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译注》中国传统的志人小说的名著,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所记人物故事,上起于秦末,下至南朝宋,但绝大部分篇幅记的是东汉末至刘宋初近三丰百年间的人和事。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书品》内容介绍:中华书局百年华诞,是出版界和学术界共同的喜事!一百年来,中华书局出版了品种众多的书籍,这半个世纪作为专业古籍出版社,特别在古籍整理方面出版了大量精品,成为出版界的翘楚。从出版书目中,仿佛看到了中国百年来学术史的侧影。更可贵的是,中华书局的编辑中出现了许多大学问家,其中有我的师辈,也有我的同学和学生,他们兼具编辑和研究两方面的才能,各以优异的论著赢得学术界的赞誉。中华书局还团结了大批著名学者,并为众多青年学者创造了施展才能的机会,这对学术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陈宏谋有感于世俗弊端,于是在公务之余,采录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著述事迹,分门别类辑为:《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总称《五种遗规》。 《养正遗规》主要是有关童蒙养正及青少年读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论述; 《教女遗规》多为阐释闺范母训等内容; 《训俗遗规》主要记述乡里、宗族间致讼原因和如何消除矛盾的途径和著述; 《从政遗规》主要为官吏选辑可当座右铭的咸规和一些表率人物的言行; 《在官法戒录》是辑录者采辑历代典籍所载封建官吏的善行和劣迹种种,加以指评论断之作。 虽然《五种遗规》中很多具体的内容已经时过境迁,但是所论及的道理很多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发人深省。
全书包括《宋元金银首饰》、 《明代金银首饰》、 《宋元明金银器皿》三册。以文献、图像、实物互证的方式为三朝首饰和金银器皿定名,以此揭示不同类型的器物在社会生活史中自身的演变与蕴含其中的设计意味,蔚为“奢华”的种种之“色”,因此可触可感。其中所包含的种种故事,也因此具有构成历史细节的实证意义。
《刘孝标集校注》是对刘孝标现存的作品进行汇集、整理、校注的一部古代文学家作品别集。《刘孝标集校注》不仅汇集了刘孝标的诗文作品,而且将刘孝标给陆机《演连珠》所作的注一并收入。本书是当下刘孝标研究及六朝文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书评类刊物。它自创刊伊始,就一直在古籍学术领域里努力地耕耘着,为广大读者奉献了许多内容充实、质量上乘的文章佳作,获得了学术界的肯定,在海内外均有不俗的反响。本书为《书品(2012年·第2辑)》(2012年第2辑总第134辑双月刊),内设“中华节局百年华诞专栏”、“学林注事”、“评书论学”、“读书札记”、“商榷篇”、“二十四史点校本档案选26”6个栏目。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一些研究者有时会对自己的成果作出“敝帚自珍式”的评述,有时还会有考察不密的论述。个别地方,作者失察,也会上文献研究者的当。一个一般学人也许难以察觉的例子是:著名目录学家沈津,曾经撰文介绍美国汉学家韩南赠给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小说书目,说与《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进行比较,有26种未被该书著录。这数据就很不可靠。
《书品(2010年·第5辑)》主要内容简介:《十八家诗钞》新序、学林强事、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出版轶事、评书论学、嘤其鸣矣求其永生——王仲闻与嘤鸣社及其早年诗稿等。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系列藏书为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的普及读本,目前已出版作品共计131种.经典书目搭配典雅包装,以期为您的生活增添一分典雅与厚重. 《尔雅》是我国***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儒家十三经之一. 全书本 20 篇 , 现存 19 篇 , 收词语 4300 多个 , 分为 2091 个条目 ,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等. 《尔雅》还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是我国*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它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它之后,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文字学、方言学乃至医药本草著作,都基本遵循了它的体例.
张中行先生的《文言津逮》是讲怎样学习文言的。“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来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所以“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你想学习如何以文言为借鉴吗?那就请你读张先生的著作吧,你肯定会有收获的。 张先生认为,在学习方法方面,路子是原则问题。我们读《文言津逮》,必须先了解张先生在学习文言的方法问题上所持的根本主张。张先生多次问过,在如何学习文言的方法问题上,多年来一直有两种意见之争:一种意见偏重多读,以“熟”为基础求会。另一种意见是偏重摸清规律,以“知”为基础求会。或者说,一条路是以多读为主,以文言的词汇语法知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