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 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 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 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 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 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本书是一本阅读指南,一本指导人们如何阅读的名作,曾高踞全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自问世以来,好评甚多,重版多次。书中介绍了阅读的方法、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广阔视野。
本书是知名社会语文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的2024年度合订本(平装)。《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以 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推动语文学习 为办刊宗旨,多年来紧跟时代脚步,紧贴语文生活,与时俱进地反映我国乃至整个华语圈当下的语用情况,为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咬文嚼字》公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和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收录在年度合订本中。耕耘三十年,《咬文嚼字》合订本已经成为市场认可的品牌出版物。
本书为德文直译 本雅明的文字,无论置于哪个时代都历久弥新,而其身为哲学家、文学、艺术评论家、左派思想家和译者的多重身份,更让他的作品被各个领域奉为经典。 本书分为美学理论、语言和历史哲学、文学评论三个部分,收录了本雅明最具代表性的十篇作品,如《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摄影小史》《巴黎,一座十九世纪的都城》《译者的任务》《说故事的人》等,让读者得以从各个面向理解其思想理路,一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心灵。
本书是知名社会语文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的2024年度合订本(精装)。《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以 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推动语文学习 为办刊宗旨,多年来紧跟时代脚步,紧贴语文生活,与时俱进地反映我国乃至整个华语圈当下的语用情况,为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咬文嚼字》公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和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收录在年度合订本中。耕耘三十年,《咬文嚼字》合订本已经成为市场认可的品牌出版物。
本书借鉴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通过档案研究和话语分析,考察了18世纪晚期以来精英发明的关于美国文明特性、地缘政治身份和国际角色的叙事如何塑造美国的自我理解和外交政策,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形成的新国家身份叙事作为一种帝国话语在冷战时期如何推动了“西方”的形成,激发了美国的对外干预,振奋了美国人的精神,并加快了冷战终结的进程。本书为外交史研究提供新的阐释维度,有助于深化对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战略形成过程的理解。
本书详细论述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音节结构,包括声韵母内部的组合结构、变化和变化的功能以及它与《切韵》系统联系的规律(语音演变规则和发生机制)、乃至在方言与亲属语言音韵中的反映。研究上古音系,是为了了解汉语语音史的源头状况,为了解释上古文字和文献中各种不易理解的语音现象和与语音相关的词汇、语法现象;此外还为了进一 步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一些现象的来龙去脉。
9787506668651 GB/T 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 中国标准出版社 定价 定价 85 基本信息 书 名 GB/T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作 者 编 出版时间 201205 I S B N 9787506668651 定价 85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338 (千字) 页 数 186 读者范围 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的公文起草人
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重要著作。唐孙强增字减注,成 唐玉篇 ;宋真宗年间,陈彭年在孙强本基础上修成《大广益会玉篇》;此后繁衍滋生,形成 玉篇书系 ,在汉语史、辞书史、汉字传播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界一直使用泽存堂本《大广益会玉篇》(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惜其祖本不传,而日藏宋本《大广益会玉篇》可窥其面目。吕浩先生一直致力于《玉篇》研究,以日藏本做底本,楝亭本、宋11行本、《玉篇残卷》为校本,进行了整理和校勘,并制作索引,极方便学界使用。
本书解释了大脑如何与社会世界互动,以及为什么故事很重要。本书回答了大脑是如何让我们讲故事和跟随理解故事,以及故事是如何影响我们思维的问题。作者分析了构建和交流故事的认知过程,探索了它们在心理功能在神经生物学中的作用。作者解释了叙事是如何帮助大脑解决,大脑在追求对模式、综合和稳定性与需要灵活性、适应性和变化的开放性之间,无休止的冲突。这些互动的神经科学是故事塑造我们生活的部分原因,即使是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故事。我们讲故事的能力揭示了语言和思维的哪些方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这个真正的跨学科项目应该引起人文主义者和认知科学家的兴趣。作者利用关于叙事的产生和接受的现象学解释历史,探索了叙事理论中与故事和体验之间关系相关的普遍话题:叙事如何组织和作用于我们对时间的体验,情节如何构建行动模
本书以刘钊教授《新甲骨文编(增订本)》为主要依据,收录甲骨文中已释的常用字。字典以释字(现通行汉字)为单位,一个字头下,收录对应的多个甲骨文字形,并标明出处,同时指出该字头在书法书写中可以通用为哪些字,因而无论是学术检索,还是书法家参照字形,都便捷而可靠。书前首列体例严谨、要言不烦的编写说明;次列《字形出处简称表》,陈明字形来源,既有经典著作如郭沫若《甲骨文合集》,也有z新成果如2018年《考古》杂志所刊论文。书后附拼音、笔画两种检索方式,末有刘钊教授所撰后记。 本书既可作为专业研究者便于翻检的工具书,又可作为初学者熟悉甲骨文的入门阶梯,还可作为广大甲骨文书法爱好者书写甲骨文时的案头。
本书收录数十篇优秀征文,分为图书和期刊两大类,其中图书类又按作者年龄层次分为成人组、大学组、中小学组。作品以书评、刊评、阅读心得为主,所涉读物主要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题出版读物、学习读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题材读物,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优秀作品,等等。作品经过了业内专业人士严格评审,具有较高的水准。
本书将汉字本体解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首先将汉字放在世界文字体系的视野下梳理其发展演变和性质特点,然后分别从汉字字形、字音、字义和文化四个方面,先对汉字本体进行解析,分析在汉字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后对本体汉字教学和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加以介绍。
本书为2019年度的《咬文嚼字》杂志合订本(精装)。全国知名的《咬文嚼字》杂志,从1995年开始每年出版一本合订本,这是第25年第25本合订本。《咬文嚼字》是谈论语言文字和知识类刊物,从当代语文生活出发,寻根探源,说古道今,匡谬正误,论语衡文,知识量大,针对性强,趣味性足。每年年底杂志评选公布的 十大流行语 和 十大语文差错 在社会上反响热烈,引起广泛关注。每年12期结集成的年度合订本是杂志生命力的延续。这些文章知识实用,信息密集,文字生动。每年度的合订本,对已出版的月刊杂志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工作。面世20多年来,《咬文嚼字》合订本已经成为市场认可的品牌出版物。
《珍本玉篇音義集成》以清揚州詩局本《大廣益會玉篇》爲底本,元圓沙書院延祐本、原本《玉篇》殘卷、敦煌《玉篇》殘卷,乃至散見於各種域内外古文獻的《玉篇》佚文,都是《玉篇》系列文獻中極爲珍貴的材料。本書將它們集成於一編之中,每一字頭下先出底本,之後臚列諸本和佚文;再校以日本内閣文庫藏宋十一行本、元圓沙書院泰定本、至正丙申本、至正丙午本、建安鄭氏本、建安蔡氏本、詹氏進德書堂本、《篆隸萬象名義》等多種《玉篇》系文獻,寫成校勘記附於字條之後,以合 總會衆篇,校讎群籍 。得此一編在手,則《玉篇》自問世至元代嬗變之脈絡清晰了然。
这是一部科学观察著作,是一个儿童的成长日记。本书观察记录了乳名叫 冬冬 的中国女孩零到六岁半的语言发展,以及她的生活、行为、心理活动等,时间从1985年1月16日到1991年7月22日止,也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社会风尚、人们的生活状态、教育理念、邻里关系等等。作者认为,这本书是世界上记录儿童语言发展时间*长的一部,是原生态的语言发展史,其中语言资料90%都还没有进行科学利用。全书按日期记录编排,分六年,每月有大标题,每日又设计了小标题,对婴幼儿语言观察的科学记录方法、记录的内容包括婴儿语音发育和词汇及语法的习得、方言和俗语民谣语料等,对语言研究者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家长对婴幼儿的教育理念、引导方式等,对年轻的家长也会有所启发。
词汇场的历史演变研究是建立完整汉语词汇史的重要内容,颜色词则是其中一个具有较强系统性的词汇类聚。本书在《上古-中古汉语颜色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唐宋至元明清汉语颜色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先对近代汉语红、黑、白、绿、蓝、黄、紫、灰、褐、棕十大范畴的单音颜色词和复音颜色词进行了全面收集,再以不同的造词类型为立足点,从旧词承用、新词产生的角度说明近代汉语颜色词怎样从上古、中古颜色词演变而来,又如何进一步演变为现代汉语的颜色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汉语颜色词的演变历史与规律、汉语各时期的基本颜色词、近代汉语颜色词的释诂、汉语颜色词研究对辞书编撰的意义以及汉语颜色词的方言比较等专题问题。
本书基于19世纪西洋传教士台州方言的文献,梳理出台州历史上的传教士及其对翻译台州土白圣经译本所做的历史贡献,整理出19世纪台州方言的语音系统、主要分类词汇和语法特征等,同时与汉语官话和宁波话、温州话、上海话等吴语方言点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探讨百余年来台州方言的历史变化。
对于两个自然沟通方式截然不同的物种来说,读懂彼此的情绪是一个棘手的挑战。然而从独居的北非野猫到与人类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猫,猫这一神奇的物种成功完成了这一挑战,令人惊讶地学会了 与人类相互理解 。家猫会用喵喵叫、竖起尾巴、转动耳朵和蹭擦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愿望,甚至可以用目光来与人类交流,它们对人类的了解,远远超过人类对它们的想象。 家猫的不同行为都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猫也有不同的性格类型吗? CAT最佳互动守则 怎样有效提高人猫互动质量?英国家猫行为学专家莎拉 布朗,对身边处于不同社会环境的猫群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跟踪研究,她以风趣的语言,为我们 解密 了家猫的行为模式,找出供人猫之间稳定沟通的 交流语言 。
本书梳理了残障研究的学术脉络,并对残障群体的新媒体实践进行了全方位考察,有助于了解残障群体的社会融合情况及障碍,建构具有实践性、针对性的推动残障群体社会融合的策略体系,对进一步建构具有公平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和谐社会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全书根据研究主题,分为 数字社会融入 社交媒体展演 互联网慈善公益 三大部分,每部分包含三个章节的专题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的语言学考察研究(编号:19YJC740002) 本书聚焦语言接触,利用吐鲁番出土文书并辅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采用历史学、文献学、语言学方法,一方面从语言学角度考察汉语与周边语言的相互借用和影响;另一方面从民族学角度解析语言所折射的民族关系及其特点。总之,在民族交往的历史大背景下考察语言接触,又从语言接触反观历史,宏大叙事与细节考证相结合,相得益彰。
《匡谬正俗》是《四库全书总目》小学类训诂之属所收的唐代著作独篇,是颜师古《汉书注》外的又一代表作,全书八卷,182条,前四卷论诸经训诂音释,后四卷论诸书字义、字音及俗语相承之异,考证极为精密。古人考辨小学之书,大多失传,除颜师古祖父颜之推《颜氏家训》的《音辞》《书证》两篇外,时间之早当属本书,唐人已绝重之,后世更是训诂家之书。 严旭博士对传世《匡谬正俗》9种主要版本作了详细的校勘,以《雅雨堂丛书》本为底本,罗列异同,判别是非优劣,对相关之序跋亦并蒐罗,附录于后。 《匡谬正俗疏证》对全书182条逐条作了校勘注释,疏通考证,阐明颜氏之学,也考辨了语言文字学的许多重要问题。疏证者综合百年来六朝三唐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字音、字义、俗语的研究成果,对颜师古所谓之谬之俗的缘由,作了爬梳;并运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