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习和研究书法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种时尚和热潮。现代中国人已经普遍认识到书法的实用和审美特点,把学习书法当做人生修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孩子从小练习书法,写好汉字,不是作为一种专业训练,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和熏陶。21世纪不仅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需要令人陶醉的文化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教育亦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书作者深入浅出地谈论了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所面临的种种文化问题,并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价值与传统延续、生命归宿与道伦理等根本问题进行哲学的关照,力图为未来中国的精神建设探求一条民族化的、有生命力的道路。
费孝通,1910年生,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一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而后的10年时间里,他先后写出了《生育制度》、《初访美国》、《重访英伦》、《乡土中同》、《乡土重建》等一系列大受读者欢迎的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1957年,却因一篇《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使其在反右派扩大化中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右派,从此沉寂了20年。1979年起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1980年,领衔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982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85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0年在美国丹佛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并被列为该会会员。1981年在英国伦
国学经典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让孩子从小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国古文化的诗词美、韵律美、语言美,不仅能培养孩子深厚的人文底蕴,启迪孩子的智慧,还能让孩子变得知书达礼。 姓 承载着浓厚的家族、地域内涵。《百家姓》中遴选了六十三个比较常见,内容丰富的大姓,用 姓氏起源 姓氏名人 名人故事 三个栏目来讲述它们的历史和名人故事。让孩子感知我国独特的姓氏文化,了解自己的根脉,以增强民族自豪感,积累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扩大孩子的文化视野。 为了方便孩子自主阅读,我们特地采用大字注音的特色版式。古文翻译通俗化、童趣化,配以活泼生动的彩色插图,让孩子直接体会经典的神韵和美感,在经典的陪伴下收获知识,茁壮成长。
《百家姓》收入504个姓氏,叙述了我国姓氏文化的发展渊源,是我国古代儿童经典启蒙读物。本套书共十册,每册24页,并配置画面精美的彩泥国学小故事,指导小朋友每周学习24个汉字,让小朋友在阅读中既能识字,又能明白道理。
《司马彦字帖:弟子规?增广贤文(解释版)》出版的字帖写法涉及:拼音、笔顺、结构、书写指导、写字基础知识;内容涉及:生字、组词、造句、近义词、反义词、课文片段、古诗词等众多板块。对于学生,既适合课后练习生字,又适合复习课堂知识;对于其它各界人士,既适合平时练习书法,又适合日常学习知识。
《弟子规绘本:谦谨做事篇》讲的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是学习古圣先贤和为人处世的基本读物。为了便于儿童理解和记忆, 《弟子规绘本:谦谨做事篇》按主题将其分为孝敬父母篇、尊敬长上篇、谦谨做事篇、严守诚信篇、友爱他人篇和勤奋学习篇,共140节,原文后均有译文,并选有相对应的故事,配上了精美的大幅插图,力图做到“以图解文”。相信小读者们定会从中受益匪浅。
姓氏是文明的曙光,是血缘的标志,是婚姻的纽带,是部族的开端,是国家的根基。姓氏出现早的民族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二帝,而炎黄子孙繁衍出一万二干余姓氏。他们跨地域、跨国界,甚至渗入异族而形成新的民族。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之一。本书生动、翔实地介绍了林姓古今史事。内容介绍了林姓古今史事。内容包括林姓的寻根、源起、流布、盛事、文化、名人和胜迹。林姓受姓两千多年来,演绎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兴衰事,涌现了众多令人景仰的著名人物,成为中华姓氏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姓氏之一。
《金色童年国学启蒙有声版: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儿童启蒙教育的要求,又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编纂而成。《金色童年国学启蒙有声版:弟子规》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其思想核心是孝悌仁爱,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和忠厚家风的读物。
《好孩子袖珍童书坊 三字经(彩绘注音版 精美口袋本)》的内容广泛,编排科学,所选取的内容经典而丰富,书中的文字加注拼音,通俗易懂;插图精美形象,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阅读和理解。让您的孩子更加直观地欣赏神秘有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取书中的知识和智慧,从而丰富认知,积累经验
由王应麟等人所著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的图书,知名度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三百千”之中以《三字经》为首,称为“经”,以《千字文》垫底称为“文”。当然,在文字难度、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等诸方面,《千字文》要求高。没有的文字学基础和文化素养,对《千字文》是既读不懂,也欣赏不了。从时间上来说,《千字文》成文于六朝时期,出现的很早;《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明清时期才流传开。
费孝通,1910年生,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一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而后的10年时间里,他先后写出了《生育制度》、《初访美国》、《重访英伦》、《乡土中同》、《乡土重建》等一系列大受读者欢迎的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1957年,却因一篇《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使其在反右派扩大化中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右派,从此沉寂了20年。1979年起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1980年,领衔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982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85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0年在美国丹佛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并被列为该会会员。1981年在英国伦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是中国古代蒙学书籍中影响很大的几种,自问世以来风行海内经久不衰。当前随着国学热的深入,以传授优良道德规范和文化常识为目的的传统蒙学读物,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次译注作者在详细注释有关历史典故的基础上,采用与原文类似的韵文体把四篇读物译为白话文,读来琅琅上口。即保留了蒙学读物的优点,又简洁流畅,易于记诵,是同类读物中的很好之作。
在我国古代诸多启蒙读物中,《三字经》是最有代表性的。一般认为它的成书年代最早是在南宋末年,作者为王应麟。王应麟是南宋的学者,他晚年隐居乡里,编写了一本《三字歌诀》,目的是教导本族子弟读书做人。后来此书风行天下,便不断有人加以补充,尤其是清朝道光年间对元、明、清三代历史的增补,使它更趋完善。人们将书名冠上一个“经”字,意思是说本书字字经典,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三字经》的影响巨大。在中国,它自产生以来就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海外,它很早就传到了日本与韩国。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它还被译成俄文流传到俄国,以后又陆续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编进了《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可以说,如今的《三字经》早就不为中国人所专有了,它已走出国门,成为世
《孔子24:滞留卫国》历时两年、耗资4000万元的大型动画片《孔子》,经过作家、艺术家、动漫专家、儒学专家们的共同努力,即将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其抓帧版图书亦将同步推出。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000多年来,孔子思想及其儒学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早已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世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希望从思想上、文化上了解中国,世界各地掀起了汉语热、孔子热、中华文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