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原为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编写的讲课教材。1982年北京全国高校训诂学教材编写经验交流会给予好评。此次为z新修订单行本。该书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强,多年来被一些高校和地方作为文科学生和成人教育的教材。全书共十章,书末附训诂学参考文献要目与俗语词研究参考文献要目,富有指导性与参考价值。
《标点百诊》为《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策划的 字斟句酌 丛书之一种。该书选取*常见的100个典型标点差错进行辨析,主要是从误用的角度来谈标点的规范,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旨在为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答疑解惑,推进汉语书面语的规范化。
整理出版少数民族语言会话读本,是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濒危语言的保护和传承,是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文化意义非凡。本书从少数民族语言角度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字以及风俗习惯。这是每个少数民族对外宣传的“名片”,有利于我国文化及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走出去”。
语言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核心症状,直接影响智力和社会行为等其他重要技能的发展。及早开始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有效沟通技能的干预,对其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玛丽·林奇·巴伯拉、特蕾西·拉斯穆森在《语言行为方法(如何教育孤独症和相关障碍儿童)》中以孤独症儿童母亲的独特视角,以认证行为分析师的身份,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语言行为方法,并结合有效的语言干预计划,完整地呈现了语言行为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本书针对学术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分别从选题策略、学术阅读、文献管理、读书笔记、写作技巧、论文规范、文献征引等各个重要环节入手,旨在帮助青年学子掌握打开学术写作之门的 钥匙 。
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历史非常悠久的民族。羌语分南北两大方言,北部方言内部差异不大,南部方言土语纷繁,其语音几乎隔村而异。《羌语研究》分绪论、语音、语法、词汇、方言和文字几部分,对羌语曲谷话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核心修辞学》,本书以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为经,以口语修辞与书面语修辞、语篇修辞与会话修辞为纬,从词句到篇章,由宏观至微观,将变异与常规、口语与书面、语篇与会话修辞现象交织于一体,做多维、立体式的观察、分析、研究,力图勾勒核心修辞学的理论体系与知识系统。
《语料库词典学:理论与方法探索》从语言研究的词汇转向出发,讨论了语料库词典学的理论基础和未来研究方向。语料库词典学具有跨学科的特征,本书在详细论述技术现状的同时,还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此外,作者还专门介绍了如何使用计算机高级语言开发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编纂系统。本书不仅可资语言学和词典学领域的师生研读,也是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语言工程领域有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记述了一位作家和一位编辑在近四十年的共事中所汲取的经验教训。它的目标受众是读者和作家,是那些关心写作、关心如何写作和提高写作的人。我们基本的前提,就是你有能力学会如何写得更好。在坚持事实方面,我们毫不含糊。非虚构远不止于事实确凿,可是它的出发点,就是不要凭空捏造。我们同样相信故事和人物的力量。我们认为,小说的各种技巧从来都不是虚构作品的专利;除了企图以虚构冒充事实之外,对于非虚构作家而言,没有哪种讲故事的技巧是禁区。我们还认为,无论是故事、论证还是沉思,图书、随笔还是写给家人的信件,每一样都要做到新颖而准确,能够表达出一种独特的人的存在。
《唐以后俗语词用字研究》以唐以后俗语词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立足点是现存的传世文献,研究的切入点是词的用字问题,利用语料时贯彻 同时资料 后时资料 的二分法。重点探讨与用字相关的若干问题;利用一时代比较明确的数据作为调查对象,从中抽绎出与之相关的一些规律。分为事实篇、理论篇、应用篇三部分。作者认为,俗语词研究不仅仅要明其确诂,还要探究其源流、用法以及用字的变化,进而寻找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研究结果才可能更好地服务于语言本体研究,也可对某些作品时代、地域、改动情况进行鉴别。
全书由语言和语言研究、语言结构、语言运用以及语言学习四个部分组成。语言结构是内核,语言运用和语言学习是外围组织。
《汉字部首溯源》是一本介绍汉字部首及其所载文化的作品,类似古代小百科。共收录汉字部首210个,说明图片2000余幅,扼要介绍部首所指的历史事实。
本书内容包括:语言与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一);语法(二);语法(二);语法(四);修辞。
本书是一本指导识字的教本,从《说文解字》中摘取两千多字,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卷,并列篆文和楷书,依照许慎的解释再加申说。既可以作为指导识字的入门书,又因为其订正《说文》之处颇多,因此对于研读《说文》也有参考作用。
《训诂学》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学习,让热心训诂学和训事业的人员既能够看懂历代群书旧注,又能够掌握系统的科学的训诂学知识,并会准作新注。为此,在内容安排上一扫前人杂目并陈、主次不明的旧规,以介绍中国历代群籍训诂著作中所反映出来的的训诂学体系——包括训诂体式、训诂方面训诂方法、训诂理论——为内容,其中又以训诂方法的介绍为主。在章目编排上,除绪外,国代训诂学发展在势产乎全局,训主学体系共它诸项目总插于人本式,故各辟专章,先行介绍。主体章目的编次,以今人从事训诂工作的一般进程,即以训诂方面的缓急为序,方法、论贯其中。
全书由语言和语言研究、语言结构、语言运用以及语言学习四个部分组成。语言结构是内核,语言运用和语言学习是外围组织。
《中国现代语法》由王力所著,全书共六章,通过摘引归纳《红楼梦》及《儿女英雄传》书中的语句,分别探讨了分造句法、语法成分、替代法和称数法、特殊形式、欧化的语法等重要理论问题,是读者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的读本。《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是由一部书发展而来的,原来是1940年王力先生在西南联合大学所编的一部讲义,叫作《中国现代语法》。后来据闻一多先生建议分为两部,专讲理论的一部名为《中国语法理论》,专讲规律的一部名为《中国现代语法》,本书即据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