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仁爱不同于佛教的慈悲。仁爱思想在近代以来中西古今文化冲突与融合、西方各种文化思潮汹涌而入的情况下,不断地获得新的诠释和发展。中华民族这种道德传统和深厚博大的仁爱正是今天互帮互助、助人为乐和为维护社会利益、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源泉。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要创造一种关心他人,接纳他人,对周围的一切心存感恩的心态。
燕饮是宾主交接时z常见的活动,故本书可以视为《宾主》(《中华日常礼仪基础教程》第三册)一书的续篇。 人类首出庶物,面对饮食时,不仅不会像动物那样张牙舞爪地相向,反而会满面春风地相邀共享。这是人性之花,是先王教化之果。传统燕饮礼仪正是根于人性,而又涵养人性的。 商人酗酒,引发周人的警醒,因此自周文王开始就厉行酒戒。及至周人抚有天下,面对商人酗酒的不良风俗,必然要予以移易。这就是周公制礼作乐的社会背景。然而历代礼学家却无视这一点。可以说,中华礼仪自其奠立之日起,就与饮食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周公制礼,于礼仪中,寄寓戒酒的功能,为配合戒酒令,对 酒 (相当于酒精性饮料)、 饮 (相当于非酒精性饮料)进行区分,规定 醴 这种饮品属于 饮 的范畴,不属于 酒 。礼仪规定,日常人际往来,只可用醴,不可用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典读本! 学习古文名篇,扎稳做人的根基,掌握立于不败的!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立德树人,凝聚中华正能量! 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 本书整理自蔡礼旭老师“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系列讲座。通过研读古文名篇,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八德。读者可在学习古文的同时,深入领纳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 本系列共分四部,依据不同的主题,选择相应的古文,每部独立出版。本书是系列第三部,以孝悌忠信为主题。 孝悌忠信,这是性德,是人人本具的。对父母要懂得尽孝,对兄弟、对尊长要懂得尽悌,对国家、对人民要知道尽孝,对一切人要知道用信,不能够欺骗。孝悌忠信,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可以这个范围。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的标准。 所选古文:《德育课本.
中华之女德教化,由来已久。逮自明朝,王相作《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四书之集注,名曰《女四书集注》,天下翻印者众,“女四书”由此而来,实乃女德教化之集大成也。今出版《女四书白话解》,乃清末光绪年间会稽沈朱坤奉翁姑沈张氏之意所作,为其时女子学堂之教材。其将“女四书”白话演绎,文字浅白而义蕴不失。今日女子读之,亦能涵养女德,于和谐身心、家庭、社会,有大益也。然时代变更,原书之白话翻译部分与今日之语言习惯已有较大出入,故出版时,我们对个别字词进行了适当调整、说明,使之更符合现代人之阅读习惯。
余秋雨先生说,中华文化是目前人类文化中没有中断过、活下来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一种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也是我们中国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今天的我们因过度注重物质,把精力大都用在了追求金钱上,结果忽视了精神,也因忽视精神而导致出现了一些困扰,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支撑我们精神的养料。《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本书正是取传统文化之精华,重申仁爱、谦恭、自强、自省、和谐等观念,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精神家园,使我们能够将中华文明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