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有作品40篇,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是明人的话本和拟话本,三是冯梦龙自己的作品。前两种作品也都经过冯梦龙的加工、修改。《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宋人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杨八老越国奇逢》、《木棉庵郑虎臣报冤》、《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明人(含冯梦龙)的作品。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 三言 ,是冯梦龙经过谨慎的去芜取菁的遴选,编纂的宋元明话本一百二十篇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诗经》是我国很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 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 笙诗 。《诗经》开始只称为《诗》或 诗三百 ,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辑的。 风 是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是三百篇中富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我国很古的皇室文集,也是我国很早的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
本书为《历代诗词鉴赏辞书大系》中的一套,其他还有:《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宋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词鉴赏辞典》、《近现代诗词鉴赏辞典》、《古诗鉴赏辞典》。 一、本书共收入全唐包括五代各个时期、各个不同艺术流派的二百三十四位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的诗作一千三百三十四首。其中包括了现小学、中学和非文学专业大学的语文课本以及*在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背诵的唐诗篇目;千百年来流传的唐诗名篇或有名句的诗篇;唐代各个时期代表性作家的代表诗篇等。每篇诗歌后面附一篇短小的赏析文章,即为一个辞条。 二、本书正文部分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收入五、七言绝句六百十八首,中编收入五、七言律诗四百二十八首,下编收入古风、排律、杂言、歌行二百八十八首。各编中作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这本书选读古代文论,首先要突破语言的阻碍,古代文论篇章大多以文言写成,而“五四”以来废文言而用白话,使得读书人连思维方式也受到了影响。因此,读懂古代文论篇章,语言转换成为首要任务。别以为文言容易,甚至连专家也会出错呢!
《诗品》是我国文学史上 部专门论诗的理论著作,号称“百代诗话之祖”,以其“思深而意远”、“深从六艺溯流别”的特色,受到同时代以及后世文人的赞赏与肯定,对我国文学理论特别是诗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千多年来,关于《诗品》的研究络绎不 。时至当今,曹旭教授的《诗品集注》被公认为是 的《诗品》通行本之一。曹旭教授致力于中国诗学领域数十年,对《诗品》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本书以现存 早的《诗品》版本——元延祐七年圆沙书院刊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本》为底本,在正文下分校异、集注、参考三部分,综合各家版本进行校勘,广搜群籍,为疑难字句作注释,并列出其他相关材料,以便读者理解。可以说,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又在学理性之余兼顾人性化阅读。书末并附有综合索引,无论是人名,还是相关术语,都可以
《乐章集》,词集名,北宋词人柳永著。柳永,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九八七),宋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左右去世。初名三变,后更名永。因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字耆卿,又字景庄。福建崇安人。
《杜工部诗集辑注》共计二十三卷,其中诗二十卷、文赋二卷、集外诗一卷。共计收诗1457首,文赋23篇(对于杜甫文赋的注释,朱本首开其端)。同其它注本相比较,朱本“于经史典故及地里职官,考据分明。其删汰猥杂,皆有廓清之功”(仇兆鳌《杜诗详注?凡例》)。这与朱鹤龄精于经史典故、职官制度及地理学研究有密切关系。朱本对宋以来的丰富而庞杂的杜诗学遗产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整理,既不遗漏任何一条有价值的见解,又不放过任何一条有影响的误解,做到扶正驳谬、去伪存真。诚如其“凡例”所言:“宋人注杜诗多不传,惟赵次公、黄鹤、蔡梦弼三家得阅其全注,中有当者悉录之。”例如,杜甫与李邕初次见面的时间、地点问题,《新唐书?杜甫传》云:“客齐赵问,李邕奇其才,先往见之。”而宋人赵次公据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之“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诗歌是当时文学的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亮丽的风景线。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时至今日,在众多选本中,以孙洙的《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一出便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孙洙,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世称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孙洙鉴于当时通行诗歌选本《千家诗》“工拙莫辨”,因此决定编辑一部唐诗选集取而代之。在继室徐兰英的协助下,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编成《唐诗三百首》,以“蘅塘
《张岱著作集:四书遇》系抄稿本,是浙江省园书馆于一九三四年购得。原藏寓杭常熟周氏鸽峰草堂。首页有「虞山周左季鸽峰草堂藏书印」记,长方白文。下孟卷首有「周大辅(注二)白文方记,「曾经鸽峰草堂周氏所得」朱文方记。一九三六年浙江文献展览会曾将此书展览。或称此书系「乡贤手泽,三百年来辗转迁流,完好无恙,不至如《史阙》之难免劫灰,而颠倒错乱,有赖后人之爬梳整缉者,为尤可珍矣。
《校辑近代诗话9种》收近代诗话九种,从报刊中辑出。作者九人,并皆一时作手,故虽小书零篇,多者不过数万字,却论不虚发,精语屡见。今勒为一编,刊以行世,俾学者之参考。多论近代诗人诗作,如陈诗、黄侃、陈曾寿、陈廖士之作;亦有论历代诗人诗作者,如姚大荣、俞陛云之作。
岑参与高适齐名,均唐代卓有成就的边塞诗人,所著瑰奇峭拔、雄壮俊逸,尤以七言歌行雄视千古。本书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修订,吸取了唐诗研究的成果,正其讹误,补其不足,质量较旧校注本有全面提高。 书中对收编的作品都作了校勘。岑参诗集现存明以前的本子仅北京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所藏,就有十余种(见本书附录《岑嘉州诗版本源流考》),我们选择《四部丛刊》影印七卷本为底本,宋刊残本(校记中简称[宋本])、明抄八卷本(简称[明抄本])、《全唐诗》为主要校本。间有疑宇,也参校其它本子。又,北京图书馆藏明刊八卷本《岑嘉州集》有吴慈培的校(简称[吴校]),我们校勘时也加以利用。此外,还参校了敦煌唐写残卷、《唐人选唐诗》、《文苑英华》、《唐文粹》、《唐诗纪事》、《唐百家诗选》、《万首唐人绝句》
胡祗通,字绍闻,号紫山,谧文靖,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人,蒙元初期之能臣、文士,《元史》有传。着有《易解》三卷、《老子解》一卷、《紫山集》六十七卷。前两种已佚,而现存《紫山大全集》实非全帙。 胡祗通在文艺创作和批评方面是颇有成就的。作为散曲名家,其散曲风格曾被明初朱权评为“秋潭孤月”。作为“元代戏剧学人”,其被纪昀斥为“蝶狎倡优之语”的《黄氏诗卷序》、《优伶赵文益诗序》、《赠宋氏序》诸篇,恰恰是现存元初戏曲批评的珍贵文献,多亏四库馆臣手下留情,才得以保留至今。其书法也“脱去翰墨蹊径,自成一家”,与王磐同为蒙元初期北方书法家的佼佼者。 至于《紫山大全集》中的诗文作品,其风格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言,质实畅达,虽不是特别出众,却有自身特色。目前,对《紫山大全集》的文学成就还缺乏研究,
以现代的摄影图像来配唐代的名诗,在出版界还是。如果说,历代画家是从各自的理解出发来对作为谜面的诗歌提出了一种图像式的解答,那么我们看到,这种寻求谜底的冲动甚至激情,在一些当代摄影家的心头仍然挥之不去。而且在现代目光的观照下、现代技术手段的表现中,获得的谜底,就有了一种全新的意味,其与谜面之间的特有张力,使得我们不禁要对已有的配图做出新的审视。就这点言,唐诗之与当代摄影,宋词之与古画,这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配图方式,已经构成了一种缤纷和错杂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