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子解题》为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讲学时所做。书中对中国经部与子部中的重要典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讲解,作者因其 有益初学 而编次,故冠以 解题 之名;书中内容,并未限于解题,还多谈各书的读法。书中所论切实而简要,所列参考之书少而精,并按循序渐进之理明确读之先后,无论是就初学入门而言,还是就经、子研究而言,均是不可多得的力作。此外,本书还将搜集吕思勉先生有关治学的相关论述作为附录,以便与正文相互发明。
《国学之道:谈中国人生智慧》是当今极为出色的一部学国学、用国学的著作,是国学学习与应用的具有开拓性的力作。它打通学问与人生、历史与现实的界限,聚焦在中国人生智慧上。它以深厚的学术功力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把现实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体系中,让读者在中国智慧中得到人生顿悟,并进一步以传统智慧指导当下生活。《国学之道:谈中国人生智慧》语言极其生动又极富哲理,许多表述堪称人生箴言。它会以前所少见的内容与形式,使人们在中国传统智慧中开拓人生的美好境界。
《传习录》是明代著名心学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全书共分上、中、下三部分:上卷是王阳明教学问答语录;中卷共书信八篇,出自王阳明亲笔;下卷则为王阳明晚年思想的论述,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入门读物。 本书是较早一批译注《传习录》的经典作品,2018年全新修订。由中国社科院哲学博士、中国社科院特邀研究员鲍希福参校南本、宋本、朱本、陈本等多种版本对《传习录》进行校注,修订差错、溯本清源;内容翔实,旁征博引;不仅逐字逐句详细翻译了传习录原文,更标明了出现在文章中的相关人物的基本情况,以便读者区分与查阅,旨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原汁原味的王阳明心学思想,帮助读者理解,是学习心学理论和王阳明思想的诚意之作。
苏辙,字子由,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苏辙知识渊博,勤奋好学,著述丰硕。其文受父兄影响颇深,他的散文内容丰富,“汪洋澹泊,深醇温粹”。议论文议古论今,议论纵横指归于时事,不为空言。他的记叙文写得纡徐曲折,绕有情致。更突出的是他发展了韩愈“气盛言宜”的观点,提出了独到的“文气说”,强调生活体验对创作的重要性。其散文以其独特的风貌卓然自成一家。世称“苏文定公”。 本书收录了苏辙的数十篇散文,以供广大读者借鉴欣赏。
《太平广记》是宋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藏,道经等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书中收录最多的是小说,可以说是一部宋代之前的小说总集。
《窦娥冤》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大明英烈传》描述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充满传奇性的事迹。《大明英烈传》对人性在权力名利冲击下的转变,瓤画细致,戏味浓郁,其中有至死不渝的爱情;因爱成恨的畸恋。深宫喋血,争权夺位,情节诡秘出奇,动人心魄,配合精彩的武打,扣人心弦。
《薛刚反唐·薛家将》一书由《薛刚反唐》和《薛家将》两部长篇小说组成。其中,《薛刚反唐》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为(清)如莲居士。共100回。“薛刚反唐”的故事相传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武则天所害,全家抄斩,以致引起的一系列故事。而《薛家将》一书则主要讲述了薛仁贵之子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故事。
《人间词话》是中国词学理论的代表作。作者王国维以西方哲学、美学和文学的视野,评述了中国词学的发展史,分析了词的表现手法,评价了历史上的重要词人和词评家,并阐述了自己的词学理论。《人间词话》是《人间词话》注译本,有原文,有注释,有译文,还有鉴赏提示,以便读者阅读理解。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而这五千年的文明又通过二十五部史书系统地记载下来。二十五史是指清乾隆皇帝钦定的由《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再加上一部《清史稿》。上起远古,下迄清末,历史皆有史,一以贯之,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二十五史故事》甄选中国最重要的25部史书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按照各部史书的时间顺序分为25个章节,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中国历史,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
《国学典藏书系:荀子墨子韩非子(青花典藏)》内容简介:《荀子》汇集了荀子一生的思想精华,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治学方法、立身处世、学术论辨、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反映了荀子的思想体系和特点。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韩非子》不仅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一朵奇葩,而且也是一部立论鲜明、言词犀利、寓意深远、气势磅礴的散文杰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
《千金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孙思邈认为生命价值贵干金,而处方能救危殆,价值更当胜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简称《千金方》《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遍涉临床各科及针灸、食疗、药物、预防、卫生保健等。很多内容仍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
胡适一生未参加任何政党,但他对政治有“不感兴趣的兴趣”,并将之视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他曾经参与主编《每周评论》,创刊《努力周报》、《新月》、《独立评论》等刊,发表了大量政论时评文章。本卷主要收录了胡适论述五四运动及与青年、个人等相关的文章。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同时它又是一部政书,不仅包括了“二帝三王之道”,同时也是“七经的冠冕,百代的襟袖”,为宋人言心、言性、言理所出之处。在这部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化民成俗的政治措施,同时也可以窥见古代圣王法天、修德、以仁义为怀的胸襟,指引我们当今的生活。
国学有“经、史、子、集”之说。经学:儒家经典之学;史学:记录历史之学;子学:诸子百家之学;集学:纯文学。经学乃国学之魂,史学为肉,子为筋络,集为皮毛。 华夏文化丰富灿烂,源远流长。经学和子部传承千年,厉经洗涤,仍然光辉不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不读经书不足以明理,不读子部不足以增长智慧”,经学和子部中关尹修身倖己、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等方面的智慧无论何时都不可或缺。
唐陆羽《茶经》是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知识的百科全书,清陆廷灿《续茶经》则是依照《茶经》体例对唐宋至明清时期茶事文献的集成类编,那么,正续合一,汇校注释,进而白话翻译,精编精印,则可作为今日广大读者研习中国茶文化的基本读本。这便是本书整理出版的初衷。 《茶经》本书以其现存最早刻本《百川学海》本为底本,《续茶经》本书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抱朴子内篇》与《外篇》同为东晋葛洪撰述。作者认为道本儒末,《内篇》属道家,《外篇》属儒家。《内篇》论证神仙的存在、论述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各种道教书籍;是对战国以来、直至汉代的神仙思想和炼丹养生方术所作的系统的总结,为魏晋神仙道教奠定理论基础的道教经典。此次,我们约请业内专家,以清孙星衍平津馆校勘本《抱朴子内篇》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精心解题、注释、翻译,以飨读者。
《龙文鞭影/谦德国学文库》是中国古代很好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很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龙文鞭影》主要是介绍中国历目前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它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很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