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成语典故为主的蒙学读物,原名《幼学须知》,又名《成语考》、《故事寻源》。作者是清代西昌人程登吉。 《幼学琼林》的内容从天文地理到家庭社会,以至释道鬼神、花木鸟兽等,可谓应有尽有。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书相比,它有两个特点:其一,它打破以往蒙书三言、四言的限制,用杂言铺叙;其二,书中所有词目和释义都包容在精干的对句里。“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短短二十字,就包含两个著名天文现象和美妙神话故事,更别提整部书丰富的典章制度、衣食器用、迎来送往、为人处世、天鸟异兽等古代趣味常识。 其实,《幼学琼林》更像一部适合少年儿童学习、吟咏的古代汉语小词典。注释语义,简明扼要;介绍典故,浅显易懂。而我们所做的,就是保证纯正的原文,生
《庭训格言几暇格物编》真实地反映了康熙为人处事之道,及在家庭生活方面的思想。康熙把自己视为常人中的一员,并不像某些专制君主,以为自己是真龙天子,视自己为超人。因此,他虽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更是平易近人的父亲。故而他日常训诫自己儿子的话语,毫无虚饰,好像一般人家常谈话,很人情人理。
一九二四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皇宫。北洋政府组织清室善后委,负责接收清点清廷文物图书,清点过程中,在故宫内发现了与其他字书杂物放置在一起的“四库全书薈要”,所幸该书不僅完整无缺,而且觸手如新,在战乱频仍的年代,这部世间孤本竟得以保存下来,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幸事。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党政府把“薈要”连同故宫文物运至西南,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在竄逃之际,又把“薈要”运到台湾。一九八五年,台湾世界书局将此书影印出版,精装十六本,共五百册。 由於海峡阻隔,我们暂时无法“睹‘四库全书薈要’”的真容,但是,吉林出版集团对於“薈要”的影印出版,却在某种程度上稍减我们的遗憾。这也是这部中华文化的珍品首次在大陆印行。它的出版印行,无论是对於歷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於中国古代歷史与思想
黄元吉学际天人,修养工夫又达到“金液还丹”的高深境界,他以精深的学养透彻阐发道的全体大用,将内圣外王之学和千古口口相传的返本还原之法融为一炉,宣泄于《道德经讲义》之中。 《乐育堂语录》是记述黄元吉内丹心法为详尽的一部书,细细品读,可以想见当时黄元吉因机设教、因人而异、循循善诱的动人情景。 道教内丹功宗师黄元吉一位学际天人,其修养工夫已达“金液还丹”高深之境界.他以精深的学养透彻阐发道的全体大用,将内圣外王之学和千古口口相传的返本还原之法融为一炉,宣泄于本书之中,且为详尽的记述了黄元吉内丹心法.所以本书对丹法不容错过的好书。
本资料系由四部分内容组成: 部分 选取了当代一些古籍资料中封孝道的论述、当代奉行的《孝经》及《孝经》的序文,也选了一些族规家训,名人家书及少量碑刻、档案资料。 第二部分 选取了一些多年来流傅於民间,影广泛的蒙书。险一般蒙书均有提介孝道的内容上,还有一些导记提倡孝道的蒙书。 第三部分 主要选取了一些古人孝亲的言行,依被选人物诗人借金之处,但也有一些带有当史局限,甚至荒诞、迷信的内容,雨者有计也汉以分。 第四部分 选取了当代尊老、敬老的一些法仿、汉规及一些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