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要了解柏氏关于社会问题的见解,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本著作。在书中,作者所探求的是道德与宗教存在的依据和性质。根据柏氏的考察,道德有两个来源:一是作为 义务 的道德;一是作为 抱负 的道德,并认为道德的这两种形式都是应生命进化的要求而产生出来的。宗教在本质上也是生物学的。依柏氏之见,宗教是自然为对付 理智 所可能带来的危险而采取的一种防范手段。
本书是作者在牛津大学教授基督教神学几十余年的心得之作,简洁而清晰地阐述了有关基督教神学的基本知识。书中概述了历代以来基督教伟大传统中的核心主题,向读者展现出基督教神学的丰富思想及其历史渊源,通过分析与思考来让读者理解每种思想的优劣,让读者充分掌握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观点与深刻洞见。作为当今靠前上很受欢迎的基督教神学教科书,本书选材精当,编排合理,广受世界各地师生欢迎。无论是研习基督教神学,还是了解基督教文化,本书都是推荐阅读的入门佳作。
什么是图腾崇拜,它包含什么内容,实质是什么?图腾崇拜都会布在哪些地方,都有哪些形式?最古老的图腾崇拜源于何时,以怎样的方式出现?世界范围内的图腾研究都有哪些理论和方法,它们的优势何在? 海通教授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与细致严谨的逻辑推演、理论评述,为我们提供了最基础也最完整的图腾研究文本。
本书是继《人如何改变》(提姆·连恩、保罗·区普合著)之后,“辅导”系列的第二本书。保罗·区普在书中指出,“在许多基督徒的生命中,并没有真正给基督留下位置,他们的信仰不在基督本身,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去过属世的生活。”他邀请每位天路客走出自我小王国,与他一同进入更大的国度! 原则告诉我们,人受造是为了荣耀神。保罗·区普勉励大家要有远见,看穿个人成就及物质主义的欺骗性,寻求更大的目标,活出神的荣耀,在这个伤痛破碎的世界,发挥出永恒的影响力。
本书收录了李叔同(弘一法师)关于生平经历、艺术教育、处世心得等内容,附录收录了丰子恺、夏丏尊、启功等文化大家对弘一法师的回忆性文章。丰子恺说“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夏丏尊说“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弘一法师告诉我们人生要活得有意义,平常事物亦值得我们欢喜与认真,他也用这份人生态度,演绎了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很好人生。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他对《唯识论》以及科学与哲学等相关问题颇有认识和创见,本书收入他的15篇论文,《阿拉廷的神灯》谈彭加勒的科学成就与思想;《理性生命的朗现》谈爱因斯坦的科学与哲学;《世界的可理解性与科学的不可理解性》是对一位物理学家论物理学与哲学关系书的评论;《理性与生命》、《牟宗三与康德哲学散论》是谈读牟著的心得和体会;《史汉历志初读》是对中国古代制历和改历的原理的探讨;《科学理性与自由主义》想通过学习玻尔诠释量子力学的“互补哲学”,来说明科学理性就其本质而言,是对自身限度有清醒认识的一种稳健的理性,与哈耶克着力批判的“建构论唯理主义”自有“内”“外”之别;……从科学哲学到唯识论,从文化理性到古代历志,篇篇都有精辟论述,独到见解。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所选编的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东方宗教不再仅仅是东方的事物。正如本书作者所描绘的那样——宗教的传统不是装着货物的箱子,从一代人传给另一代人,它们是一条一条的河流,充满生命、充满变数,永远在流动、分叉、会合,在一个地方干涸,却在另一处滋养新的生命。 深入东方宗教的内核,我们会意识到:对人类而言,所有的人都是邻居,在有些地方我们是少数民族,在有些地方是多数民族,这就是新的地理宗教世界。在休斯敦,天主教堂旁边就是清真寺;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生活在伦敦;基督教的教堂建在穆斯林的巴勒斯坦…… 本书以纤细的视角描绘了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锡克教、道教以及儒教等东方各大教派的产生和发展,还展望了21世纪的新宗教运动,以及各大教派之间的融合趋势。资料翔实生动,笔触流畅优美,并配有大量珍贵图片,
《宗教学百科》概述了人类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各种宗教。从原始时代的信仰、古代和古典时代的信仰,直到当代人熟悉的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包括一些新兴的当代宗教。一书在手,便能纵览世界各大宗教。全书语言平实,以简练、精准的解释剖析了复杂的术语,并配以一目了然的图表梳理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同时用诙谐灵动的插图调动我们所有的感官来了解神秘的宗教历史。这是一本难得的、较为全面的宗教学百科图书,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无论你是否具有相关知识背景,也不管你是否对宗教这一领域感兴趣,还是你已经是专业的宗教学研究者,你都会从这本书中受到诸多启发,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
《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乃是纪念碑式的著作,是检索俄罗斯宗教文化史的主要文献指南。我没有局限于研究纯粹的神学著作,他也包容了所有同东正教有关的文献。虽然近十年出现了许多研究古俄罗斯和彼得大帝以前时代的文献,但是弗洛罗夫斯基的观点和评述几乎永远也不能被称为过时了。对它们可以表示异议,但不能把它们当作无用的东西而简单地加以抛弃。而且,论述旧礼仪派危机、17世纪拉丁化的基辅神学校、彼得大帝以后笼罩整个官方教会的“迷恋西方”、以及对革命前俄罗斯神学和宗教思想的透彻分析等几个章节,乃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很多的手册,无与伦比的和不可作其他评价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著作。 这是一部关于俄罗斯哲学思想的理论专著,内容涉及俄罗斯拜占庭主义的危机、17世纪的诸多矛盾、彼得堡的根本转变、哲学的觉醒、历
《宗教的形成符号的意义及效果》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怀特海两部专著的结集。在《宗教的形成》一书中,作者运用自己独特的形而上学对宗教进行了阐释。作者认为,宗教主要是人内在生命的一门艺术和一套理论,而并非主要是一桩社会事实。宗教的意义在于,它的关心不囿于一方一处,关心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即突破了社会意识的樊篱,具有了世界意识。《符号的意义及效果》一书中,作者就 符号的意义何在? 如何理解符号的效果? 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作者指出: 当人的心理经验中的某些成分,鉴于其他成分而引起了意识、情感及习惯,这时人的心理便是以符号在进行活动。 符号负载着传统和历史的力量,传统积淀下来的那些符号引导人们去为了通常的目的而共同行动,具有凝聚力量与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