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曾国藩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说文解字:中华经典藏书平装版》是我国语文学 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一部研究汉字的经典著作,对研究古文字和古汉语来说,是不必可少的重要资料。作者许慎是东汉时期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性格淳朴诚信,博览群书。从古至今,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们既推崇这部经典,也敬重许慎的为人,均尊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
《避暑录话》二卷,宋叶梦得撰。《避暑录话》所载内容,多为叶梦得与其二子及门生徐度之间“质疑请益,时为酬酢;亦或泛语古今杂事、耳目所接;论说平生出处;及道老交、亲戚之言”。
《读史的方法》由“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上下两卷组成,是中国史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重新界定了历史研究的意义及其范围,认为那种在空间上“含孤立性”,在时间上“含偶合性断灭性”的活动。“皆非史的范围”,提出了发展变化的新史观。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梁先生提出了要重视历史研究的目的性和史实的客观性的观点,认为现代史著应“为国民资治通鉴或人类资治通鉴”,以达到“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把史学研究范围和服务对象大大扩展了一步。而在史实的客观性方面,梁先生论及了“史家四长”,认为史家必须是德、学、识、才皆佳的“通人”。《读史的方法》中具体论述的几种专史的作法,可作为当代有志于史学研究者的津梁。
凡下决心欲于国学海洋中渔猎真知的朋友,登堂入室之前,必须将此书翻阅一二。为何?读完书的读者想必答案已详。 曹伯韩、章太炎二公,可谓真良师矣。曹公将国学浩瀚织成一张罗网,于颗颗网眼处挥洒学识,语言严谨而平实。章公则摆一副革命者的姿态,指点历史、激扬学术,将上千年的文化和大胆作一评说,务求未来国学之进步。本书上下卷便是织工与革命者的合作,风格迥异,然殊途同归。
明徐弘祖(号霞客)著《徐霞客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名著,用日记体裁记述了作者的旅行考察,涉及地貌、水文、地质、植物等,开我国地理学系统观察自然,描写自然的新方向。游记文笔生动旖旎,长期以来又作为文学作品传世。本选评选取《徐霞客游记》中的名篇加以注释,并予以精彩的讲评。阅读这些篇章,山光云影,宛然在目;泉流风声,倾耳可听,而其中又活跃着徐霞客凌艰越险、嵯峨磊落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