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陕西省建国以来实施的*的古籍整理项目的研讨成果,是项目编纂委员会于2014年6月举办“第二届陕西地方文献学术研讨会”所发表的二十余篇论文的汇编,由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贾三强教授主编。本书编录文章包括所整理古籍的作者生平交游的考证,古籍的版本、史料价值的考述,校勘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该书所涉及的民俗、思想史等相关问题的探讨。内容丰富,讨论议题广泛,是今人了解陕西古代文献一个非常便捷的门径。
日本人对书店有两种称呼,“书店(shoten)”和“本屋(honya)”。前者比较书面,后者则偏口语,带着一种亲切感,我们通常会在“本屋”后面加上一个“桑”。我小时候,没事儿就老往离家不远的小书店跑。母亲听到门口穿鞋的动静,问我去哪儿,我总回答:“去本屋桑。” 可是长大后,“本屋桑”渐渐变少了。他们在哪儿呢,他们还好吗?
本书结合当前博物馆发展趋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博物馆学的相关内容,既系统介绍了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强调了多学科交叉在博物馆研究方面的积极意义,又论述了博物馆陈列设计、观众服务、文化产品开发与经营等博物馆实务,对新技术、新理念在博物馆工作中的应用前景以及高等院校文博人才的培养,本书也做出了展望。
林希,少年时期开始学习写作,16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小诗、短文, 1954年发表过短篇小说。1979年他开始发表一些诗歌作品,1980年获全国中 青年诗歌奖,1982年诗集《无名河》获全国第二届新诗诗集奖。20世纪 80年代后,他转型写小说,其中中篇小说《高买》、《丑末寅初》获《中国 作家》年度奖,中篇小说《“小的儿”》获届鲁迅文学奖。他已经出版 有五部长篇小说,其中《天津百年》部《买办之家》被改编为同名电视 剧,小说《蛐蛐四爷》被改编为话剧。他出版各类选集二十余部,散文集一 部,近年出版有《百年记忆》,出版有关“胡风案件”的专著《白色花劫》 ,先后完成约近千万字写作。本书为其中短篇小说集,收录有2000年后四部 新作,一部处女作,一部成名作,两部代表作,一部影响或争议之作, 一份印象记,一个对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