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词曲赏析之作。本书赏析了温庭筠、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辛弃疾等词人词作。作者结合时代背景、词人生平,梳理古典诗词的情致,深入分析词作幽渺的意境,直探词人之巧心。
为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应该不断进行变革。高等医学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近年来医学人文教育尤其是医学心理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并且医学心理学教材也层出不穷。但大多教材信息量大、内容较深,而高职院校授课时数较少,因此针对性不强,对高职院校老师授课、学生学习造成困难。为适应高等职业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教材的更新势在必行。 本书是众多长期工作在高等医学职业教育一线的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高职高专医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得力助手,是一本充满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医学心理学教材。本书在吸纳相关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内容的精练和结构的合理,同时引用了一部分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使得文字通俗易读,
《缅想与徜徉:跨世纪乡土小说研究》是张懿红博士近年来专注于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研究的重要收获,连同发表的几十篇相关论文,显示了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广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乡土,承载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也承载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它曾演绎过滞缓而壮观的历史活剧,也演绎着时时发生的最生动的人生悲喜剧。因此,“中国乡土”,或者“乡土中国”,成为现代以来文学表现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成为表达作家复杂情感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其作家新人辈出,其情愫绵绵不绝,其作品蔚为大观,构成十分重要而内涵独特的中国乡土艺术世界。而对乡土小说的研究也构成了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领域。
《中国近世思想研究》收入六篇论文,四篇讲朱子学,两篇论阳明学。该书的研究特点在于使用西方哲学的概念、体系和手法来研究朱子学和阳明学,认为中国古代那些语录式的著作、特别是朱子和王阳明的著作中有某种逻辑体系,用西方哲学史手法研究中国思想史最基本的方法,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去寻找这个逻辑联系,这样的研究手法在日本当时的中国哲学史学界尚属。其次是指出了阳明学和朱子学之间的必然联系。特别是安田认识到了阳明学和朱子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为学的方法,提出了朱子是“自下而上”的主观演绎法,阳明学是“自上而下的方法”的客观演绎法。
《初唐史传与文学研究》以贞观时期修撰的六部史书,即《隋书》、《周书》、《北齐书》、《梁书》、《陈书》、《晋书》中的文学家传记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复原史传书写中所形成的文学史图景,并探讨影响文学图景生成的考量因素。《初唐史传与文学研究》分别就贞观君臣关于文学的理性设计、初唐史传中形成的文学书写谱系、士族身份与史传书写的关系、采摭诗文入传、入传文人作品存佚等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寻索。
车安宁编写的《寓言新说》集156个新创寓言,立足时代,取材现实,融汇古今,变通中外,不乏对家喻户晓的经典寓言之反串与改编,也具网络时代的风格与手法之新编。纵观全集,情节独特,角色生动,语言简约,各自成段,褒贬并举,妙趣横生。其构思奇巧,令人忍俊不住;寓意深远,引人掩卷深思。邀名家插图,展图文并茂,作者自题书名,显自信与多才。不失为有心者一读,饭后茶余,拈来一段,开心养性,演绎哲理;口传亲友,笑谈之间,感悟社会与人生。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3版)》是在《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二版)的基础上,遵循继承和创新的方针,吸收了近三年来外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成果和我们在教学中的经验,并从我国目前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的实际着眼,系统地阐述了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对仍然在不少医疗卫生单位使用的主要中英文检索工具做了详细的介绍;对迅速发展并被广泛使用的现代化信息检索技术,特别是网络检索、光盘检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对《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3版)》新增加的循证医学证据检索也进行系统的介绍;还对科技查新、医学信息调研、论文撰写及其他也做了深刻的论述。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3版)》适合医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之用;也适合医、教、研人员继续教育之用;还可供广大
本书由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会主编,收录了近一两年来华文文学领域里的学术研究著作,探讨了世界华文文学发展的新课题、新动向和新趋势。本书作者都是世界华文研究领域里的专家学者,如饶芃子、古远清、江少川等,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本系列图书近年来陆续出版了十辑,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广泛认可,本书为第十一辑。本书为世界华文研究会研究成果,在境外和海外书店影响较为广泛。
《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的一种自觉的“身体意识”作为理论导向,由此切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建构的空间,阐述了“身体”对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家的文学创作的独特意义,有力地拓展了现代文学研究的范围,显示了论文作者的创新意识和新颖独特的视角。 论文不仅选题新颖,而且以大量的文本阅读分析来支撑所提出的新的见解,做到了有论有据,令人信服。 论文视野开阔,资料翔实。在“身体意识”的理论引导下,对现代文学各时段、各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家作品均有涉及,包括对张竟生“性话语的建构”和《野草》中的“身体言说”等这些以往学术界少有论及的内容,本文均给予了全面细致的阐发。大量相关资料的收集,使论文对本论题的把握既有创新突破,又沉稳持重。 总之,这是一篇视角新颖、视野开阔、颇有独见,资料充实的较为的博士学位论
本书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多种多样的形式,以及详尽透彻的论述,对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实验,以及基本技术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