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用韵研究》以现存元代一百五十六种杂剧的所有曲子作为研究底本,通过排比同曲牌曲子并辅以各种曲谱确定曲子韵脚用字,同时对照同时代的《中原音韵》,分析归纳韵字的韵部,展现了元杂剧记录的语音面貌及其与《中原音韵》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元杂剧各韵部的用韵尤其是出韵现象及其原因进行穷尽式探究。为使结论更加富于可信性与科学性,本书编者赵变亲把元杂剧与同时代的元散曲和略早于杂剧的诸宫调进行用韵上的比较,不仅论证了元代的实际语音状态,同时也发现了语音发展变化的一些规律。另外,还专门讨论了入声问题。书后附录了现存一百五十六种元杂剧的所有曲子押韵字表。
本书首先介绍配价语法的理论背景和学术渊源,明确配价语法跟依存语法、格语法和生成语法中的论元结构理论的关系;还从化学类比、戏剧隐喻和谓词逻辑等多个角度来说明 (配)价 的定义和性质,揭示配价研究对于语言的结构描写和语义刻画的重要作用。接着介绍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历史进程,重点评述其中的理论分歧,比如:(i)配价这种范畴的性质和基础;(ii)确定价数的标准和测试办法,等等。然后,针对汉语动词(包括形容词)在实际话语中复杂的配价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的汉语配价语法的描写模型;尝试把单一的价的概念分化为由联、项、位、元构成的配价层级,用以全面地反映动词在不同的句式中对名词性成分的各种支配能力及其各种句法组配方式。然后,在这种配价层级的控制下,分析了现代汉语中约1800多个动词(包括200个形容词
《研究生教学用书:词汇语义学(第3版)》为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和评定并的研究生教学用书。《研究生教学用书:词汇语义学(第3版)》在西方词汇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学术思想史的高度俯瞰描写词汇语义学的中心 义位的多侧面和多层面,对语言学研究、教学以及词典编纂、计算机语言设计等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研究生教学用书:词汇语义学(第3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修订,改动和补入的有850多处,添加了一些前沿信息,充实了不少理论内容,对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等等。
'语法研究和探索'是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的产物。自1981年起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原现代汉语研究室)和'中国语文'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现代汉语语法系列学术讨论会 是在当时的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吕叔湘先生的直接倡导下举办的 并得到了熙先生的大力支持 至今已经有三十年历史 其间共举办了十五次 是中国语言学界历史很长、影响力优xuan的句法学和语义学专业系列会议。每次讨论会后都由'中国语文'遴xuan部分论文刊载 并由该杂志社主持编辑会议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 自1983年靠前辑出版至今 共十五辑 都已如期编辑出版 成为汉语语法学界有较大声誉的系列丛书。
本书收录中国历代祝词贺语以及可作祝词贺语使用的成语、典故、名句、俗语和楹联三千余条。 收录原则是: 1.为历代名家所称引的; 2.寓意深刻 3.生命力强,于今有启迪和借鉴作用的。 本书分为太平盛世、道德高尚、人貌卓异、景物迷人等十卷,卷下又分若干小类,全书共有六十小类。 本书每个条目一般分为五个部分:辞目、出处、释义、用法和原话(原句)。为节省篇幅,摘引原话(原句)时尽量简短 本书目次和正文均按内容分类排列。同类条目按字数多少排列,字数少者在先;字数相同者则按笔画多少排列,笔画少者在先。
生成语法学是目前汉语教学研究界的一个重要流派,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用中文撰写的汉语生成语法著作或教材,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本书运用 生成语法学的理念和方法, 对现代汉语的词结构和句子结构进行了 系统地 描写与解析, 语言事实确切,理论分析深入浅出,技术细节清晰详尽, 涵盖了现代汉语语法的各个层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几十年来生成语法 理论 用于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
本书运用语义分析与语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原型范畴、动词配价、构式语法、语法化与词汇化等现代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汉语动补式复合词的范围、结构、意义、功能进行了比较全面而又系统的考察与分析。在深入挖掘动补式复合词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揭示了动补式复合词的致使性语义特征,从句法角色、组合能力、与某些特殊句式和句法格式的关系等方面对动补式复合词的语法功能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描写与阐述,也尝试对复合词特别是句法复合词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This book explains how to properly use the wordsthatfrequently puzzle learners of Chinese. It contains 101 entries on the most commonly misusedwords, alongwith their analyses and comparisons. This book can also serve as a course book for languagepractice, aself teaching guide to complex words forbeginner level learners ofChinese, and a valuablereferencefor teachers of Chinese as aforeign language.
本书标注的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城的藏语,属于藏语康方言。甘孜话在古代藏语的基础上已有较大程度的发展。从音系的角度看,复辅音声母简化,辅音韵尾简化,发展出较为稳定的声调。从词汇的角度看,有继承,有借用,也有创新。从词类的角度看,量词在古代藏语的基础上已有发展。从形态的角度看,逐渐发展出一套较为完善的范畴标记。从语序的角度看,甘孜话是动词居尾型语言,常见的无标记语序为SOV。
该书是“二十世纪现代汉语研究资料”丛书(语音、词汇、语法各两卷)之一种,分甲、乙、丙三编,甲编收一些重要论文的摘要,乙编收一些重要著作的指要,丙编则把因篇幅等原因未为本书甲、乙编和《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文精选》所收入的论著以索引的方式将题目列出。突出特点是将百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方方面面的成果展现在读者面前。
彝文协作办公室还根据贵阳审稿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修改、补充、编纂字典的同时,广泛收集四省区彝文古籍文献中的单字,按各地音位系统,按当地同音字分组排列,注明其义项,汇编成《滇川黔桂彝文字集》,分为云南(上、中、下册)和四川卷、贵州广西卷等五卷。于1995年5月,邀请京、滇、川、黔、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彝语文工作者、专家学者及云南、四川、贵州三家民族出版社的彝文编辑,共40余人,在昆明进行审定。会后,彝文协作办公室又根据审定会各方面的意见,将四省区共同编纂的超方言彝文字典定名为《彝文字典》,并调整用字,增加 音点,校正各字注音和义项,于1996年3月定稿,交云南民族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三家联合出版。
《语法研究和探索》是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的产物。自1981年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原现代汉语研究室)和《中国语文》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现代汉语语法系列学术讨论会,是在当时的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吕叔湘先生的直接倡导下举办的,并得到了朱德熙先生的大力支持,至今已经有三十年历史,其间共举办了十五次,是中国语言学界历史长、影响力*的句法学和语义学专业系列会议。每次讨论会后都由《中国语文》遴选部分论文刊载,并由该杂志社主持编辑会议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自1983年辑出版至今,共十五辑,都已如期编辑出版,成为汉语语法学界有较大声誉的系列丛书。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汉语复句格式与认知层面关系研究 (2015K026)研究成果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汉语复句格式与认知层面关系研究 (2015K026)研究成果
《现代汉语大词典》是我社继国家项目《汉语大词典》之后又一重要文化工程,列入新闻出版署所制定的“九五”国家重点图书的出版规划。本词典在充分吸收《汉语大词典》中有关成果和资料的同时,还根据新的编纂方针,补充了众多的词条和大量的语料,构建成了一部全新的收释现代汉语词汇的大型工具书。 本词典所收现代汉语词汇,包括20世纪以来白话文著作中的语汇和活的口语,其中以普通话词汇为主,也酌量包容了至今还在使用的文言词、流传较广的方言词以及外来词。鉴于当代语言的飞速发展,本词典还注意广泛地采收新词语、新义项以及有丰富转义的熟语。另外,考虑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成日常生活领域的语汇和专科领域的用语频繁接近与交融,形成了语文词典收词范围的日益扩大,本词典特别注意选收了日常生活中流行的专科词语,
本书主要针对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同义或近义词语,也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参考书。作者在长期的汉语教学中选取了约五百多个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混淆的词语,结合中英文在词语表达及用法上的不同,以英汉双语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加以辨析,注重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分析阐释,必要时还伴以文化上的说明,以使学生充分理解这些同义或近义词语汉语与英语的不同用法,从而学会更好地使用汉语同义或近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