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新时期中国文化研究奠基者张岱年先生的集大成之作,首次全部系统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它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文化传统的脉络与体系,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它以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来解读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民族精神、社会传习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探讨中国文化发展的前途。它在中国万年文化传统中寻找规律,贯通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智慧与当今人类社会的文化需求;在中国文化的人文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神本精神的对比中,指明中外文明的互鉴。它对当今的读者传承中国传统,创新中国文化,是一本振聋发聩的启蒙书,也是当今中国人继承传统的学术普及入门书。
本书是一部以阐释中华传统八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通俗理论读物。本书立足于历史传统,充分借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阐释了每个德目的来源、涵义和本质,以及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和国家治理的密切关系;同时又关注当前社会道德现象,落脚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古为今用。本书语言生动,行文活泼,深入浅出,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道德的洗礼,实现道德修养的提升,对于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中华人文精神增订本》对中华人文文化进行了精辟的阐释。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等。 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家风是家族成员长期恪守家训、坚守家规,通过家教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 宝贵的财富,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 好家风是好家庭的血脉,好家风成就好家庭,好家庭培育好子女,好子女建设好社会。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从家出发改变社会,源清流洁,强基固本。 新时代,我们要 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正是崇文编著的《中国好家风(历代传世经典家训经典版)》的意义之所在。
《中华人文精神增订本》对中华人文文化进行了精辟的阐释。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等。 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中国龙是一种神奇的巨兽,它是阳性的象征,是东方的代表,寓意着朝阳、新春和肥沃多产。本书深入分析了龙图腾的内涵,寻出中国精神之根:“龙之根”是远古的图腾,是历史的脚印,是双重神性的民族信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基石;“龙之魂”是的宇宙情怀,是生命模式,是兼容并包的道德哲学;“龙之韵”是动静虚徐的审美,是磅礴威严的气势,是俊美飘逸的艺术;“龙之梦”是创世的巨力,是无敌的睿智,是众人追寻的德泽福祉;“龙之兴”是中华雄风的振起,是上善若水的大爱,是恢宏的气度和高贵的自尊。
这是一部从中国典籍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的著作。作者研究了先秦两汉后大量珍贵典籍,阐发在当代仍可大用的思想、箴言,并从历史角度纵向梳理和横向剖析,挖掘中华传统美德厚实的文化底蕴,带领读者领略雄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典籍值得我们反复吟诵。全书共九章,从 珍重生命 爱好学习 仁爱为怀 尊贤任能 讲究礼仪 中和、合度 勤劳创富 珍重语言 文明做人 多个维度,解读历史上的人与事,让典籍不再晦涩难懂,让更多读者爱上中华传统文化。
本书之主旨,并非单纯谈孝和“二十四孝”而是从艺术角度对孝道图的关注和研究。作者梳理了古代孝道图的流变,汇集了78个具体人物及其事迹,共400余幅图。通过艺术的分析比较,剔除其封建糟粕,继承其艺术精华,对于建设新时代的人伦道德,形成尊敬老人,孝顺父母的新风尚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是一本以折叠剪纸理论和技法为主线,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折叠剪纸的历史渊源,民俗活动,传统文化,融入到历代传统折叠剪纸作品中,放置于各种技法之前,直观呈现的剪纸基础教程。本书主要介绍对角折剪法和对边折剪法,以及由这两种基础折剪法所派生出来的适形折剪法、综合折剪法和应用剪纸字符折剪法。由这五大类共计十三种的折剪技法,构成了完整的折叠剪纸理论技法体系。书中配有精美剪纸作品约500幅,是民俗美、形式美和剪纸美的具象化。
《温州蓝夹缬技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介绍了夹缬,源于秦汉,兴盛于唐,是用两块花纹对称的夹板夹住对称的织物,利用阳纹处夹压防染的一种传统印花染色工艺。温州蓝夹缬以民间土纺棉布为主要面料,以靛青为主流染料,图案内容丰富而具有时代特征,选用题材广泛,构图简洁生动,物吉图祥,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民情。传统蓝夹缬曾被认为早已湮灭,实际上却得以在温州活态保存至今,引起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