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往事烟雨中》内容简介:当年,“梁陈方案”就新中国北京城建规划率性直言,导致陈占祥先生的政治生命与古都同葬于废墟;梁思成先生虽幸免于难,亦“遍体鳞伤”,自身难保。作者身为陈先生爱女,回首往事,如云如烟……
本书包含两大部分,部分是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重新研究和评价,在对其前后两版《人口原理》作出综合评论的同时,还为两版《人口原理》分别撰写了比较详细的导读,这极有助于读者深入具体理解和把握原著的精神和观点。第二部分是对马尔萨斯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和评论。内容包括财富论和价值论、收入分配论以及财富增长论,本书还系统地展现了在几乎所有这些问题上马尔萨斯和李嘉图的论战,这些论战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主要阶级矛盾和斗争情况,因而具有典型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我们欣赏梵高的《星空》,陶醉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面对白雪覆盖的山峰,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所有这些体验都离不开意识。然而,意识具有主观性,属于个人经验,很难准确把握。长久以来,哲学家们都声称,意识太神秘了,科学无法洞悉意识。 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博尔在《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意识运作模式,他的观点与传统的哲学观点完全不同。博尔认为,意识是大脑的产物,随着知识积累,意识也在发展。意识实际上是一个思想工厂,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致力于创新的精神空间。意识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深层结构。 博尔的意识运作模式解释了我们的大脑为何会贪婪地探寻信息,尤其是那些具有模式的信息。比如,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会玩填字游戏和数独游戏。从生物学角度看,玩这些游
本书作者J.M.布劳特是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地理学教授,有多部关于第三世界历史和政治地理学方面的著作。 ??本书是一本史论方面的著作。在欧洲历来有这样一种观点:即欧洲是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先进的文化与文明是由欧洲传播到世界范围的,欧洲人聪明、勇敢而富有理性,这是欧洲人特有的性格特点,去其他地区与民族的人群所不具有的。本书从历史渊源谈起,一一细数了这一观点的由来、发展,分析了殖民发展的历史根源,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物学、地理学、社会学诸方面对殖民问题和产生殖民现象根源的“欧洲中心主义”进行了阐述和批判,同时将欧洲与亚洲、欧洲文明和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终得出如下
本书是托夫勒《未来三部曲》的第三部,同前两部作品《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一样,本书的主旨也是讲述给我们带来无尽纷扰的变动,尤其是知识在权力转移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提出了“社会权力”的新观念,并探索了未来企业、经济、政治和世界局势的改变。本书所说的权力按作者的定义,是对别人有特殊企图的控制,而财富、暴力和知识构成了权力框架的三角基石。而从这三种权力形式出发,托夫勒探讨了以下内容:从资本的转换到“知识密集业”与“低知识产业”的冲突,从超市的电子化到家族企业的兴起乃至全新组织形态的出现,我们会从中整理出权力新的架构;产业与经济的深层改变也将带动政治、媒全和全球间谋战的巨大改变;今日庞大、扭曲的权力斗争对贫穷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未来的美国、日本和欧洲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企业界
《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以现代中国著名报刊为主体,结合历史与新闻、文化研究的新成果,追索并烛照一系列思想史、政治史、新闻史问题,诸如:民国时期的报刊如何成为自由理想的重要载体和阵地,有何成就与限制?国民政府如何管制报刊言论?自由报刊的宗旨和报人的观念为何?各类报刊采取什么实践模式?其盛衰荣枯的原因何在?在这个过程当中知识分子扮演什么角色,遭遇了哪些困境又如何突破?《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作者均系海峡两岸相关问题的资深专家,提出的分析与思考殊值琢磨。
本书是拉巴特关于海德格尔纳粹问题研究的代表作。海德格尔加入纳粹的行为,对西方二战后一代知识分子而言是难以释怀的重大事件和焦点话题。拉巴特的批评建立在对海德格尔整体思想的深入理解之上,将思想的尊重与无情的剖析相结合,融入拉巴特在浪漫主义、艺术、模访论、哲学史和德国历史等领域的丰硕研究成果,揭示了海德格尔的“错误行径”与其思想的内在关联,以及海德格尔哲学与纳粹主义的复杂关系。是一部既富于批评激情、又不乏严谨思辨的简洁坚实之作。
《环境营造与儿童创造》是主体教育研究丛书之一,该丛书主体教育理论所谓的“主体”,既指个体,也指群体乃至人类,但就讨论学生发展来说多指学生个体。在主体教育理论的视界里,教育活动应当从现实生活出发,以人为本,着眼于调节和解决学生与外界和主体自身的矛盾,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之主旨在于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与外界辩证互动,促进人类世界的延续与创新。还把活动概念引入了教育学。这就意味着承认学生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社会的人;意味着承认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意味着承认学生的活动是他发展的基础。 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着人的发展的人的依赖、物的依赖的严重异化问题,主体教育理论的提出正是为了缓解这一异化。主体教育理论作为一个词汇也许会消失,但有关的话题将常说常新,因为教育人的自由
《普通教育学纲要》不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专业书籍,而是写给普通人看的普通教育学,它涉及了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作为一个要将孩子从幼儿园送到大学的家长,对这些问题应该有所了解。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家长与孩子的任课教师更好地沟通,有助于家长帮助孩子更好地规划读书生涯,有助于家长自己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自号啖面生、方山道民,晚号来禽济源山主,世尊称来禽夫子。临邑县(今属山东德州)人。明善画,能诗文,工书,书法为海内外所珍视。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晚明家”。本书主要含邢侗诗文集《来禽馆集》,杂著《墨谈》《墨记》《墨说》等,及诗文辑遗和“附录”(含邢侗小传及明、清王世贞等人的评述等),另撰有“前言”,对邢氏进行总体论述及说明作品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