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版本常谈》为学习古籍版本知识的入门书。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古书版刻的起源和发展,历代版刻的概况和特点、善本的界定、巾箱本活字本书帕本套印本的特点等版本知识,对抄本、稿本、校本等特殊版本也作了介绍,同时,对如何鉴别古书版本也作了指导。 本书在过去的版本基础上增加了 清刻本述略 常用版本术语 版本书目 版本避讳举要 等内容,并配有插图。 本书对爱好古籍收藏的人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对一般文史爱好者也有扩大知识面的作用。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 完备而可靠 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读本。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经典的入门书。 ◆心即理: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遇到难题时与其劳神费心,不如去倾听内心原本的声音。 ◆致良知: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只不过被后天的习气和私欲所蒙蔽了;若能恢复并遵循本然的良知,就不难获得内心的安宁。 ◆知行合一:人的认知和实践是不可分的,只有做到两者统一,才能避免盲目行事或空谈不实之病,一切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正是因为阳明心学蕴含着 宁静于内,无敌于外 的至上智慧,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终结中
1910年10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八届万国刑律监狱改良会。清政府首次应邀组团参加会议,大理院奏派金绍城为专员之一赴会。会议结束后,金绍城一行对美、英、德、法、意、丹麦、日等美欧亚等十八个国家进行了历时十个月的访问,重点考察了上述国家的审判厅、监狱、看守所和教养院等,内容涉及历史、机构、制度、经费和人员等,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的**手资料,整理成金绍城*钟叔河、曾德明、杨云辉主编鄢琨校注的《金绍城十八国游记(精)/走向世界丛书》。虽然这些游历见闻的日记有的比较肤浅,有的戴着深度的有色眼镜看问题,但多少都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揭示了有关西方文明和域外知识的**手资料。
南唐二主李璟、李煜,是五代词坛上最杰出的词人,也在我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唐二主词》约成书于宋代,后世续有辑补,该集历来真伪混杂,词作的文字异同更为纷繁。后经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的次子王仲闻先生搜罗该集众本,参稽多种相关文献,细加比勘,认真考证,对该集作了深入的校订和梳理。又经著名文史学者陈书良等注释、辑评、评析,更增加了对二主词的理解与赏析。书后还附编了散见他书的佚作,历代评语、本事资料及各家序跋和相关考证文章。校订谨严,注释精确,资料详备,辑评丰富,评析到位,为研究南唐二主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六韬》汇综了先秦兵学的诸多精华,内容丰富。其中,《文韬》论治国用人,《武韬》论用兵,《龙韬》论军事编制,《虎韬》论特殊作战、武器和阵型,《豹韬》论战术使用,《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自西汉以后,逐渐受到重视。到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始,《武经七书》成为武试的书,对中国兵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它采用文王与姜太公问答的形式,对前代的儒、道、法各家也兼收并蓄,儒家发民贵君轻,道家的清静无为,法家的赏信罚必,《六韬》都加以吸收包容。
龟山先生即北宋有名理学家杨时。杨时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为“程门四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是宋代理学目前承先启后的代表性人物,在中国思想目前有重要的地位。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是朱熹,其源头则是北宋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杨时作为宋南渡洛学大宗,将二程学术思想带入东南,成为理学南传的鼻祖。杨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儒家社会伦理、制度礼仪、价值取向等方面。杨时通过对二程的理一分殊思想、气学思想、心性论、格物致知论、圣人观等理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形成了自身颇具特色的理论架构,是沟通洛学及其后闽学思想传播的一位重要人物。本书为其门人陈渊、罗从彦、胡大原记录杨时讲学语录,由六部分组成,涉及杨时对经典、史事、学术的看法。是研究杨时学说的主要文献。此
二十世纪初,在中国兴起了一股考察日本教育的风潮,一大片有志于改良中国教育的人士纷纷前往日本,对这个东瀛小岛的教育,从幼稚园到大学学校进行全方位研究考察。吕珮芬*钟叔河、曾德明、杨云辉主编伍成泉校注的《吕珮芬东瀛参观学校记(精)/走向世界丛书》就是记录了作者考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学校管理、教学方面的经验,体现了作者对日本学制的推崇。
秦就曾经有人研习过《列子》,经过秦祸之后,到西汉晚期刘向对其进行整理编纂,将仅存八篇整理成书,并取名为《列子书录》,出书时间为汉成帝永始三年(前14年)八月壬寅,这便是最早对《列子》一书的记载。西晋时期,永嘉之乱导致《列子》出现残损,后来经由东晋张湛进行搜罗整理加以补全,这才形成由《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这八篇而共成的《列子》一书,其余篇章均已失传。《列子》一书,对商末周初与春秋战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描画,将当时的哲学、神话、音乐、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风俗习气展现在世人面前,其较高的语言表现力,尤为人所称道。
《战国策》作者不详。西汉刘向对其进行了整理,分为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策,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的二百多年间,十二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在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往来于各国之间的纵横家是时代宠儿,他们多以谋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点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机锋敏睿,恣肆,从某种程序上影响了一个时代诸侯国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这部国别史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列子》一书,当为列子及其后学所整理的先秦道家元典,它上承《道德经》,下启《庄子》,是学习了解道家思想、古典哲学的推荐阅读之书。《列子》文辞警拔,寓意深辟,被视为可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媲美的经典。全书共分为 天瑞 黄帝 周穆王 仲尼 汤问 力命 杨朱 说符 八卷,本书作者从方便读者阅读出发,披揽群籍,精择底本,对文本详加校勘,并一一加以导读、注释和翻译,是一部简洁、好读的古典哲学读物,是我社 古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系列经典之一。
陈道华、姚鹏图*钟叔河、曾德明、杨云辉主编李长林校注的《陈道华日京竹枝词姚鹏图扶桑百八吟(精)/走向世界丛书》收录了陈道华的《日京竹枝词》、姚鹏图的《扶桑百八吟》。《日京竹枝词》是整百首的大型联章体组诗,全诗主要是对 东京风物 的描写,并于每首诗后附有注释,对诗中所涉及的有关东京民俗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扶桑百八吟》由诗歌本文与注释两部分构成,收录了作者在日期间创作的诗歌一百零八首,对日本社会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
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傅云龙作为**名考取出洋游历大臣,奉派出洋游历六国。一行人从上海出发,开始了游历日本、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及巴西六国之行,加上途经的巴拿马、厄瓜多尔和智利等国共历经十一国,历时26个月。12名游历使中以傅云龙*为勤勉,*述甚多。傅氏每至一国,即收集该国地理、历史、政治、风俗、特产诸多资料,勘察并绘制各种地图和表格,据以编制图经。总计完成《游历日本图经》30卷,《游历美利加图经》32卷,《游历英属加拿大图经》8卷,《游历古巴图经》2卷、《游历秘鲁图经》4卷、《游历巴西图经》10卷。傅云龙*钟叔河、曾德明、杨云辉主编鄢琨校注的《傅云龙游历美加等国图经余纪(精)/走向世界丛书》一书即为这些资料的汇总。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是杨树达训诂学、金石学研究的代表著作,体现了杨树达治学上承乾嘉学者段玉裁、二王,近于皖派的特点,是民国时期训诂学的代表著作,为作者在当时和后世学术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1937年商务印书馆曾予出版。
陈琪、金鼎*钟叔河、曾德明、杨云辉主编刘柯、杨向群校注的《陈琪环游日记金鼎随同考察政治笔记(精)/走向世界丛书》收录了陈琪《环游日记》和金鼎《随同考察政治笔记》。《环游日记》是作者游历欧美国家的所见所闻的记载。《随同考察政治日记》记录了作者随端方一行历时九个月,历访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瑞典、挪威、奥地利、俄国十国的政治考察成果,作者认为清政府应仿效日本,尽速制定宪法。
虽然号称“千家”,《千家诗》共有诗人122家,226首诗。按朝代分的话,唐代有六十五家,宋代有五十二家。此外,还有五代一家,明代两家,无从查考年代的无名氏作者两家。其中选诗最多的是杜甫,共二十五首,其次是李白,共八首。女诗人只选了宋代朱淑真的两首七绝。《千家诗》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