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死者之书》汇编了法术与圣歌,埃及人希望自己能够在死后使用它,好为那通向永恒的旅途储备知识和力量。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岁月中,这些咒语出现在纸莎草书卷上、木乃伊的裹布上以及棺材和护身符上。那些*完好的手稿有着彩绘的美丽插图,描画着埃及人想象中那死后世界的风光,神祇和妖魔,以及死者将会遭遇到的挑战与必须通过的难关。其中包括了那决定性的 称量心脏仪式 死者是进入诸神的乐园,还是堕入可怖的 吞噬者 之口,全看这*终的裁决。 作为相关展览的补充,这是三十年来这个课题上*全面的图书,很多大英博物馆的死者之书珍藏以彩图的形式出现在印刷品之中。借住学者之笔,详细的拍摄和讲解那些文物与咒语和古代图画的关系,穿越古埃及人来世的旅途,让我们深刻的理解他们的信仰,揭示出人类面对死后世界的恐惧,以
《》这部寓言小说以梦境的形式展开,描写了主人公“基督徒”背负着无尽的人世忧烦,苦不堪言,经“福音师”指点后,挣脱妻子儿女和邻人的羁绊,毅然朝着“天国的城市”前进。他逃出“灭亡城”,爬出“灰心沼”,攀上“艰难山”,跨出“死荫谷”,途经“虚华集”,闯出“疑惑堡”,渡过“死亡河”,终于到达了天城“锡安山”,进入了永生之境。上部描述主人公一个人前往天国的旅程;下部描述他的妻子与孩子、同伴们作为一个爱的团体共同前往天国的旅程,他们在各种境遇中彼此相爱、劝勉、扶持,在天路上一同长进。 n
如果阿城先生是各种领域的业余者,例如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等,那他做出了很多专业者都羡慕的成绩。这一次,是结合考古、天文、历史、人类学与苗绣等文献文物与田野调查成果,从造型上对中国文明进行独特探源,还原洛书与河图的真实意义,解析先秦哲学的底蕴。阿城很看重业余者。业余者常常是真正感兴趣的人,是不计成败毁誉、始终追寻下去的人,是始终对自己诚实的人,更是这个世界里广泛存在的创造性力量。我们从来不知道阿城的专业是什么,所以我们永远在猜他的下一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是阿拉伯半岛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个以产油著称的中东沙漠国家,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阿联酋北濒波斯湾,海岸线长达734公里。东和东北与阿曼交界,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接壤,面积83600平方公里。阿联酋人口930万(2017年),外籍人占88.5%,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国。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教,多数属逊尼派。在迪拜,什叶派占多数。按照波斯史籍的记载,公元6世纪,萨珊王朝越过波斯湾占领了该地区。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现在阿联酋所在的地区,并使生活在该地区的阿拉伯人皈依教。但自16世纪开始,该地区相继被葡萄牙、荷兰、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入侵。1820年,阿联酋沦为英国的保护国,直到1971年12月2日,阿联酋才完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平、渐进、改革为主要特色,其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就在这平稳的现象之下,英国经历了最深刻、最惊涛骇浪的社会变化:它率先闯进现代文明的大门,第一个走进个现代社会,它开创了现代经济与政治制度,其科学与文化发展给人类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是现代化的开拓者,它的开拓永久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这种剧烈的变动与沉稳的路径。如何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书即追溯这种文化模式的形成机制。从中寻找带有普遍意义的历史启示。
本书论述了墨西哥谷地印第安人的历史和文明。作者凭借扎实的野外考察、翔实的资料和数据,用宏大而客观的历史视角,向我们再现了神秘而光辉的阿兹特克文明。书中闪烁着历史与现实碰撞的火花:阿兹特克人的习惯、风俗和心理,构建成了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切对于今天的我们并非没有意义。本书既有严谨的学术性,又有生动的可读性,被认为是人类学著作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同时又是研究阿兹特克帝国兴衰的一部著作。
本书是《菊与刀》的作者、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写于1934年。该书也可以说是20世纪西方有关文化问题讨论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已被译成14种文字,有着广泛影响。果勒认为,可以“以此书出版的年代,作为国民性的科学研究诞生之年”。玛格丽特?米德在1958年的新序中提出,此书是“20世纪第二季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一本20年前的著作,在等待中问世了。 在两极时空的顿悟中,看到了大循环的文明史。 第三次大循环的启动,迎来了生态文明新时代。 古老而年轻的中国,将成为新文明的原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