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20年前的著作,在等待中问世了。 在两极时空的顿悟中,看到了大循环的文明史。 第三次大循环的启动,迎来了生态文明新时代。 古老而年轻的中国,将成为新文明的原创者。
本书从对特洛伊战争的描写入手,一步步展现出古希腊文明的辉煌历史。受荷马著作及《埃涅阿斯纪》的影响,使得年轻的海因里希·施里曼开始寻求青铜时代的特洛伊旧址。在他的孜孜探求下,考古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并著有《迈锡尼》一书。在他之后,威廉·德普菲尔德继续考古的工作,并编写了德文版的考古巨著。被誉为和施里曼一样的天才,阿瑟·埃文斯于十九世纪末也开始了他的考古生涯。他和其他的考古学家们陆续发现了特洛伊、迈锡尼、赫梯帝国等古希腊文明。二十世纪初,经过大学培养,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的时代到来了。卡尔·布利根著《特洛伊和特洛伊人》使人们对特洛伊的情况更加了解,加之碳14年代测试法的协助,考古工作有了重大突破。本书有质疑、有提问、有思考,对于史实、史诗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带领读者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北京创建世界计划”经费资助。本书是关于古代考古文明的论文集。其中包括:“垣曲盆地古城东关史前聚落之变迁——史前聚落个案分析”、“庙底沟文化的聚落与社会”、“史前房屋布局变化的比较及意义”等。
丛书选取了的古代人类文明作为选题,概述了各个文明在世界各区域隔绝闭塞的情况下发生、发展、兴盛乃至衰落的历程,丰富了世界古代史的研究内容,有利于开拓世界古代史研究的新局面。丛书的编写动员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精干力量,反映了北师大历史学院世界史古代文明研究的治学成果和水平。丛书集中反映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生发展,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从程度上填补了相关出版领域的空白。
《古代日本人の名前の研究-日本古代人名研究》,本书主要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从人名与历史、人名与社会地位、日本人名与中国人名的对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可以说,如此高难度的题目,作者得非常好。本书资料翔实,观点清晰,其学术水平得到了中日专家的一致好评。
本书全面介绍了地处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共和国、拉脱维亚共和国和立陶宛共和国的自然地理、历史变革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卫生、外交等各个领域的现状。这种书,目前在国内尚属首次与读者见面。作者李兴汉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资深专家,长期从事苏联对外关系和波罗的海三国的研究工作,是目前国内研究波罗的海三国的少数几个专家之一,有《波罗的海三国国情研究》、《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与苏联的解体》等多篇论文和报告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