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国志》记载,关羽被打败后,孙权让精于筮法的虞翻占筮,虞翻断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结果与虞翻断语惊人一致。生当汉末三国时期的虞翻,有学有术,堪称一代易学大家。可是,虞翻的著作并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非虞翻无以知阴阳消息之旨,非惠言亦无以知虞氏易学之旨。导读者认为,张惠言《周易虞氏义》《周易虞氏消息》,是今人学习《周易》的捷径。易学,某种意义上,是一部“宇宙代数学”(冯友兰语),阴阳是易学的两个代数符号,阴阳消息可以符示宇宙人生。欲窥宇宙人生之奥秘,必须研究《周易》。欲登堂入室易学,必须研究虞翻。欲通虞氏易学,必须从精读《周易虞氏义》《周易虞氏消息》开始。
《彩图全解周易(全彩白金版)》不仅对原著进行了准确细致的注释和翻译,还解读了六十四卦的智慧,阐释了《周易》思想的核心概念,以帮助读者方便快捷地掌握《周易》精华。800余幅精美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图文联袂,相得益彰,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受,更加直观地领悟《周易》的思想内涵,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人应当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是善(good)的生活。但是,善的生活是怎样的?是充满欢乐(pleasure)的,还是由理性来支配的?更进一步,如果好的生活应由理性来支配,那么我们究竟要用理性来追逐权力和强大,还是探求真和善?柏拉图认为,好的生活应该由理性来支配,并且要用理性来探求真和善,而不是追逐权力。 在《斐莱布篇》中,柏拉图根据“准确性、性、最关注程度地拥有真理”的标准来比较只充满欢乐的生活,和由理性来支配的生活。他认为后者拥有秩序和尺度,而前者则相反,完全缺乏尺度,因此由理性所支配的生活比欢乐的生活更接近好的生活。 在《高尔吉亚》篇中,柏拉图则根据相同的标准来比较了能够谋得权力、博得他人欢心的政客的说服术,和追求善、正义和其它美德的哲学家的辩证法。由于“善是一切行为的目的”,并且只有后者的目
梅洛-庞蒂在法国哲学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在现象学方面的成就尤其卓著。但让人困惑难解的是,此公在我国学术界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存在主义热时,海德格尔以其诗性气质如日中天、萨特赖其文学素养光芒四射,梅洛一庞蒂却因其含混色彩而乏人问津。现象学在一直是显学,但人们的注意力始终是在德意志,似乎无暇旁及法兰西,人们不去关心萨特的现象学成就,更不会看到梅洛一庞蒂对此等学问的贡献。待到法国哲学在吾国地位突显,已是结构、解构各露看家本领之时,梅洛一庞蒂既已就木20余载,老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不管梅洛一庞蒂如何大度,他在天之灵也会对自己在中国的命运耿耿于怀:他无缘出现在“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中,见不到研究其思想的专著出版,主要著作都还没有中文译本。 《梅洛-庞蒂文集 第5卷:哲学赞词》由梅
本书为日本江户时代学者对中国典籍《论语》的注释著作,精选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等所藏底本影印出版。底本为和刻本,四孔和式线装,七册,七卷。本套日本《论语》注释著作为出版,有填补空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