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神话与祭祀》是张光直先生诸多学术著作中的一本,也是作者自己很为喜爱的一本。该书以他1981至1982年在哈佛为非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的讲稿为基础,选编而成。该书写作目的:“其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性质和构成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本书将以此开辟出一个新的基础研究视角;其二,如果能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古代文明的研究,至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必将受益匪浅。”张光直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通过对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沟通天地的祭祀过程及手段、古代中国青铜器及其装饰艺术(主要是动物主题装饰艺术)的意义、古代文字的产生及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回答了文明或王朝是如何在古代中国兴起的问题。
日历的主页以日期与《黄帝内经》原文摘要为主,主要集中于页面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留白,用于读者随手记录或每日诵抄经文。日期以框为界,框里为阴历的相关内容,框外为阳历的相关内容。节日以中国传统节日和国家法
《当代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当代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的关系;当代民间信仰在民众生活中的内在机制;当代民间信仰在民众生活中的功能研究等。
日历的主页以日期与《黄帝内经》原文摘要为主,主要集中于页面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留白,用于读者随手记录或每日诵抄经文。日期以框为界,框里为阴历的相关内容,框外为阳历的相关内容。节日以中国传统节日和国家法
在《中国古代墓葬吉祥文化研究》中我们按照构成墓葬文化的六大体系,将之分为墓地吉祥、葬俗吉祥、建筑吉祥、葬具吉祥、器物吉祥和装饰吉祥六章,加上概述部分,共分七章。在各部分内的论述中,先概述,后分论,为了既便于论述,同时又突出主题,墓地吉祥和葬俗吉祥两章采取的是把每种文化现象所蕴涵的吉祥寓意集中论述,以避免把一个文化现象分得七零八落。建筑吉祥、葬具吉祥、器物吉祥和装饰吉祥四章,由于它们所反映的吉祥寓意相对较明显,为了突出这部书的主题,我们按照吉祥寓意分类论述之。
笔者离开故乡泰山已五十馀年,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和研究,应故乡的朋友和老同学之约,对乡邦文献亦偶作介绍。1985年曾作读书笔记《张五典的周郢走的是一条“自学成才”的道路,何以能“成才”?我觉得首先在于他对文史知识敏锐的感知和痴情的追求,前者来自先天的蕴涵,后者出自个人的性情,我认为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才情”。其次,周郢在成长过程中,虚心向学,多问多思,因而得到许多前辈的指导,很快就掌握了治文史之学基本的实证方法。其三是他“虽以做泰山文史为主,但始终保持当代学术的前沿意识和通观文献的全盘眼光”,“立足泰山基本史料的整理和发掘,充分尊重和吸收前人研究泰山的成就,充分利用当代中外学术在各个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全方位的关注泰山研究,从整体上将泰山研究提升到当代学术的先进水平”(复旦大学陈尚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