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本》(全16册)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典籍三十余种,采用简体、横排、大字、注音的形式,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全书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启蒙、孝经》《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选》《诗经》《易经》《道德经、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心经、金刚经(附:佛说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地藏菩萨本愿经》。
我国部诗歌总集《诗经》,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后代赋、诗、词之源。历代文人,攻读、研究,著述如林,而以诗译诗之全译本尚不多见。金启华教授译注的《诗经全译》,每首诗皆提示中心思想;直译者兼以意译者,译文富有诗意,语言优美流畅;注释博采众说,择善而从之,无门户之见;难读之音,均标明汉语拼音。其特色显明,颇得海内外学者好评,尤为广大读者所青睐;其印刷次数及发行量已居同类书籍之首。
《中小学弦乐队合奏曲集(套谱版)》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真情家园、感恩、同一首歌、红头绳等。
《词诠》是集释古代汉语的重要著作,之所以言其重要,是因为它代表了应用现代语法学并给合传统训诂学研究解释虚词的开拓性实践。作者在语法学初兴之时,写就《高等国文法》,中有论述虚词部分,因文法书的性质,不能尽言作者虚词研究心得,所以,另辟新章,写成专论虚词的著作。作者的虚词概念,不单包括通常无实在意义的虚词,也包括有一些实在意义的代词和副词,这是别有眼光的。全书收录3472个虚字,按照注音字母排序,每字下先分别词类,再续以解释,再举出例证。此书最突出的特点是既有意义训释,更强调虚词在语句结构中的功用描写,这是过往从训诂学出发单纯解释意义所未曾有的,是一进步。
本书为“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收录宋人的笔记两种。 一种《西溪丛语》是宋姚宽(1105-1162)的笔记作品,分上下卷共一百四十一条。此书学风务实,史料丰富,有记载一些声闻不彰的宋人诗篇及失传的历代诗文,有记叙琴、镜等古器物,也有记载历代职官制度的。特别是本书记载的两浙盐法、会稽海潮碑、试(氵卤)之法等对于今人研究宋代海洋经济与科技尤为珍贵。 另一种《家世旧闻》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作品,记述其高祖陆轸至父亲陆宰历代先辈及外家唐氏一些前辈的遗事轶闻,涉及从宋真宗到宋高宗八位皇帝间宋朝的政治、经济、交聘、典章制度、道德规范、学术、文学等方面的史实,很多史料为此书仅见,是研究两宋的重要材。
研《易》之書汗牛充棟,然從符號美學角度透視者,尚附闕如。本書筆者對前人《易》學以自己的美學體悟,試以辯證歷史的觀點與方法,去梳理《周易》符號美學系統。
该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为理论部分,主要探讨不同政治背景下的各类报刊、追踪报道关于西藏的重大政治事件、讨论国家治藏方略的得失等。下编是资料汇编,将有关西藏的资料以报纸为单位以时间为顺序,整理成册,有助于考察当时报界的态度。
春秋时期,谥号是对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及夫人等贵族死后的讳称,是对其生前功绩和品行赋予善恶褒贬的精炼概括。这些贵族在生前尊称爵位,卒后赴告以名,葬后讳名举谥号,所以,谥号也叫易名典或更名典。谥号和谥法是“谥”的两个方面,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谥号的赐予依据谥法而来,谥法是议定谥号所遵循的谥典规范和细则,是结合死者生前的一生,选择最能概况其一生的代表行迹,赐予其具有相应或特定内涵的谥号,以表达对亡者的褒贬或哀矜。
本书计收宋元明清有关注疏或接近注疏本二十一种,现将其作者及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易本意附绿纂注》十卷,元胡一桂撰。胡一桂(一二四八——?)学庭芳,号双湖,江西婺源人。领宋理宗景定乡荐,试礼部不第,教授乡里以终。其父胡方平精于《易》,曾受学朱熹之三传弟子。一桂受父易学,著述颇丰,除本书外,尚有《启蒙翼传》、《朱子诗传附绿纂疏》、《十七史纂》等书。《易本意附录纂注》以朱熹《周易本意》为宗,取文集、语录之及于易者附之,谓之『附录』;取诸儒易说之合于《本意》者节之,谓之『纂疏』。其去取别裁,惟以朱子为断。此书为明《周易大全》所本之一,《四库总目》称其『谨敢』。今据《通志堂经解》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