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英国利物浦约翰 摩尔浦大学健康心理学教授米歇尔 克罗斯利撰写的一部叙事心理学导论性著作。米歇尔 L. 克罗斯利是英国心理学界知名的叙事研究专家,在该领域发表许多研究论文,本书既是她的长期研究结晶,也是叙事心理学的极佳入门读物。叙事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出现的新趋向之一,现波及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诸多领域。本书具有概论性教科书的框架,围绕自我从理论、操作和应用三部分展开,阐述了自我同一性理论、话语方法等理论问题,介绍了叙事研究的具体步骤和叙事材料的分析与结果写作,并展示了叙事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积极的心理品质决定个体的行为方式,能帮助个体对抗心理压力、心理疾病,促进个体发展和进步,是个体拥有幸福人生的基础。因此,孩子健康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养成积极心理品质。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职业奋斗积蓄力量,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书主要展示四堂积极心理品质训练课,*堂课唤醒学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意识,增强自我认同感,后面三堂课的主题分别是感恩、幽默和赞美。感恩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幽默提高情商和社交应对能力,赞美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从中学习和进步。通过这四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与人交往,发挥性格优势,实现健康成长,为职业发展和生活幸福奠定基础。
美国心理学博士格林豪斯根据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阶段,其中*个阶段为职业准备阶段,对应年龄为0~18岁。在这个阶段中,学生能否全面认识自己,明确发展目标,建立起职业想象力和与选择能力,将决定着自己所获成就的高度以及对生活的满意度。 本书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从梦想、个性、价值观、兴趣、意外影响因素等方面,从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角度,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专业而详细的指导,让家长和老师能够更准确地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找准奋斗方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职业奋斗积蓄力量,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书译自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既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著作,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力。 本书主要阐述儿童的人格形成以及由此展开的教育意义。作者将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源,划归为“追求优越”“自卑情结”“社会情感”三个方面,并一一用案例与理论展开解析。书中针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又展开为“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与性”“教育中的错误”“对父母的教育”来进行解析与提供方法,为家长和老师解惑。
体验式家长会是依据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需要,通过体验式心理教育技术,在团体动力的推动下,围绕教育主题而开展的体验、成长和学习活动。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体验式教育的内涵、应用及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体验式家长会这一集创新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作者以4个班会实录为例,完整呈现班会中教师的引导、情境的设置、技术的操作和家长的反应,对于家长暴露出来的认知误区、错误的教育方式和忽视的言行影响,提供了直接的修正建议。体验式家长会关注现实的家庭教育要求和家长的心理需要,创设不同的教育情景,引导家长在体验中感悟和反思,通过成长和学习,成为自己和孩子的心灵导师,有效改善亲子关系和家校关系,形成和谐的家校合作。
校园欺凌会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尽管有关校园欺凌的研究在过去二十年间有了飞速的发展,但研究成果向教育实践的转化有所欠缺。本书的目的就是要为教育工作者、父母和学生提供现实的操作方法,以有效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行为。全书共分九章。详细介绍了欺凌和受欺凌的含义、成因、影响因素,并从宏观政策、学校实践、个体干预等视角介绍了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干预策略与方法。书的每一章以案例引入,并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掌握预防和干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相信本书的内容会对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带来启发。
本书是一个集合纸质图书和配套有声书、心理课程等系列综合体。本书是以理论加案例为抓手,分为孩子人格培养,深层次分析青春期孩子出现的厌学、逃学、撒谎等令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并给出一些有益的解决方法。同时增添高考系列。本书还增加了如何解决亲子冲突,例如争吵、不说话不理解不沟通等现实问题。致力于为家长们提供一份沟通指南。目的是引导青春期青少年健康向上、辨析与清除学习障碍,构建新型的亲子关系和家校培养合作关系。
体验式班会是依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成长规律和班级建设的需要,在团体动力推动下,通过绘画、 音乐、具象、此时此地技术等体验式心理教育技术, 围绕教育主题而开展的班会活动。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体验式教育的内涵、应用及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体验式班会这一集创新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科学的班会形式。作者以六个完整班会实录为例,完整呈现班会中老师的言行、学生的反应、技术的呈现、导师的点评,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班会存在的问题。它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重视学生的体验与分享,让学生在游戏与活动的过程中很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终有效达到班会目的,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鲜活的范例和深刻的反思。
本书主要是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团委老师根据大一新生适应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整理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定位自我,开启大学生活新起点;适者生存,领略大学生活方式;时间管理,遨游精彩大学生活;学习心理适应;人际心理适应;消费心理适应;恋爱心理适应;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常见心理问题应对。共九个章节。
该书稿是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心理学的专业特点所写的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文章合集。内容包括解答孩子成长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比如学业、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未来理想等等面向,以及和女儿的通信。作者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语言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案例给孩子们提供了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书稿真实感人,充满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精神,体现了一个教师和一个父亲对教育的思索,对孩子的关怀和慈爱。
本书基于库尔特 勒温的 解冻-移动-冻结 三步行动理论视角,采用团体咨询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制定高校学困生心理干预与调适方案,并探讨如何实施和评估。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对学困生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学困生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高校学困生的心理行为特征;第三章对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分析学困生干预困难原因;第四章是对高校学困生心理干预与调适进行总体设计,内容包括团体心理干预与调适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目标、原则、技术路径及理论基础;第五、六、七章则分别从解冻、移动、冻结三个阶段设计高校学困生心理干预与调适方案,如何实施及评估等内容;最后一章呈现个案学困生如何进行心理干预与调适,从而走出困境,研究主要涉及个案资料的收集、评估与诊断、干预目标方案的
本书是作者40年潜心研究的成果,选 教育中的情和爱 为专题,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别从婴幼儿、童年、少年和青年初期四阶段及相应教育来进行分析。从空间上,分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进行拓展。既有实例分析,又有教育策略的探索,还有研究的过程和理论的反思。从主体性视角上,突出成长中的自主性,让孩子们成为情感发展的主人。本书可为教育者和家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情感发展、因材施教提供参考,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者都应该阅读此书。
心理学发现,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是有能力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的,这便是我们每个人的可塑性。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是一个动态的、独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展并完善出相对稳定的人格,整合自己
孩子为何喜怒无常、冒失莽撞;为什么他们总是缺乏自律,不懂规划……对那些苦于与孩子无法沟通、难以相互理解的父母来说,本书不可不读。它以发展心理学、教育神经学的成果为基础,阐释了青少年情绪动荡、行为偏颇的根源,帮助成人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处于青春期这一人生特殊发展阶段的孩子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动机。他们的行为之所以异于成人是因为二者的大脑运作方式有很大差异。过去人们习惯上把这一切归咎于激素,但已有研究表明,青春期人脑在发生着本质上的重构。神经通道传导的加快,可以使人的成绩突飞猛进,但这种重构过程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前脑,即审慎的主管区域,在二十岁之前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这个年龄段之前的青少年趋于冲动急躁,容易做出冒险的轻率决定。 《青春期的大脑:孩子为何难以相处》探讨了青春期大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因青少年心理问题引发的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也呈日趋上升的态势。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面对性格迥异,出身、家庭等各有不同的学生,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本书将一一为您解答。 心理辅导的形式主要是谈话和咨询,类似的形式可以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本书在这_领域作了一些非常有开创性和可操作性的探索。它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将孩子的学习问题和心
本书中设计的治疗性干预措施力图特殊教育专业人员提供多种操作、建设性且富有意义的策略。使之能够在与学生、家长及其他学校专业人员共同合作的模式下有效地提高特殊学生的教育质量。特殊教育一直强调,无论残疾的类型和程度如何,都要十分注意对残疾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基于这样的思想,本书提出的干预措施不但关注特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而且更进一步地将不密闭拓展到学生的社区生活中,使特殊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社会交往技能、日常生活技能以及接受职业预备技能的训练。 我们相信,按照特殊需要的特定领域,分门别类地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治疗计划,这样做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校专业人员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而且必将增进特殊学生接受教育的能力,并提高学业成绩。
美国500多所大学及学院采用此书作为教材,其中包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西北大学、杜克大学、马里兰大学、华盛顿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等,广受赞许誉。 本书描述了人生各个发展阶段会涉及到和各种问题,如个人成长、为人父母、子女教养等,还对在社会政策、跨文化主题,以及健康问题进行了论述,是一本引人入胜,同时又能让我们每个人获益匪浅的书。 此外,作为一个教科书,本书的基本目标有三个:强调整个生命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着重发展的生理、认知以及社会心理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版的《发展心理学》在前一版的基础上,内容更加丰富翔实:从生到死,从孕育期胚胎的成形到老年期疾病的来袭。书中既有经典研究的介绍,又有研究成果的及时反映;既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补充读物,其深度与广度也足以充当课堂教材,能够为学生奠定较好的学科基础。 《发展的多样性》、《从研究到实践》和《成为发展心理学知识的明智消费者》三个专栏,对于我们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非常有帮助。尤其《成为发展心理学知识的明智消费者》这个专栏,更是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