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金铁庵诗、词、联三种书的合集。原书均名以 百日通 。写作手法略同刘坡公的著作,分别简略介绍诗、词、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眉目清晰,文字简洁;列举名家作品为例,就技法和风格逐一分析,指导写作,评点精到。此三种书的合集在民国时期均有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很少见。此次为标点排印本。
楹联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微文体,其通俗谐趣为市井百姓所喜闻乐见,有着深广的群众基础,是传统国学里比较接地气的袖珍文类;其端庄高雅可出于文人学士之手,悬挂于厅堂、庙宇、亭台之侧。 本书侧重介绍楹联“雅”与“正”的一面,认为“楹联脱胎于骈文和律诗,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词曲、古体诗、古文乃至白话文的句式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楹联的格律特征;其次对楹联文字、词语、语句三方面的修辞进行了系统而有条理的说明;最后作者着眼于用途,将楹联分为节令类、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屋宇类、题赠类等六大类。
楹联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微文体,其通俗谐趣为市井百姓所喜闻乐见,有着深广的群众基础,是传统国学里比较接地气的袖珍文类;其端庄高雅可出于文人学士之手,悬挂于厅堂、庙宇、亭台之侧。 本书侧重介绍楹联“雅”与“正”的一面,认为“楹联脱胎于骈文和律诗,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词曲、古体诗、古文乃至白话文的句式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楹联的格律特征;其次对楹联文字、词语、语句三方面的修辞进行了系统而有条理的说明;最后作者着眼于用途,将楹联分为节令类、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屋宇类、题赠类等六大类。
《史记》是中国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分为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不仅记述了各阶层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和重要历史事件,而且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的重要论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本版为精装典藏本,选择了《史记》原文中精彩的部分,精译精注,生僻字注音,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