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以 为君亲政、贤明之道 为出发点所编写的一部巨著,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陈书(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册)》共三十六卷,较为全面地记载了从陈霸先建国到陈叔宝时被隋所更时期的历史,是现存的关于陈朝历史的比较原始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除政治、军事外,《陈书(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册)》在哲学史、文学史、宗教史、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都保存了一些资料。
《史籍举要》是柴德赓先生的讲义手稿,是他多年治史心得的荟萃,书中对中国古代各体史学著作,如纪传体类、编年体类、纪事本末类、政书类中的代表著作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讲授史籍入手,进而涉及史学的许多方面,以及历史评价的诸多问题。在作者这里,研究历史同研究史学是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史籍、史学、历史的融会贯通,使作者所论,可以古今联系,纵横驰骋,读来视野开阔,获益良多。适合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历史学研究者深入阅读。
本书由《大美联邦志略》、哈佛所藏《亚墨理格洲合省国志略》残卷、《美理格合省国志略》三部分组成。初版成书于鸦片战争前,于1837年写成,1838年在新加坡刊刻,带入广州,是中文世界的*本美国史著作,曾受到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的重视。
? 《东京梦华录注》是作为研究北宋汴梁的重要资料而收入《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的。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鄧之诚先生的《东京梦华录注》,到目前为止,是这部书的注本,它提供了不少可以和原著相互印证的参考资料,因此,《选刊》决定采用鄧注本。在印行前,除对鄧注的个别条目作了删除以外,其它皆未改动。
《鲁迅是一种力量》收录了作者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鲁迅研究的各类文章,共分为三辑: 辑主要是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十年间的论文与讲演,包括《鲁迅论“三教合流”》《鲁迅的文化观与改造国民性思想》等多篇针对某一主题所进行的深入分析;第二辑为21世纪以来作者在某些鲁迅主题活动中所作的讲话,以及接受《人民论坛》《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访谈;第三辑则涵盖了多种文体,主要为作者写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短文、诗歌、贺信与发刊词等等。在本书所收录的四十余篇文字中,作者从艺术、宗教、风俗、传统文化建设等多个不同的切入点出发,对鲁迅笔下的文字以及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为展开了深厚历史眼光关照下的探索与总结;而在充满学理性的探讨之外,在感怀鲁迅的多篇讲话与诗文中,字里行间则又透露出作者在感
《鲁迅是一种力量》收录了作者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鲁迅研究的各类文章,共分为三辑: 辑主要是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十年间的论文与讲演,包括《鲁迅论“三教合流”》《鲁迅的文化观与改造国民性思想》等多篇针对某一主题所进行的深入分析;第二辑为21世纪以来作者在某些鲁迅主题活动中所作的讲话,以及接受《人民论坛》《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访谈;第三辑则涵盖了多种文体,主要为作者写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短文、诗歌、贺信与发刊词等等。在本书所收录的四十余篇文字中,作者从艺术、宗教、风俗、传统文化建设等多个不同的切入点出发,对鲁迅笔下的文字以及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为展开了深厚历史眼光关照下的探索与总结;而在充满学理性的探讨之外,在感怀鲁迅的多篇讲话与诗文中,字里行间则又透露出作者在感
《鲁迅是一种力量》收录了作者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鲁迅研究的各类文章,共分为三辑: 辑主要是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十年间的论文与讲演,包括《鲁迅论“三教合流”》《鲁迅的文化观与改造国民性思想》等多篇针对某一主题所进行的深入分析;第二辑为21世纪以来作者在某些鲁迅主题活动中所作的讲话,以及接受《人民论坛》《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访谈;第三辑则涵盖了多种文体,主要为作者写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短文、诗歌、贺信与发刊词等等。在本书所收录的四十余篇文字中,作者从艺术、宗教、风俗、传统文化建设等多个不同的切入点出发,对鲁迅笔下的文字以及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为展开了深厚历史眼光关照下的探索与总结;而在充满学理性的探讨之外,在感怀鲁迅的多篇讲话与诗文中,字里行间则又透露出作者在感
《列仙传注译:神仙传注译》乃现存问世最早的道教神仙记专著。 《列仙传注译:神仙传注译》篇幅短小,文笔洗练,内容丰富,晋以后流传甚广。历代道教仙传多取材此书,普能道教徒纷纷加以引用和传诵。元明以后,文人墨客亦据以铺陈,演为小说、戏剧。比如,我们可以人有关赤松子、宁封子、修羊公能“入火自烧”、“出五色烟”、“随烟气上下”、“接手翻飞”、“变化易形”等描述中看到《西游记》中孙悟空火眼金睛、腾云驾雾、七十二变等神通的原形;又比如,钩冀夫人的题材至今仍在多种传统剧目中出现。 《列仙传注译神仙传注译》文字虽然简洁明快,但疑难之点也很不少,可借鉴的前人研究成果却非常有限,所以本译注中,谬误乖舛之处,在所难免。 《列仙传注译神仙传注译》记载的是古人对生命现象的探索和人生意义的
\\\\\\\\\\\\\\\"21世纪的关键词是 化与数字化。 化将所有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数字化极/大地解放了人,但同时也让世界变得 加多变、复杂和不确定。为此,培养孩子的 胜任力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发展变得尤为迫切。 青少年教育的黄金圈法则,采用基于活动、项目、问题的APPB学习法,培养具有 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 全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厘清 胜任力 的青少年教育黄金圈法则,从内圈核心的“为什么”开始,讨论为 胜任力而学的必要性;解读基于活动、项目和问题的APPB学习法 的教学变革,为孩子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诠释联合国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议题,理解具有 胜任力的青少年的学习内容。 在 胜任力教育中,家长和教师需要做什么,也是本书探讨的重要内容。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乐趣所在,也是进化的使命必然,乐趣与使命驱动着每一个
\\\\\\\\\\\\\\\"21世纪的关键词是 化与数字化。 化将所有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数字化极/大地解放了人,但同时也让世界变得 加多变、复杂和不确定。为此,培养孩子的 胜任力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发展变得尤为迫切。 青少年教育的黄金圈法则,采用基于活动、项目、问题的APPB学习法,培养具有 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 全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厘清 胜任力 的青少年教育黄金圈法则,从内圈核心的“为什么”开始,讨论为 胜任力而学的必要性;解读基于活动、项目和问题的APPB学习法 的教学变革,为孩子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诠释联合国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议题,理解具有 胜任力的青少年的学习内容。 在 胜任力教育中,家长和教师需要做什么,也是本书探讨的重要内容。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乐趣所在,也是进化的使命必然,乐趣与使命驱动着每一个
《南部新书》十卷,宋钱易撰。易字希白,杭州临安人,五代吴越国王钱俶之侄。入宋,为真宗朝翰林学士。钱易少有文名,博闻强记,潜心国史。史传载其有著作二百八十卷,今仅存是帙。 《历代笔记小说大观:南部新书·茅亭客话》成于大中祥符间(1008-1016)。据书前钱明逸序,全书原“凡三万五千言,事实千,成编五,列卷十”。现所见之本多有散乱。其以干支为序,记事凡八百余条。内容多涉及唐代朝野掌故和遗闻轶事,亦兼及五代。其中以记载主要官职的兴废、朝章政制的因革和官场仪式的掌故为主,对研究唐代政治史颇具参考价值;而书中不少有关唐代科举制、文学家故事的著录,又有裨于文学史的研究。 《南部新书》最早见录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后有抄本流传。今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以《粤雅堂丛书》、文渊阁《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