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收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国学经典性启蒙读物。在古代的经典性启蒙读物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为普及、*有代表性的三种,世俗或将它们并称为 三百千 。这三种读物中,《千字文》产生于南朝梁时,《百家姓》产生于北宋初,《三字经》产生于宋元之际,尽管产生的时代不同,到明代都已成为相当流行的启蒙读本。
庄适选注的《后汉书(精)/学生国学丛书新编》从范晔近九十万字的《后汉书》中精选出来的,既可反映范书特色,也适合高中学生阅读。共选20篇传纪,反映了范晔著《后汉书》的宗旨:重风节,轻爵位,很不以班氏父子排死节,否正直,不叙杀身成仁之美为然;所以往往有位至三公,不为立传,而独标瑰行奇节的人,如党锢独行逸民等传,都是表示他意旨的所在;他的意思,无非要矫正班氏的错误。
王实甫著,王春晓评注的《西厢记/中华经典名剧》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本次整理以版本为底本,详细注释,并深入分析其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可使读者深入理解和领会元杂剧的艺术魅力。
1926年,由王云五、朱经农主编的《学生国学丛书》开始陆续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一套隶属在王云五做总主编的《万有文库》之下,为中学生和社会普及层面阅读古代典籍所做的文言文选本。今天,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社会需要,我们决定对这套丛书进行适应现代的加工编辑,将它介绍给今天的读者。 《学生国学丛书》是一套开放的丛书,我们会根据教学和读者的需要,补充一些当时没有被入选的古代典籍选本,使新编的丛书不断丰富,通过新编激活,更好地发挥它在语文教育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三苏文》,卷帙浩繁,未易探讨。自来选本,去取每多未当。本编于嘉佑东坡栾城三集中,择其中神理超妙,辞藻英发,格高而味醇者,共四十篇,汇为一册。《三苏文》,明清以来,向无注释。今所选之文,附以音释,俾初学易于诵读。本编所录,先后次第,皆依本集。原集选本,字句间有不一,本编荟萃诸刊而参证之,务求其精当。卷首录《宋史》本传,使读者于三苏言行,有所稽考。今选次三苏文四十首,皆理道渊懿,文辞峻迈者,学人殚精专壹以求索其菁英焉,则必有得也。
《列子》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文化目前有名的典籍,其思想主旨本于黄老,近于老庄,追求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体现了道家对精神自由的心驰神往。书中用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哲理,视野宏阔,议论精当,文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充分体现了隽秀、凝练而挺拔的散文之美。 王宁主编的《列子(精)/学生国学丛书新编》选编者唐敬杲是民国时期的老出版人、老学者,自幼熟读诸子百家,参与过《辞海》的编纂,本书是他专为初学者而编注,底本选取了“很古之善本”,共采录《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五篇文章;未采录的三篇或“多缀拾他书之迹”,或“辞旨卑倍”,皆“不足为训”。如此可使初学者集中精力于精华处,节省学力。书中附注亦为初学者计,“仅求文义明了,力事简单;前人主观、繁重
《书经》是中国很早的历史文献和散文总集,作为“四书五经”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可动摇的经典地位。《书经》辞旨宏深,朴茂可喜,然而因其成文年代久远,文辞又不免“佶屈聱牙”,深奥难解。加之千百年来学派众多,注解纷繁,于初学者而言,入此经之门庭殊为不易。 王宁主编的《书经(精)/学生国学丛书新编》是民国时期老学人特为初学者所选编,择其于文学、史学上有重要意义并文辞精彩之三十一篇,又于浩如烟海之各家疏解中择其不偏僻者注释之,释语力求简明浅近,以使初学者明白经文之本义为宗旨,又经当代学界大家校订,可谓是一本《书经》之学的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