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名字解诂》解释了上自先秦、下至清代的古人名字10330个,从数量和时代跨度上,都大大延伸和扩大了古人名字训诂之学。书中所揭示的名字训诂之学的体例、方法和相协方式,从清代王引之的“五体六例”,扩充到了二十二种,堪称名字训诂之学的继 开新之作。
《婚礼新编》是宋代类书文献中的精品之一,该书辑录宋代婚礼书仪和与婚姻有关的古代典故文献,汇为一编,分门别类抄纂而成。其所引书仪及典故具有较高的辑佚和校勘价值,对于研究古代类书编纂史以及宋代的婚礼制度、民俗文化等也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本书对《婚礼新编》进行了系统校注。
本书将以交流史的观点重点阐述明清时期东亚区域各国的服饰文化,主要涉及明清两朝的中国、室町及江户时代的日本、李氏朝鲜、琉球王国等,具体包括中日、中琉、中朝、日朝等双边乃至多国之间的纺织品交流、衣冠制度影响以及服饰文化的介绍与印象。
此书亦是高步瀛编选。唐宋文章大家辈出的时代,多有 作品为后人传颂。本书选编唐宋40为名家的散文,共178篇。此书较之以前的旧选本,选文有其独到之处; 突出的是,各篇注释详博、谨严,颇见功力;同时辅以名家评点,涉及文意、笔法,大多较为精彩,故而不仅可供一般阅读,也可由此揣摩文章写作,一举两得。此书80年代后,再无排印本。此次整理为简体横排本,同时补充了以前版本删除的曾国藩评语等。整理出版此书,对于了解儒家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助力民族复兴,都有积极的意义。
此书亦是高步瀛编选。唐宋文章大家辈出的时代,多有 作品为后人传颂。本书选编唐宋40为名家的散文,共178篇。此书较之以前的旧选本,选文有其独到之处; 突出的是,各篇注释详博、谨严,颇见功力;同时辅以名家评点,涉及文意、笔法,大多较为精彩,故而不仅可供一般阅读,也可由此揣摩文章写作,一举两得。此书80年代后,再无排印本。此次整理为简体横排本,同时补充了以前版本删除的曾国藩评语等。整理出版此书,对于了解儒家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助力民族复兴,都有积极的意义。
《农历2021: 二十四节气里的诗意生活》是一本诗词日历书,每日所选诗歌与当下节气和传统节日相对应。本书以中国农历为切入点,涵盖了24节气、72物候、24花信风和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完整介绍,详细阐释了每个节气的起源、气候状况、农事特点、物候特征、传统习俗和民间故事。此外,还包括有趣的民间歌谣、奇妙的民间故事与传说,可以了解到古人们丰富有趣的日常生活。 本书精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陶渊明等 诗人的经典代表诗作,全面呈现诗歌之美。诗歌配有详细的诗歌赏析,包括白话译文、表现手法、意象分析和思想主旨等,使读者对诗歌拥有一个 完整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考试中诗歌鉴赏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家长与孩子在诵读中感受四季流转与大自然的细微变化的同时,也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 深层面的了解。
本书以抗战时期云南地区开展的少数民族民俗调查活动为背景,通过梳理1937—1945年间社会学者、经济学者、民俗学者等进入云南,他们在感受云南特殊的民族文化的同时,对云南的经济、社会、习俗以及口头传统等展开深入的调查。他们因有不同学术背景,因而在调查中所使用的理论和研究对象也各有差别,从而形成了多个学科相互渗透下的少数民族民俗研究范式,从一个侧面揭示抗战时期中国民俗学研究走向民族化和现代化的途径和特点。本书从民俗学学术史的视角,客观地评价这一时期的民俗活动。
本书以抗战时期云南地区开展的少数民族民俗调查活动为背景,通过梳理1937—1945年间社会学者、经济学者、民俗学者等进入云南,他们在感受云南特殊的民族文化的同时,对云南的经济、社会、习俗以及口头传统等展开深入的调查。他们因有不同学术背景,因而在调查中所使用的理论和研究对象也各有差别,从而形成了多个学科相互渗透下的少数民族民俗研究范式,从一个侧面揭示抗战时期中国民俗学研究走向民族化和现代化的途径和特点。本书从民俗学学术史的视角,客观地评价这一时期的民俗活动。
这是近人高步瀛编选(1873—1940)唐宋诗总集。全书共选录唐诗 619首,计84家;宋诗197首,计17家(附金元好问)。其中李白、杜甫选诗 多,约 200首。采用集注方式,注释详尽,资料丰富;有总评、夹评,评点精到。引用材料,着重 手,对旧注讹误时有订正。“ ”期间删去的曾国藩的评语,根据早期版本予以回复。此书1978年之后,再无排印本。此次整理为简体横排本。整理出版此书,对于了解儒家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助力民族复兴,都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