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国家,56个民族的部分群众信仰着不同的宗教,保存着许多宗教禁忌。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宗教形态复杂多样,同时并存。世界性宗教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等,在我国少数民族中都有传播,一些少数民族中还遗存着原始宗教信仰。各民族的具体情况是: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门巴族、纳西族、普米族、羌族的绝大多数或部分群众信仰藏传佛教;傣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景颇族、佤族的绝大多数或部分群众信仰上座部佛教;回族、维吾尔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文化艺术、生活习惯、道德规范之中,成为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其中的宗教禁忌,经过长期的承继、演绎,具有十分鲜明的群众性、民族性、社会性和敏感性特点。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
作为《宗教与世界》丛书之一,继《我的佛教观》、《社会与宗教》之后,近四川人民出版社又刊行拙著《我的释尊观》中文版。能得此机会,向关心佛教及一般宗教的中国读者传达我的一部分见解,令我喜不自禁,感激无量。 为勾画释尊的具体形象,必须基于可靠的史料,大量收集历史事实。但非常遗憾,可供钩稽圣贤人生的素材并不那么丰富。 其原因,一是释尊生活的时代邈而久远,再是印度人的特性,无意于留下历史记录。 本书就是尽可能依据有客观证明的事实,坦率地论述这样一种基于个人的、宗教的体验所把握的我的释尊形象。书名叫《我的释尊观》,理由也在于此。
赫西俄德是荷马之后古希腊早的诗人,以长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闻名于后世。众所周知,荷马只是古代以弹唱英雄史诗谋生的盲歌手的代名词;《伊里亚特》和《奥德修纪》乃是依据民间流传的歌唱英雄业绩的许多短歌编写而成的。它们的真正作者是民众,是一个民族,是许多代人。赫西俄德则不同,他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而《工作与时日》、《神谱》等也被认为是他的个人作品。 赫西俄德是古希腊的位个人作家。他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据希罗多德在《历史》第2卷53段估算,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中叶。但是,12世纪拜占庭的诗人兼学者杨尼斯?泽泽斯在《生平》中引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认为赫西俄德只比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早一代人,这样就不能早于公元前7世纪了。两家意见相去甚远。至于古代的其他史家和学者,提到赫西俄德的虽然还有很多,但都
早在秘密教门的前身——异端教派时期,这些组织就被正宗佛教贬称为“邪教”,秘密教门形成后,除了元初一个短暂时期外,历代政权均将其称为“邪教”或“左道惑众”团体,加以打压,教门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成为在民间,尤其是下层社会流传的秘密组织,因此也被称为“民间宗教”或“秘密宗教”。 明清时期,各种名目的秘密教门大量涌现,成为当局潜在或公开的威胁,因而通过武力镇压或利用法律武器进行惩处。
个人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对这个永恒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回答,犬儒学派和昔勒学派把幸福看作个体的主观自由和独立;不过犬儒派将幸福规定为压制欲望,限制需求于尽可能小的程度;而昔勒尼派则将幸福规定为个体的快乐,把寻找愉快的感受看作是人的至福。 伊壁鸠鲁学派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的善,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而作为终目的的快乐,就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上无纷忧。在斯多亚学派看来,我们每个人的本性都是整个宇宙的本性的一部分,因而幸福就可定义为顺从我们每个人的本性以及宇宙的本性而生活。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今天,世界民族和宗教问题凸现,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难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干涉、遏制或颠覆他国。在国际政治和国家关系中,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因素上升。中国有一亿少数民族和一亿信教群众,所以政府官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研究理论和制定政策时,必须慎重对待、妥善处理的重要课题。该书就是为了便于广大干部了解西藏基本情况,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西藏工作而编撰。
在200多位宗教学专家——古代宗教、《圣经》、犹太教、基督教、基督教史专家,非洲、亚洲、大洋洲各种古代宗教的专家——合作之下,我发表的《宗教辞典》有一个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词汇表,列举出从古到今的各种宗教,表明人类睿智与心灵发展的过程。《我知道什么?》丛书的这一册《宗教》就是那些基本材料的缩写。
现存道教经书主要汇集在明代正统年间编纂的《正统道藏》中,明清以后,出现的道书则主要收在《藏外道书》中。道教经书与《佛经》《圣经》等宗教经书一样,并不仅仅是深奥的讲经说法,其中许多也是通过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故事来阐释其义理的。本书就是从各种道教经书中选择了几十则故事,将其用现代白话叙述出来。这些故事基本上反映了古代对人生理想的向往,而且也是道教的思想和人生追求的具体体现。本书所选故事基本上有这么四种类型:1、描述道教天神的来历的;2、叙述著名神仙的修道历程的;3、反映道教对人生的理想和看法的;4、说明人间的善恶报应的。故事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可谓丰富多彩,也基本上反映了道教思想上的庞杂和多样性。这些故事有不少实际上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一直深深地
古希腊智慧散布在浩若烟海的典籍中,十年来收集到两千多条,现整理出自认为重要的百余条。这些条目从形式上看,要么是单句,要么是对话,要么是段落;从内容上看,它们分别是反映某一哲理的格言、妙对和故事。 古希腊智慧博大精深,为了尽量做到雅俗共赏,编者做了两种流释:一是文字的,一是图画的,文字注释既没有采用“我注六经”,也没有采用“六经注我”,而是“经中有我,我中有经”。目的在于使原文与注释相互补充,相映成辉。 什么样的文字,搭配什么的画面,是十分重要的。而文字与画面完美的结合,应该相辅相成。因此,尔乔采用了独幅漫画,即在每一段原文与注释下面配一幅插图。 为了使画面既带一种古风的韵致而不失轻松活泼,尔乔多少借鉴了古希腊瓶画中先贤的造型,并在画面上加些并无实际意义的“外文”——拉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说,只有基于对处于各自国家文化核心地位的宗教的理解,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化交流。如果要理解日本文化,对宗教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 本书是为外国留学生和大学生所写。日本跨入近代的大门之时,提到宗教,曾有很多人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因此,在讲基督教的时候,有不少人也是首先从宗教与人的关系开始讲起的。我也仿照此例,首先从宗教与人生的话题人手。 其次,虽说是日本宗教史,但也要尽量考虑到世界宗教史的发展,并将类似的现象放在自己的视野之内,从这种视角出发来把握日本的宗教史。在国际化和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将来,这种视角会越来越有必要吧。
故事发生在泰国。一位名叫查勒姆的少年看到曾与他同过学的梅特里被一伙人绑走,他连忙到警察局报警。但当他和警察把这一情况告诉梅特里在博物馆当馆长的父亲时,父亲声言他儿子在亲戚家,于是警察怀疑查勒姆谎报案情,不予理睬。查勒姆得不到警察的信赖,只好把自己的委屈告诉他的同学普拉松。查勒姆和普拉松决定自己去追踪绑架者。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发现这批坏蛋原来都是走私犯。他们将大批鸦片藏入即将运往美国展览的“印达拉”佛像肚内,准备在那里发一笔横财。但不幸的是两人被这伙坏蛋发现了,双双被关押在一个偏僻地方的小屋里,并在那儿碰到了梅特里。三个少年历尽艰险,直到才在警察的营救下脱险。走私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梅特里也回到了父亲的身边。查勒姆和普拉松赢得了人们的赞扬,并获得奖赏。 故事中把查勒姆和他同伴
云南民族众多,宗教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长期以来,宗教作为云南民族的重要意识形态,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云南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属“云南民族文化知识丛书”中的一本。书稿写作过程中,曾参考了学术界对云南民族宗教信仰的大量调查,研究成果。部分重点参考,引用的,分别在“主要参考文献”中注出。 本书是“云南民族文化知识丛书”之一,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云南民族宗教信仰。该书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分析详尽,观点新颖。内容由专家用简洁精练、准确生动的文字写成,充分体现了知识性、系统性、通俗性和可读性,是专题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参考书。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史而弥新。 一般认为,佛教于西汉末年开始传入我国。传入的线路大体与丝绸之路相符,经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再深入内地。晚些时候,佛教经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传到我国广州,这是海路。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生活在这里的汉、粟特、吐谷浑、吐蕃等民族共同创造敦煌文化,因此,作为敦煌学标志的莫高窟石窟艺术,是他们共同的智慧的结晶,也是中西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敦煌学的发展既需要深层次高品位的学术研究,同时,也需要普及与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体悟敦煌灿烂辉煌的文化内涵。21世纪既是敦煌学的深层次发展时期,同样也是敦煌学广泛普及时期。为此,民族出版社与*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合作,推出了敦煌学通俗读物丛书——《敦煌往事文丛》。
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深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学习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等有关民族问题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为做好民族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民族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驾驭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大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不仅要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更要教育汉族干部;不仅要教育一般干部,更要教育领导干部。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