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破译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密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阿德勒指出,儿童阶段出现的种种问题,诸如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或者逃学、闹事 是由于儿童在追求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造成了人格缺陷。阿德勒强调,儿童阶段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人格的培养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决定着着孩子未来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位置。
从婴儿阶段开始,宝宝的心理活动就已经很丰富了。虽然他们不能用语言表达,但是会通过行为动作向妈妈发出一系列信号,告诉妈妈自己的真实需求。他们的满足、自信、疲惫、孤独、恐惧乃至所有情绪,都能在行为中体现出来。父母必须拥有一双火眼金睛,才能从中读出孩子未曾说出的话,满足孩子的真实需求,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书针对0~6岁婴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实用又易懂,能很好地帮助爸爸妈妈理解自家孩子,理解其行为背后折射出来的内在心理需求,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会带孩子,高质量地陪孩子度过0~6 岁,不留遗憾。
本书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阿德勒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总的来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孩子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诱因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的这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阿德勒告诉我们,儿童的这些行为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只是表象,家长暴力地制止和打骂,只能让问题更严重。
孩子在成长过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逃学闹事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更顺利地成长? 《儿童教育心理学》着眼于如何帮助儿童塑造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从儿童的整体性、目的性、内驱力、社会感等角度解密儿童的发展。阿德勒在文中指出儿童的异常行为只是表象,背后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力,孩子种种的异常行为只是为了获得关注,追求优越。阿德勒主张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坚强、勇敢、自信的健全人格,提高孩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不能因为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孩子,而应该竭尽所能地帮助孩子,让孩子重新获得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一部深度解析儿童行为动机的心理学佳作。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作者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shou要和核心问题。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大地的儿子 周恩来的故事(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 者 苏叔阳著 出版时间 20191101 I S B N 9787570211562 定价 30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208 (千字) 页 数 253 读者范围 少儿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史实出发,截取周恩来总理光辉一生中的部分片段,通过小故事的形式,生动流畅的笔触,讲述了周恩来总理艰苦奋斗、爱党爱人民的事迹,再现了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政治智慧和军事才
孩子的坏习惯是与生俱来的吗? 爱告状、爱撒谎、出口成 脏 、唱反调、窝里横出门怂、玻璃心,有这些行为的孩子是 问题 孩子吗? 孩子究竟有多少个 叛逆期 ? 隐私问题要如何与孩子沟通? 孩子的坏习惯是与生俱来的吗? 本书聚焦当下常见育儿难题,通过42个真实案例的解读,帮助家长从孩子的行为、习惯、言语等方面了解孩子的成长变化;从心理共情角度,以浅显易懂的儿童心理学知识,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原理;多达60个简单易操作的亲子游戏,帮助家长高效应对 80% 的育儿难题。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著名心理学家,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经典著作,影响亿万父母,被称为 养育圣经 。 本书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他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诱因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在这本书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人的天性、遗传等因素对一个人儿童时期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还是一部探讨人性、人的心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心理学佳作。
《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创作的童话,也是其代表作,发表于1880年。讲述仁慈木匠皮帕诺在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位蓝色的天使赋予他最心爱的木偶匹诺曹生命。如果匹诺曹要成为真正的男孩,他必须通过勇气、忠心以及诚实的考验。他因贪玩而逃学,因贪心而受骗,还因此变成了驴子。经过种种历险,匹诺曹终于长大了,他变得诚实、勤劳、善良,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孩。该作品于1940年被迪斯尼公司改编为动画电影,后分别于1983年和2002年翻拍真人版。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格决定孩子的态度、行为、善恶、爱憎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而这些则会决定孩子未来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位置。家长希望孩子成年后能靠自己立足社会,就需要先帮助孩子培养出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孩子能够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安全感、征服感、成就感及物质回报,而人格不健康的孩子,则容易感到焦虑、痛苦并生活中遭遇的各种障碍。所以,帮助孩子培养出健全的人格,是父母留给孩子的*重要财富。本书从现代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研究成果出发,根据当前中国家长的教育需要和当代国情进行重新整理,将优质的专业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通俗化、生活化及本土化,帮助家长轻松获得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方法,精准诊断并矫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减少父母教养过程中的疑惑和负面情绪,培养出更适应社会的孩子。
★《儿童情绪与性格培养》*步教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去发泄和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让他们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去看问题、培养健康向上的性格等、表达情绪。在这本书中,我们将先帮助家长教导孩子体会、表达情绪,学会与家人沟通,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培养性格。 ★《儿童情绪与性格培养》第二部分则着力于讲述如何帮助孩子排解负面情绪、塑造积极的正面情绪。我们的情绪不仅仅需要表达,还需要有一个发泄和解决的出口。孩子学会向父母倾诉是我们教育的*步,那第二步就是要孩子从情绪的大海中走出来,帮助孩子正确排解那些不良情绪,这也是培养孩子情绪性格的重要过程,而这一过程更需要父母对孩子的耐心引导与呵护。
《绿野仙踪》讲述了一场关于爱、勇气与梦想的奇幻冒险。住在堪萨斯草原上的小女孩多萝茜和她的小狗托托,被龙卷风带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奥兹国”,在这里她遇上了稻草人、铁皮人和小胆狮,和他们一起踏上了通往翡翠城的黄砖路,并经过无数冒险,终于见到了建造翡翠城的魔法师——奥兹。几位共度了患难的朋友们,希望能在他的帮助下实现自己最大的愿望,可他却是一个什么魔法也不会的大骗子!为了找到回家的办法,小女孩又开始了新的历险……在冒险途中,多萝茜与稻草人、铁皮人、狮子患难与共,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