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咨询面谈方式对儿童往往治疗效果不佳,探寻适合儿童的治疗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学校心理辅导丛书:儿童游戏治疗活动设计》的内容精髓在于:治疗者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与儿童互动,让儿童逐步接纳自己并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使儿童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治疗者可以了解儿童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运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活动来协助儿童解决问题。 由于设计的活动方案既有趣味性、创造性,又有操作性,使治疗的目的在治疗者和儿童愉快的游戏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以实现。 虽然使用“治疗”一词,但《学校心理辅导丛书:儿童游戏治疗活动设计》所设计的各种有创意的活动形式并非只适于“问题儿童”,其实也可以用于对正常儿童的发展性辅导。 适用对象:心理辅导老师、心理治疗师、学生工作者、班主任、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典型图例篇,共分十个专题,包括人际关系、防卫、焦虑、抑郁等。每个专题若干幅图画,每幅图画配有详细的解读和咨询师的建议。下篇为初诊案例篇,包括人际沟通、恋爱恐惧、亲子关系、心理危机干预等案例,供读者模拟分析。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幸福的科学,它弥补了心理学研究领域一直以来只注重人类心理问题的探讨,致力于将积极向上的心理传递给众人,在心理学发展目前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然而如何将这一门科学与教育相结合,为众多学子创造出更加积极的氛围从而使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呢?教育者又应该如何改革自己的教育方式呢? 曾光、赵昱鲲著的这本《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将积极教育所提倡的“非认知教育”与当代只关注“智力、知识、技能”的认知教育相结合,旨在将当代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有序结合,帮助莘莘学子认识自我,丰富内心世界,感悟生命的美好,很终实现自我价值,拥有蓬勃发展的人生,同时帮助每位老师都体验到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和事业成就感,从而使他们致力于积极创建积极和谐的校园,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好孩子。
《0-8岁儿童的脑认知发 展与教育》是一本出色的阐述O~8岁儿童的发展与教 育的著作。书中运用生物学、神经科学、教育学、进 化论的研究,深入细致地介绍了O~8岁儿童的发展过 程以及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不仅包括儿童早期发 展的源头、脑的结构和功能、感知觉信息的获得、认 知、社会情感、学习和游戏以及成人在儿童发展中的 作用等具体内容,而且对发展、进化、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理论、依恋理论和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 究进行了广泛的概览。《0-8岁儿童的脑认知发展与 教育》结构清晰简明,内容丰富全面,从多元的视角 尤其是脑与认知科学的角度,揭示了儿童早期发展的 内在机制,使读者更深刻地领悟儿童早期发展过程的 独特性,无论是对关注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者,还是 对从事儿童早期教育的实践者和父母,都具有重要的 研究价值和科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和谐变奏》主要内容简介:我一直与教育有缘,因家境贫寒,自小学毕业后,即就读师范,因为当时师范不仅免交学费,而且吃饭也不要钱。初中阶段,读的是简易乡村师范学校;高中阶段——中等师范学校;大学——高等师范学校。在各级师范学校都要学习教育课程,主要的是教育学与心理学。大学期间,我就写了一些有关教育的特别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文章发表。大学毕业后,又被分配到高等师范当教师,担任心理学的教学工作,但在上世纪80年代前,特别是“十年浩劫”期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科研工作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而且其教学工作也总是断断续续,很不正常,甚至还有一段时间被迫完全停顿下来。
基于上述认识,从我国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要出发,针对园家皆宜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读物缺乏的现状,我们编写了这本《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本书围绕“如何科学有效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主题展开,旨在通过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素质来从根本上维护幼儿心理健康全十、内容包括主题:1“树立观念”,让教育者认识到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让教育者认识到在进行幼儿心理素质教育时要注意相信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等,提高教育者的教育意识;2“发展智能”,让教育者知道该如何引导和促进幼儿创造力、注意力、观察力等智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3“培养习性”,让教育者知道如何去培养幼儿独立性、责任感和控制力等个性特征,培养幼儿积极的人格;4“调节行为”,让教育者知道该如何指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教育心理学的百年历程中,教育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工作,使教育心理学从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取向的教育心理学转向认知取向的教育心理学,并正逐步迈向建构主义和整合取向的教育心理学,有关的著述相当丰富。汪凤炎,燕良轼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新编(第3版)》系统地阐述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并详细地论述了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情况。
庞海波编著的这本《家庭教育心理学》主要介绍有关家庭心理学知识,使新一代父母接受家庭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知识和家庭教育的方法的培训;通过学习家庭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家长结合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经历,审视个人成长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自身和理解父母,妥善调节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亲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