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奇特的古代佳作,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医学、水利、矿产等方面内容。《山海经》乃中国文化的珍品,是中国古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深刻并鲜活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的种种神话传说。本书汇聚了几乎所有今人可能搜集到的《山海经》图文版本,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奇幻与瑰丽的想象之作。除了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从事创意产业的艺术家、设计师、动漫 创作者、广告从业者、游戏开发者和爱好者、玄幻文学家等人士能都够从此书中获取无数灵感,同时,作为一部传统文化经典的图文大全,本书也非常适合家庭收藏。
《山海经笺疏》十八卷, 附 《订讹》一卷 、《 图赞 》 一卷 , 清代 郝懿行笺疏。 《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 《 山海经》自成书两千余年来,研究之作可谓汗牛充栋。 《山海经笺疏》 ,以笺补注,以疏证经, 采诸家之所长,内容多有创见,可谓《山海经》注本的集大成之作。 本次整理出版的 《山海经笺疏》 , 以 《龙溪精舍丛书》 本为底本,并以《绘像山海经广注》所附诸图依文意插于相应位置,以助读者研读。 整理过程中,以保持原本原貌为原则,对原书不删节,不改动。原书繁体竖排,现改为简体横排,并加现代标点,方便当今读者阅读。
《山海经》是中国流传久远的一部古书,它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了许多山川、国度和神经。它的“年龄”是个谜,它的作者也是个谜,它的内容让后世的读者似懂非懂,但又有着很强的可比附性和不确定性。陈成译注的《山海经译注(全本详注精译)》一书共十八卷,前五卷分别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也合称《五臧(藏)山经》。每经又分若干组,内容也大致统一,都是介绍各自所属的一组山的相对位置、相关河流和物产。每组的后一段是该组的小计和有关山神祭礼的简介。《山海经》的后十三卷和《五臧山经》相对,也称《海经》。在行文格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大不同,所描述的对象不再有各自的相对位置,出现了大量奇怪的“国”,物产、水道的记载也代之以大量的神话传说。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部综合类文化典籍,也被认为是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zui古地理书。全书以山为纲,以海为线,每一篇都大致记载了古代中国的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地理特征、矿产资源、国家氏族部落、神话传说等情况。涉及到哲学、宗教、医药、民俗、天文、气象等多种学术领域,因此中国古代也一直把此书作为史书看待。据统计,全书记名山550余座,河流400 余条,植物100 余种,动物400 余种,国家100 余处,神话人物100 余处。《山海经》也是唯yi一部以图文呈现内容的古代典籍。当代学者袁圣时称《山海经》为 非特(不但)史地之权舆(起始),亦乃神话之渊府(集聚之所) 。可见《山海经》不但是研究远古中国人文、地理史的宝贵资料,还能给人提供无限艺术想象的奇作,是一部适合个年龄段、各种角度阅读的作品。
暂无内容简介。。。。。。
该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探索和记载岩溶地貌的地理学巨著。作者徐霞客自22岁开始出游,以三十多年时间,东渡普陀,北历燕翼,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十四省,开创了我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自然,系统地观察、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详细记录了徐霞客毕生大部分行迹所至、观察所得。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文学游记,同时也是历史实录,其旅游之专、行程之长、篇幅之巨和内容之丰富是无与伦比的,被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奇特的古代佳作,堪称中国奇幻、魔幻文学的开山鼻祖。全书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水利、矿产等方面内容,是中国文化的珍品,是中国古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 本书搜集了今人所能搜集到的几乎所有《山海经》图文版本,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集奇幻与瑰丽之大成的想象之作。深刻反映了上古时代种种神话传说,是值得珍藏的一本书。对那些爱好历史、地理,喜欢研究神秘古怪事物的读者来说,实为*。
徐弘祖编写的《徐霞客游记(精)》是一则以日记 体为主的地理*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 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 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 、《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 *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 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 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 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 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此次以乾隆本与过去从未刊刻过的原始抄本为底本 ,由吴应寿教授校点。
吴江的文化底蕴深厚,是前人留给今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要让全社会认识它,就必须进行开发和挖掘,使之发扬光大。 《道光吴江县志汇编》由《吴江县志续稿》、《震泽县志续稿》和《松陵见闻录》合辑而成。三志均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 1850)。吴江市档案局将三本志稿点校合刊出版,是整理旧方志的成果,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继承。
本书书的出版很有首创性和开拓性,在写作方法上,将考古与历史紧密结合,为目前我们探讨中国古代文明,开启了一条新的途径或拓展了新的领域。以《山海经》所记炎黄时代的史事,与仰韶文化整合,有“史”有“物”,“物”、“史”相印证,正反映了炎黄时代的文化。它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同类著述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比较可信的素有原始史料丰富之称的《山海经》作铺垫,从而使我们对炎黄文化的看法并不感到那么空泛,不像在雾里看花。 此外,对炎黄文化面貌的解读,《山海经》中记载的那些奇思妙想、迷幻诡异的,诸如人面鱼身、人鱼合首、人面兽身、人面鸟嘴、三面人和·增减肢体的鸟、兽、鱼等动物形象,无枝的“建木”、树干“长无寻、大五围”的“木禾”以及“黄华赤实、其味如饴”的丹木等现实的和非现实的动植物,本书
2000年,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资助,拙著《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得以出版。其后,本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兴趣益增、范围更广,八年来,又有若干成果问世,除《北齐地理志》、《隋代行政区划沿革史》、《近2000年来长江三角洲岸线变迁研究》等专著外,发表的多数是论文。今得中华书局大力协助,将二十余篇论文裒集成编,以《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续集)》名称出版,虽说是对前集的继承,但也有新的发展,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与指正!
本书主要是以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山海经 皇清职贡图为主,主要阐述了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山海经皇清职贡图。还有里面有丰富的图片,供人们参观和浏览。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