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法国 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代表作,是一部研究群体心理特质和群体行为表现的经典著作。在本书中,作者从三大方面对群体展开分析论述,分别是“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和信仰”“不同群体的分类和描述”,综合对若干社会现象的观察,探讨了群体具有的一般特质和群体行为背后的不同心理。勒庞认为,现代生活呈现出群体聚合的特点,处于群体中的个人由于受到群体心理的感染、暗示,容易表现得失去个性、盲从,由此产生的群体行为也会显得缺乏深度、情绪化等。这些对群体心理的深度解读至今仍能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发。
本书收录元代代表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包括散曲和杂剧选段,计八十余篇,旨在介绍元曲的精华,力求体现元曲不同于唐诗、宋词的庶民化、世俗化的风格,展现元代市民生活的千姿百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鉴赏文字,都出自专家学者之手,或解释背景,或解析艺术特色,特别是能结合现代美学、文学理论,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分析,能使我们得到很多的艺术美感。
《新文学评论(2015.4)》为新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学评论集刊,《新文学评论(2015.4)》包含了,作家语录、文学新势力·鲁敏、诗人档案·刘春、新文学史家访谈录·谢冕、陕西论坛·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刘醒龙研究专辑(四)、湖北文坛微观察、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学院风骨等专栏。
人类欲望总是朝着个体自我所期待的目标做出辐射性反应,而且这种辐射性反应终竟是有范围、有边界的。《欲望的世界(欲望与场域心理学)》根据物理场的概念,把个体自我通过欲望辐射而与外在万般事物建立起来的各种联系及其范围,称为欲望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欲望场理论。欲望场不但是关系场、心物场、能量场,也是心理场、精神场和社会场。作者张振学在欲望场理论框架内,借助物理学电磁场理论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人类欲望问题和心理问题做出 精准的数学解释,并揭示了欲望与舒适、欲望与情绪、欲望与幸福等深层次关系问题,同时对人类欲望指数、情绪指数和幸福指数提供了独特的考察路径和计算模型。
《能歌善舞的文字:金波儿童诗评论集》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新视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书系的后续产品,是作者金波儿童诗创作理念和创作经验的结集,分为“诗论”“诗评”“诗序”“我和儿童诗”四辑,既有名家落笔的视角梳理与经典阐述,也有诗友之间的笔耕探讨与诗品切磋,还有对年轻诗人作品的睿智解读与精准点评,更有作者自己在漫长创作生涯中的寸心裸露与甜苦告白。 书中对儿童成长期的心理特点剖视,尤其是对儿童诗心培育的独到见解,展现了作者关爱我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博大情怀。其探讨的儿童诗创作中存在的症结和关键问题,儿童诗今后的发展路径和走向,对了解和研究我国儿童诗创作现状及发展前景,对年轻作者提升创作水平,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中国近世思想研究》收入六篇论文,四篇讲朱子学,两篇论阳明学。该书的研究特点在于使用西方哲学的概念、体系和手法来研究朱子学和阳明学,认为中国古代那些语录式的著作、特别是朱子和王阳明的著作中有某种逻辑体系,用西方哲学史手法研究中国思想史最基本的方法,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去寻找这个逻辑联系,这样的研究手法在日本当时的中国哲学史学界尚属。其次是指出了阳明学和朱子学之间的必然联系。特别是安田认识到了阳明学和朱子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为学的方法,提出了朱子是“自下而上”的主观演绎法,阳明学是“自上而下的方法”的客观演绎法。
本书作为法国 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代表作,是一部研究群体心理特质和群体行为表现的经典著作。在本书中,作者从三大方面对群体展开分析论述,分别是“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和信仰”“不同群体的分类和描述”,综合对若干社会现象的观察,探讨了群体具有的一般特质和群体行为背后的不同心理。勒庞认为,现代生活呈现出群体聚合的特点,处于群体中的个人由于受到群体心理的感染、暗示,容易表现得失去个性、盲从,由此产生的群体行为也会显得缺乏深度、情绪化等。这些对群体心理的深度解读至今仍能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发。
这本小册子共收录十五篇文章及两篇附文。其中《唐代传奇简介》、《从关羽祢衡的问题谈到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说〈三侠五义〉》、《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说〈孽海花〉》六篇,曾分别收在《中国小说讲话及其它》和《读人所常见书日札》两书内。这两本书小书久已绝版,现在把上述几篇重新修订,收入本书,做为作者治古典小说历程中几个脚印。书的附有两篇不属于古典小说研究范围的文章,但或与当时文坛所讨论的题目有关,或为个人大半生文字生涯的简单写照,所以也一并收入,供读者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对中国文学中的桃花题材和意象进行专题研究。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纵向梳理了桃花意象和题材创作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下编从理论上探讨桃花意象的审美特征、情感意蕴和思想象征,对桃的民俗内涵,桃花流水、人面桃花、桃花源等经典话语的原型意义、符号意义和文化内涵等深入阐发。《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着力从主题学的角度,对桃及桃花这一重要的花卉题材和意象进行了跨文体、跨学科、跨时代的综合考察,全面、系统、深入地揭示了中国文学发展中桃花意象和题材的创作情景、历史作用和文化意义。
《故事里的文学经典:唐文》选取颇具代表性的作家和 文章,同时适当照顾文体类别,使读者能够对宋文有 一些初步的了解。《故事里的文学经典:唐文》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解文章 ,在论析文章时,介绍相关背景、写作之事件及对象 ,剖析文章的整体结构、内在思理、作家的情怀,同 时也适当地分析文章论事析理、遣词造句的艺术性以 及风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