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献公十九年到汉武帝元封七年采用的是《颛顼历》,后人一直试图复原这一历法的原貌,但均未获成功。作者经过多年研究,深入发掘古籍资料,并结合新出土的秦汉简牍,制定出全新的《颛顼历日历表》。这一新表与现存文献及迄今发现的考古资料完全吻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
郑艳编著的这本《怪》从“怪”的载体说起,上起“准志怪小说”,横跨唐传奇宋话本,下迄明清神魔小说,“怪”的形象踪迹遍布其间。作者认为怪的信仰根源于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之后在作为主流的儒家和释道二教的影响下,怪逐渐被异端化、典型化。而在人与怪的对立中,人对怪做不妥协的斗争则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本书以中国福文化为基础,通过各个方面来阐释其外在表现和内在意义,例如与“福”字相关的来源、含义等,配上实物形式的剪纸、字画、篆刻等图片和照片,在对此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挖掘相关的典故、传说,以及民间的一些词句用法。还可以加入一些实际生活中与福文化相关的旅游资源,使本书更加贴近生活。
《徐家汇藏书楼文献译丛·中国民间崇拜(卷):婚丧习俗》将分为三个部分。部分,对“一般迷信行为”所作的处理。这一部分,还有祖先崇拜、祖坟墓碑、死者安葬和给阴间的亡灵用度而烧送衣服和纸钱等。每篇都有插画,生动地描写了男女神祗、神仙、死者、灵符、符篆和鬼怪。第二部分,将给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和有趣的“男女神祗的传记”,还有在江苏和安徽两省境内受到崇拜的神化人物和传奇英雄的介绍。第三部分,将是一个“中国儒道佛三教始祖的通俗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