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美国人的性格》《初访美国》、《访美掠影》三部分组成,是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读书和考察及上世纪80年代重访美国的笔记和观感,着重对比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美国人与欧洲人的区别,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分析了美国人富于激情、独立、实际、进取、乐观、敢于冒险、渴望成功、爱慕虚荣和贪婪冒进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美国从蛮荒之地、欧洲的弃儿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突出作用,有利于加强我们对我国和平崛起及东方文明的重建的思考,非常值得阅读。
《西西弗神话》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论集,被人称作是存在主义的封篇之作,它以如诗的语言,提出了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一个个命题,即人生存在的荒谬感。加缪在书中一层一层地剥离人生虚幻的外衣,将其荒谬的本质赤裸裸地揭露出来。然而荒谬不是绝望,因为看穿幸福的同时也就看穿了痛苦。对于西西弗来说,地狱死神都算不了什么,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人类的激情和斗志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回到几千年前的奥林匹斯山巅,你会见到滚石上山的西西弗正愉快地唱着歌儿,不知忧烦,不问明天。因此,加缪曾在获奖演说中说他不信神,但他仍然崇拜一个圣徒,仍然要跪在一个圣徒面前祈祷,这个圣徒就是加缪笔下的西西弗。
美国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国度,不仅是世界上的强国,也常常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潮流。走进美国、了解美国,可以开阔视野和提高个人的认知,可以让每一位读者在短时间内认识美国。 《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从签证移民、教育、留学、旅游、历史、文化等十一个方面,系统地介绍美国。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广泛收集美国的相关知识,然后精心遴选,书中所涉及的一些知识点均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读《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这本书,帮助读者对美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大洋彼岸的国度不再神秘,为那些还未做好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及早认识美国的契机,同时为即将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更可靠的行动指南。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公共外交”的关注程度急剧提升。所谓“公共外交”,就是关于如何让对方(或者其他国家)理解本国、如何在符合本国利益的前提下,设定和认知世界并引导其言论。它并不局限于何谓外交以及何谓政治的问题,同时还包含如何理解别国或者别国的文化这种更深层次的问题。本书综合诸多敏锐的知名学者近年来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着眼于美国公共外交领域的主要旗手——美国文化中心,探究其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活动理念和活动真实情势的变迁。从文化政治学的角度来考察围绕公共外交的各种言论之争,同时对于美国的国际文化研究和战略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本书用轻松易懂的方式,阐述西方典故背后的精神意义与文化符码,图文并茂,叙述深入浅出。本书能为读者打下深厚而扎实的知识和语言基础,更能提升美感与文化诠释能力。该书是《人文社科通识文丛》之一,对于公众人文素养阅读有积极意义。
本书作者通过自己游历美国的所见所闻来反思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让我们对美国的社会、文化、生活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中美文化差异的对比,从而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地提升自己。于对比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从小正确地教育我们的孩子,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如何为他人提供真诚无私的帮助 这种反思和对比,有助于理解别人为什么称呼我们为 土豪 。全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通过一些平凡的故事,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国人身上的 土豪 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打开本书,你将不再是个只会赚钱的土豪。
“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观是一个带有警告性质的预言,预告出了一种丧失了人文意味的历史正在向人类一步步地走来,预告出了唯物不唯人的历史观背后其实隐藏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历史图景。” “人说二战时期的巴顿将军乃是一个生活在中世纪的人物,按此说来,希特勒究竟来自什么年代呢?或者说,他的这种行为艺术方式在其文化气脉上可以做出什么样的追溯呢?这个问将比他的行为艺术更为有趣”。 “在马克思批判理笥终结的地方,奥维尔开始了理性批判,而在奥维尔理性批判止步之外,出现了格瓦拉的革命方式。格瓦拉革命的唐·吉诃德精神不是对马克思批判精神的扬弃,正好是马克思早年的唐·吉诃德灵魂的回归。”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编著的《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 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我们处在一个巨大的社会历史转型期,社会关系的微妙变化、各种全新价值观念的诞生以及生活方式的流行,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降临。这是一本时代前沿生活方式变革的观察报告,更是社会发展趋势富于深度感的新锐探测,具有不可替代的时尚感和社会学价值。
一曲既终,舞者好像经历一场紧张的搏斗,从中获得无比的肉体愉快,与心灵的和平。这场搏斗永远棋逢敌手,从来没有失败者,也没有胜利者。他们的法兰西民族就是这样。他们的探戈舞复杂多变,令人迷惑。过去二十多年,笔者努力去认识法国的民族和社会,但“真相”这两个字,有如眼前的身影,每前进一步,它便远离一步。理解真相,明白底蕴,成了一种永远止境的游戏。此种追求,不仅很累,有时难免出现观察错误,令人气馁。然而,其不可抗拒的魅力也在这里,笔者写巴黎有年,至今乐此不疲。
俄罗斯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国家。它拥用富饶的自然资源,绚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宗教信仰,独特的生活习俗,气势恢弘的建筑,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就它千余年来的文化沉积,还是它经历了政治经济体制转轨后的变化而言,这个横跨欧亚大陆,与我国有着4300公里边界的国家,确实值得我们去了解。 本书正是基于此目的,从社会和文化两个方面将俄罗斯国家及其民族文化特色介绍给读者。这里的文化取广义之概念,其内容涉及历史、政治、经济、艺术、教育等诸方面。本书大都取材于俄罗斯近些年来的出版物。作者力求做到俄语表达准确地道、内容广泛、新颖、可靠,有较强的实用性。
俄罗斯民族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历史命运与俄罗斯文化的历史发展须臾不离,密不可分。本书从文化学的角度,以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主线,探讨了从罗斯受洗到苏联兴衰的俄罗斯千余年来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上深刻分析了俄罗斯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和地缘政治条件,全面总结了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的独特内涵,分析了俄罗斯精神的本质特征和俄罗斯文化的内在矛盾,力图揭示影响俄罗斯民族历史发展的社会文化机制。本书资料翔实,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是一本极具理论深度的俄罗斯文化专著,有助于读者深入认识俄罗斯文化的俄罗斯民族的性格与历史命运。 本书可以作为外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哲学、社会学、文学、历史专业的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还可作为从事中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工作人员的参
作者卡勒·拉森和他的“文化干扰者”伙伴们认为“美国不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价值千亿的商标。”作为《广告克星》杂志创建人,卡勒?拉森致力于用改变信息流的方式阻止“美国”的品牌知名度;机构行使权力的方式;电视台运行的方式;事物、时尚、汽车、运动、音乐和文化产业设置的方式;拉森用勇气和强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解构了广告文化和我们对名牌及偶像的过度关注。他也展示了如何组织对权力的抵抗,如何打破“电视瘾时代”的“媒体瘾”,撕下捆绑在时尚和名流上的标签等……
《大象学术译丛:希腊文明中的亚洲因素》是作者在爱丁堡大学吉福德讲座讲授的内容。他运用了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等知识,以小亚细亚地区的考古、铭文、历史文献等证据进行论证,从小亚细亚的神话、神的崇拜、法律、婚姻、习俗、语言等文化中追溯希腊文化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