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尔 涂尔干是与马克思和韦伯齐名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不可多得的集大成者之一。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援引了大量人类学材料,从图腾制度出发讨论了宗教生活之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命题,堪称涂尔干所有作品中精湛的作品,也是能代表其社会思想取向的文献。此外,《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还反映了涂尔干晚年思想的重要转向,即用社会决定论来构建道德个体主义的理论企图,其中第二卷第七章以及结论部分,被公认为知识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范本。
奥义书是用梵文写成的一组古印度哲学文本的统称,它们对印度古代宗教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瑜伽哲学形成的基础。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声称,奥义书是 人类智慧的产物 。其核心内容就是探讨世界的终极奥秘和人的本质,倡导个人去深入了解自我,遵循世代相传的智慧,过一种健康的、注重精神修养的生活。 本书选取了其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九种奥义书。不仅有针对奥义书原文本的翻译,还附有即便是非专业人士也相对容易阅读的简明可靠的注释。并就冥想技巧提供了一些精妙的指导意见,对瑜伽修习者很有裨益。
《不空全集》以 有闻必录 为原则,汇编了唐代密宗大师、著名佛经翻译家不空(705 774)以及托名不空的全部译经、撰述,以《中华大藏经》(依据《赵城金藏》广胜寺本和《高丽藏》再刻本影印)为底本,所缺经目依《大正藏》、《卍续藏》及敦煌写本、房山石经等补齐,参照各本大藏经校勘记订正文字,并对全文加以标点,为不空著述的first完整点校整理本。书后附录有不空传记、年谱等重要文献。
宗教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并不是宗教现象的本质,而是因宗教而激发的行为,因为此种行为乃是以特殊的经验及宗教特有的观念与目标为基础。因此,基于宗教意识的有意义的行为方为社会学家所应加以研究的。韦伯的研究重点首在宗教行为对于伦理与经济的影响,其次则在于对政治与教育的影响。 虽然韦伯的社会学研究生涯是以经济领域的省思为起点,如果以我们所知的韦伯作品为判断依据,则宗教社会学是其晚年的研究中心所在。宗教社会学中,韦伯的研究举足轻重,尤其在比较宗教社会学方面的学术水准,其奠基地位举世公认!
《禅者的初心》 禅者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随时准备好去接受、去怀疑,并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只有保持这样的心,我们才能如实看待万物的本然面貌,在一闪念中证悟到万物的原初本性。 铃木俊隆禅师用很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的情境切入,阐明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初心,实现禅心。本书指导人们如何修行,说明何谓禅生活,禅修是以何种态度和了解为前提的,并且鼓励读者活出自己的真实本性。 我们必须抱着初学者的心,放开一切执著,了解万物莫不处于生灭流转之中。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始终保持这颗初心,归复清净的生活方式,一切的得失心以及名利心。 《禅者的初心2》 铃木俊隆禅师演讲辑录《禅者的初心》,使禅师的语汇 初心 一辞变得通俗普及。三十年后,禅师的弟子及畅销书作者爱德华 艾思比 布朗从他的演讲中编辑
金陵刻经处所刻印的佛教典籍,在业内被称为 金陵本 ;欧阳竟无大师领导支那内学院师生,再从大藏中选出各类*重要的典籍,并广为收集不同的版本,进行了精湛的校勘整理,编为《藏要》,特被称为 藏要本 。 唯识学丛书 第五辑将主要影印出版《藏要》中的唯识典籍,个别没有 藏要本 的则用 金陵本 。 唯识学所宗 论 有 一本十支 之说, 一本 即《瑜伽师地论》, 十支 有二说,今取其中之一:一、《摄大乘论本》,二、《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三、《显扬圣教论》,四、《大乘庄严经论》,五、《辩中边论》,六《唯识二十论》,七、《大乘五蕴论》,八、《大乘百法明门论》,九《唯识三十论》,十、《分别瑜伽论》(未译)。其中,第十部论乃弥勒菩萨造,但未汉译;前三部论皆为无著菩萨造,故合刊名为《唯识十支论 无著卷》。《大乘庄严经论》
《宗教学通论新编》是对吕大吉先生主挡和主笔的甚宗教学通论》(1989年初版)的完善和发展。《通论》曾是我国宗教学术界建构范畴体系、填补空白的理论巨著,哺育了一代学人。1998年,吕大古先生根据原有内容结构及学科新发展对该书重写,从内容到体系结构都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删节和补充,是为《新编》。此次重印,作者又对锰新编》进行了文字上的修订,增加了附录部分。该书以真理为师,博釆众长;作者提出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的原则,对各种形态的宗教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和评价。全书主体分 导言 、 宗教的本质及其表现。、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 宗教与文化 四部分,理论新颖,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作者的 宗教四要素说 以及宗教是一种 社会文化形式 ,而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性的 社会意识形态 等学术观点,成一家之说并广有影响。 该
兰陵萧氏作为齐梁皇室,在南朝的政治史、佛教史以及文学史上都有独特的位置,历来都是南北朝文学、史学乃至哲学研究的热点话题。《齐梁皇室的佛教信仰与撰述》一书不拘于学科限制,以晋唐佛教文献以及传世史部、集部文献为基础,以齐梁皇室的佛教活动与相关撰述为主要线索,融合文史,深入讨论了齐梁时期的佛教、佛教影响下的士人思想变迁与诗文创作,以及内外典籍编撰等诸多领域的问题。 本书是对目前中古史研究领域细致分析史料、诗文等文本的进一步延展和开拓,动态地解读了佛教文献的文本变化,深度分析了其年代、层次、史源,并发掘佛教文献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对现有南朝文学史、佛教史、政治史乃至中古士族等领域的研究模式有所突破。
《星云法语(套装共10册)》是星云大师经年累月云水行脚,在各地的佛光会弘法、讲说,断断续续撰写《星云法语》,偶有重复,已不复完全记忆。此套书共有十集,分别为:精进、正信、广学、智慧、自学、正见、真理、禅心、利他、慈悲。这套书在《人间福报》发表的时候,每篇以四点、六点,甚至八点阐述各种意见,便于记忆,也便于讲说,有学校取之作为教材。尤其是星云大师的弟子、学子在各处弘法,用它作为讲义,都说是得心应手。
《生活禅纲要》是以当代禅门巨匠、生活禅创导者、人间佛教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者 净慧长老的生活禅理念体系为指导思想,以禅宗的圆顿见地与信念为核心,契理契机地将生活与修行、出世与入世、宗门与教下、自利与利他融摄为一体,承继了中国汉传佛教的 以禅为心,以律为行,以净为归 的历史格局。 全书追本溯源,以通俗流畅的现代语言,对生活禅的方方面面做了详切明了的论述,可谓对整个汉传佛学精华的总持及现代阐释,是一部全面系统的生活禅教材。该书初版于2023年10月甫一出版,即得到读者关注,销量过万。同时,作者通读全书时发现一些可提升改进的内容,也收到读者对图书内容和文字的意见建议。此次修订,是编委会针对初版存在的部分文字校对、义理表述方面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读者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后的版本。
本书分三个部分:导论、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导论部分,费尔巴哈主要概论了人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认为人是他思考的对象,并将宗教归结为对无限的认识;在部分,费尔巴哈论述宗教的人本学本质,他认为宗教是 真正的或人类学的本质 ,上帝作为 理解的存在 、 道德的存在或法律 、作为 爱 等方面,都是为了适应人类的本性的各种不同的需要;在第二部分,费尔巴哈分析并批判了 宗教之虚伪的或神学的本质 ,认为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个幻象,批驳了黑格尔思辨哲学关于基督教的观点,他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伪宗教的,并提出一种机械论的唯物主义。
《星云大师演讲集(套装共8册)》汇集了星云大师弘扬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大成,为大师历年的演讲内容,全套共8册,依内容性质分为:《佛光与教团》、《人生与社会》、《佛教与生活》、《佛教与青年》、《人间与实践》、《佛法与义理篇》、《禅学与净土》、《宗教与体验》。人间与五欲六尘、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如何才能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与和平?可从大师这一套弘法的智慧典籍里去探究,了解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一年所讲解《维摩诘经》的记录。 《维摩诘经》内容着重描写达到解脱境界不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出家修行生活,关键在于主观修养。南怀瑾先生认为,《维摩诘经》是与整个佛法、佛教、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关系*、影响*深的一部重要经典。南师用简单明了的语句,深入浅出,让读者能更容易了解原经优美流畅文字下的深厚含义。
童年时从自然之美中观看上帝的作为,青少年时经历信仰的挣扎,壮 年时主导新英格兰的复兴运动,晚年时在印第安人中间宣教,爱德华兹丰 富的一生在马斯登的笔下栩栩如生。这部《复兴神学家爱德华兹(上下)》( 作者乔治 M 马斯登)叙事生动,读来像一本小说;论述精辟,宛若一部 思想史的*作。透过这部传记,我们不仅能了解复兴神学家爱德华兹奇妙 的一生和深邃的思想,而且能窥见大觉醒时代新英格兰的信仰图景。《复 兴神学家爱德华兹(上下)》不愧为迄今为止***的爱德华兹传记。
《会与进入中国史》为有名传教士利玛窦 墨特里尼一行来中国传教过程中所见、所闻的记录手稿翻译译著。利玛窦是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靠前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为西学东渐及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影响。 《会与进入中国史》记录了利玛窦从准备进入中国直至其在中国去世前的所见所闻。此前中华书局曾以《中国札记》为名出版。本书相比《中国札记》的优越性在于使用底本为意大利文原版,经过译者和审校者的精心译制,力求以很接近利玛窦原著的方式将那段历史呈现给读者。
本书是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的《心若菩提》的增订本。除修订了部分内容和增加了第六章“走向世界”外,还增加了二十多面彩色插页,装帧形式也由原来的平装改为精装。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高山,9岁上学,14岁辍学,卖过烟丝、贩过水果、修过板车。1983年承包高山异型玻璃厂。1985年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1993年福耀玻璃登陆国内A股。2001—2005年,经过艰苦奋战,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福耀玻璃也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某些领域代表当今世界最高的制造水平,成为——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豪华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和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佛学泰斗、著名高僧,一生讲学不缀,著述等身,《全集》收入其全部佛学著作,计42册,800余万言,内容涵盖极广: 1、从佛教形态上看,涉及(以中国佛教为主的)东亚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等主要佛教形态。 2、从时间跨度上看,印度佛教部分涵盖从佛教产生前印度的思想、社会与文化到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再到大乘佛教的整个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部分涵盖从中国佛教传入伊始到南北朝的发展时期、隋唐佛教兴盛时期、宋元佛教转型时期、明清佛教衰落时期直到近代以来佛教复兴时期各个阶段。 3、从涉猎内容上看,包含佛教文献学、佛教史学、 佛教地理学、佛教哲学、 佛教教理学、佛教艺术、佛教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容。 4、从著述形式看,既有探幽索微的关于佛教哲学和佛教史地考证的精深专著、恢宏广博的通史类著
系列介绍: 宗教学关键词 系列旨在通过对宗教学理论基本范畴的辨析,为形成中国特色的宗教学理论体系奠定基石。系列中每册介绍一个理论范畴,具体包括此范畴的基本内容、起源、发展历程,相关的代表人物、学派及其主要观点,以及相关的学科分支和研究现状,包括未来的研究拓展方向等,并附有与此范畴相关的重要的中外参考文献。 本系列第一辑共七册,包括《宗教宽容》、《宗教组织》、《宗教心理学》、《宗教经济学》、《洁净与污染》、《中华祭祀礼仪》、《宗教霸权》。 分册介绍: 第一册《宗教宽容》 宗教宽容 主要是从历史发展中产生的概念。在本书中,作者结合了发展的史实,以及洛克、密尔、马丁 路德等人的思想,对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发展历程和现实困境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了论述,清晰简明地介绍了围绕这一概念产
本书是詹姆士在吉福德讲演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作品,是一部从个人经验角度观照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用常识和心理科学的事实讨论各种宗教经验,以伏尔泰、惠特曼、爱默生、路德等思想家的宗教经验为例,对皈依、悔改、神秘主义等宗教经验进行了探讨。作者将宗教生活与人性联系起来,从宗教的层面发掘人性的秘密。书中分析了大量的个体传记资料,叙述生动,情节跌宕,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威廉 詹姆士因本书被称为 在经验的意义上尝试宗教经验现象学的第一人 。
本书作者马田行啟是日莲宗僧侣,曾在早稻田大学讲授印度佛教史课程。他参与创办了立正大学并任该大学教授,于近现代日本佛教与佛学都有贡献。 本书提纲縶领地呈现了印度佛教发展史。内容涵盖原始的、部派的佛教,以及大小乘成熟形态的佛教。其以缘起论和实相论来总结中观派哲学和瑜伽行派的哲学特点,不但妥贴,且富于启发性。作者认为印度佛教衰落的原因在于其理论繁琐化和形式过分世俗化。此见解亦颇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