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亦称《五千言》,相传为春秋时老子所作,是道家的开山之作,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为《德经》。《道经》讲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奥妙。《德经》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
《鬼谷子》是一部集纵横家、兵家、道家、仙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理论著作。本书对原作做了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皆附有提要以解析、导读,并精选了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案例,涵盖管理、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逐篇阐释、解读,用精彩纷呈的故事呈现鬼谷子的智慧谋略。
孔子讲《易经》不是《论语》式的说教模式,而是借卦象说天象,然后借天道而言人事,用儒家的观点而教化人类。今天读《十翼》,二千多年前儒者之言,仍能真真切切的撞击读者的心灵,从而省悟做人处事的道理。所以,本书解说《十翼》,其目的是让读者读圣人之言,履行天道和地道,践行新时代的人道,实现社会的道德教化,促进社会和谐,为社会发展增添和乐文明的音符。 本书不是就文字而作翻译,而是根据个人的理解,结合社会现实,倡导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启发文明,化育心灵,推动新时代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编著《古都西安》这套大型丛书,正是想让人们对西安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够触摸到西安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感受到它的灵魂,让西安走向世界,再架起一座中西文化特征,感受到它的灵魂,让西安走向世界,再架起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丛书按照从古至今、全面系统的原则分篇编排。每篇或按时序,或分类论述,但总的体例大致划一,以求系统、准确、全面而又有重点地介绍西安。丛书在保证学术水准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更广泛的读者所接受,使史学走向大众,更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渊博的知识性和艺术感召力。
本书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语录集。编纂者为孔子门生及再传弟子,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早期儒家思想的主要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代圣人耀万古,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详细考证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以及《孝经》的作者、版本,隶属四书的始末,并归纳了研究方法。书中自序叙述了历代研究四书之源流、变迁;正文内附有参考书目。本书语言简洁,但其对经学版本、目录、源流等方面的研究广博而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本书是汉代贾谊的文集选编,其中包括了贾谊的施政主张、政治及哲学思想,并在后附有其汉赋三篇。山东大学王洲明教授曾对贾谊做过深入的研究,本书由其作注评。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杨伯峻和杨逢彬译注的《论语》是《论语译注》的修订升级版,该书首列《论语》正文,次及难解字词注音、注释,*后是译文。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目前质量高流传广的优秀注本,它深入浅出,既可供专家研究之用,更可供一般读者阅读。杨先生以其杰出扎实的语言文献、音韵训诂功夫,对《论语》作了精确注释。经杨伯峻先生授权,杨逢彬在《论语译注》基础上对其白璧微瑕有所修正,通过现代计算机检索统计手段,依据上古汉语的语言规律和结构,对古今歧异的看法进行全面检查,以得出正确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结论。
荀子的学说在春秋时期具有一定影响,而且因为他在表面文字上与儒家思想的对立,使其在后世颇受争议,本书客观的剖析了荀子思想的实质,并用浅显的语言叙述出荀子思想的内涵,使读者在知晓真实的荀子之余,还能对当时的历史知识、背景有一定了解。
在此之前,就文字注释的准确性而言,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如同他的《论语译注》一样,应该是*好的,这当然是毫无疑义的。何以如此?因为杨伯峻先生既是语言学家,又是文献学家;以语言学为利器治文献学,故所得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