些意见归纳起来。 因为相信不少烦恼的人凭着适当的努力可以变得
《理想国》是柏拉图创作的哲学经典著作。本书借苏格拉底与格劳孔、色拉叙马霍斯、阿德曼托斯等人的对话,描述了一个理想国家的蓝图,还讨论了诸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比如正义、财产、教育、品德等。本书围绕如何实现大多数人的幸福这一问题,讨论丝丝入扣而亲切有趣,细细品味,余香四溢。本书作为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一个源头,震古烁今,是理解西方政治文化的之书。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先秦时期老子的作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故后人合而称之为《道德经》。全文约五千字,文字简练,晦涩难懂。近代古文家叶玉麟先生为《道德经》作注,出版《白话译解老子道德经》,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释读国学经典的典范,当时受到欢迎,可惜后来湮没无闻。本书对该书重新出版,对内容做了一些校正,以适合当下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全书共分十卷。书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用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式。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文艺理论等各个方面,是西方政治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西方乌托邦思想源头。 《理想国》是西方思想的源泉,也是我向青年推荐的惟一的西方哲学著作。 朱光潜(美学家) 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是非柏拉图的。 卡尔 波普(英国哲学家)
本书是郭沫若在1934年至1945年十余年间研究先秦社会及学术思想的论文集,由重庆文治出版社于1945年3月初版,群益出版社分别于1946年、1947年出版2版,此后又多次重印。 本书论述了先秦诸子的天道观的研究,《周易》的制作年代,周代的诗歌、音乐和农业生产及先秦儒家、墨家、道家、兵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又收录了关于钟鼎彝器研究的三篇文章,郭沫若先生是甲骨文和 金文 研究的权威专家,这三篇文章的学术价值更是不可轻视。 本书是郭沫若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下,对先秦社会及其学术思想研究成果的重要结晶。对于中国先秦历史和思想史研究有着积极的开拓作用,其中不少论断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
罗国杰,男,1928年1月生,河南内乡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名誉会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哲学学科评议级成员,第三、四届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品德教育。主要著作有《罗国杰文集》、《以德治国与公民道德建设》、《道德教育与价值导向》、《伦理学》(主编)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0多篇。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谁更重要? 维护个人利益是人类的本性 ! 卢梭认为,最初的人类,每个人都是孤身一人,每个人都是自已的主人,自给自足,只对自己的利益负责。 维护公共利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独立的个人难以在自然中生存,因此人们需要签订社会契约,把自身权利让渡给集体,同时获得属于集体的权利,成为公民。集体代表的是公共利益,集体考虑的是公共福祉。 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类,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作为公民的人类,则要追求公共利益。两者之间,谁更重要?答案尽在本书 翻开本书,带你读懂《社会契约论》,读懂现代政治的起源!
《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 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这本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斯多亚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 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重构的经典以孔子的思想脉络重构《论语》原文,不增不删一字一句,令孔子思想的逻辑和深刻直接显现。将孔子和弟子的言论分列内编和外编,保持了孔子思想的纯粹和完整。文本的新意仁为核心,孝悌信为呈现形态, 礼为外化形式,学习和修身是求取途径,治国和处世是实践方式。孔子抨击时政、评论人物,则如案例教学,旨在让弟子学习在事例中如何评判仁。 人人都能读懂重编者认为,《论语》没有经过孔子亲自审订,只是一部未经整理的课堂笔记。重构后《论语》变得有主题、有论证、有展开、有层次、有案例;成为无需繁琐注释、人人都能读懂的经典。
《悲剧心理学》是朱光潜先生留学英法时期用英文撰写的一部美学著作。1933年由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出版后,获得了西方文艺批评界的赞许。20世纪80年代由张隆溪翻译成中文出版。本书是朱光潜先生文艺思想的起点,也是其另外两部重要著作《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萌芽,是朱光潜先生很重要的著作。 本书内容包括审美态度和应用于悲剧的 心理距离 说、悲剧快感与恶意、怜悯和恐惧:悲剧与崇高感、悲剧中的正义观念:人物性格与命运、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和布拉德雷的复述等方面,以杰出的悲剧作品为基础,从具体的审美现象出发,对各种悲剧快感理论进行了批判研究,探讨了悲剧的净化作用以及悲剧与哲学、宗教的关系等重大美学问题,很值得一读。
本书包括朱光潜先生的著作《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派别》和六篇有关变态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变态心理学派别》成书于1929年,以心理学派别为中心;《变态心理学》写于1930年,以心理学问题为中心,两书可以相互参照。研究隐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学通常叫做 变态心理学 。 变态 这个名词可以说是传统心理学所给的诨号。传统心理学者只研究意识现象,而意识不能察觉的现象所以被称为 变态 。从近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人的心里都带有若干所谓 变态 的成分。近代变态心理学有两大潮流:第一个个潮流发源于法国,流衍为 巴黎派 和 南锡派 ,他们都应用催眠或暗示为变态心理的治疗法。第二个潮流发源于奥地利及瑞士,同前一个潮流的注重潜意识相比,他们更加注重隐意识。他们认为精神病源不在观念分裂而在情与理的冲突,应用 心理分析 为变
对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的经典研究。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并不出自对自然科学的接受,而是出自对人性与道德的体验与理解;霍布斯开创了近代政治哲学,为其奠定了基础。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也是对近代西方文明的独特假设的清晰表达。
全书共十三卷,以内容言,可分为两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记述奥古斯丁出生至三十三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十至卷十三,则写出作者著述此书时的情况。第一部分:卷一,歌颂天主后,记述初生至十五岁的事迹。卷二、卷三,记述他的青年和在迦太基求学时的生活。卷四、卷五,记述他赴米兰前的教书生涯。卷六、卷七,记述他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则记述他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卷九是他皈依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一段事迹。第二部分:卷十是分析他著书时的思想情况。卷十至卷十三,则诠释《旧约·创世记》第一章,瞻仰天主六日创世的工程,在歌颂天主中结束全书。奥古斯丁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为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列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
由叔本华著的《人生的智慧(精)/叔本华系列》一书是德国思想家叔本华以简单的语言,所写成的一部并不简单的书,这书为普通大众而写,阐述生活的本质,及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 《人生的智慧》,这书名本身就已经是够吸引人的了。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竭尽全力在生活中寻觅幸福的人类,面对伟大思想家这部深入浅出教导如何获得幸福的书,又有谁会不感兴趣呢?
由叔本华著的《人生的智慧(精)/叔本华系列》一书是德国思想家叔本华以简单的语言,所写成的一部并不简单的书,这书为普通大众而写,阐述生活的本质,及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 《人生的智慧》,这书名本身就已经是够吸引人的了。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竭尽全力在生活中寻觅幸福的人类,面对伟大思想家这部深入浅出教导如何获得幸福的书,又有谁会不感兴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