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5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
    •   ( 352 条评论 )
    • 宗明 主编 /2023-09-01/ 光启书局
    • 本书是《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系列出版计划的普及本,是突出普及性、可读性、传播性的城市建筑文化读本。本书共收录上海地区56处知名建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中英文双语,介绍每一处建筑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时代意义,旨在以建筑为载体,生动诠释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的城市内涵、品质、特色,打造展现上海城市形象、代表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的伴手礼。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 文 、 旅 、 声 三个部分。主体内容为建筑图文,建筑数量仍为56处,仍分春申古风、中西交汇、都会映象、梧桐深处、海上华章五个篇章。以别册形式,添加10 101条建筑微旅行路线内容,体现 以脚步丈量人民城市 的精神。随书印刷 建筑可阅读 音频有声版的二维码,读者可通过扫码欣赏本书音频内容。 本书形态为单行本,另配别册,开本

    • ¥94.6 ¥110 折扣:8.6折
    • 上海吃客
    •   ( 409 条评论 )
    • 石磊 著 /2024-01-01/ 学林出版社
    • 《上海吃客》是上海女作家石磊继《上海饭局》后的又一力作。全书围绕 吃客 二字展开,于茶烟酒盏中,邂逅上海层出不穷的人杰,听挚友名人讲述波澜壮阔的故事,回忆岁月积淀的家教,辅以原汁原味的沪语,向读者呈现出上海独一无二的气质。这些吃客们仪态雍容,衣发翩翩,带着上海老派的情致与讲究,品味故旧优雅的上海滋味。这份滋味是食,是诗,是画,是从前悠长而值得记录的年月。跟随书中色彩纷呈的油画,以及珍贵保存的家庭老照片,得以窥见近百年来上海这座城的文化记忆。

    • ¥58.5 ¥68 折扣:8.6折
    • 魔都上海的魔力与魔性
    •   ( 211 条评论 )
    • 熊月之 著 /2023-07-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风以错综迷离的世相称上海为 魔都 , 魔都 由此逐渐成为上海的代名词,家喻户晓。近代上海作为 魔都 ,具有高度开放、无所不容,一市三治、各行其是,战时中立、长期和平,形成中外利益共同体等特性,并由此形成上海超强的集聚功能,助推上海超强的创新能力,造就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精神。当代上海城市精神,是近代上海城市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海史专家熊月之以学术为支撑,围绕魔都上海的种种特殊之处,深入分析了上述特殊之处的种种表现、形成原因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为推进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 五个中心 建设,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 四大品牌 ,打造全球性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历史依据和文化支撑。本书视野宏阔,史论融合,分析细致,见解独到,

    • ¥74.1 ¥78 折扣:9.5折
    • 上海: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普利策奖得主刘香成,透过镜头记录世界城市上海的近三十年巨变)
    •   ( 390 条评论 )
    • 刘香成 编著 /2021-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以上海为主题的摄影作品集,收录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当代杰出摄影师的作品,展现上海自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这一过程也可以被视作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本书不仅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摄影作品集,更是一座城市的视觉历史,通过图文的立体呈现,为上海绘就一幅肖像,预示一座 世界城市 的风采。本书所收录图片反映了上海的方方面面,包括上海的科技经济、市民生活、艺术创新、城市建设等,总体通过图片生动诠释了 世界城市 的内涵、品质、特色,是一部展现上海城市形象、代表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的图文作品。

    • ¥342.3 ¥398 折扣:8.6折
    • 北虹口:历史与风景(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
    •   ( 1 条评论 )
    • 上海通志馆 主编,陈祖恩 著 /2025-02-01/ 学林出版社
    • 《北虹口:历史与风景》是上海通志馆主编的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之一。 北虹口,主要指以上海虹口鲁迅公园为中心的地域,亦 1945 年设立的北四川路区范围。近代以来,很多文化名人在此聚集,见证了近代众多重要历史事件。本书聚焦北虹口,以16个专题、16万字的篇幅,通过翔实史料、严实考证、生动笔触,并配以历史照片、新闻报道、现代图片等各类图照100余幅,将北虹口的历史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92.9 ¥108 折扣:8.6折
    • 上海人解析
    •   ( 11 条评论 )
    • 熊月之 /2019-03-01/ 上海教育出版社
    • 本书既宏观解读了上海人形成及其认同,分析了上海城市居民特性与城市精神,又通过一些人物个案研究,深化了对上海人特性的认识。将这些来路各异的上海人研究汇聚一起,也反映了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特性,丰富了对近代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整体性认识。作者长期沉潜于上海史研究,所论自成系统,持之有故,长辔远御,深入浅出,既有学术深度,也有一定趣味性。

    • ¥69.8 ¥69.8 折扣:10折
    • 海派文化地图:海派源流(虹口卷)
    •   ( 101 条评论 )
    • 沈嘉禄陆林森等 /2020-09-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上海是座海,虹口是条河。这条河,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据考,虹口沉淀于唐朝时期,是一片沙滩,其后渐渐成形,乃至 洪口涛声,奔流入海 。本书是《海派文化地图》系列丛书的虹口分卷,收有37 篇文章,作者立足 导读 ,分别从历史、文化、经济、商业等角度,描述虹口海派文化的成因和发展,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色彩,对于了解、熟悉虹口,不无裨益。海派文化,内涵丰富,作为《海派文化地图》的一脉,本书亦可作为一个 入口 ,为读者助读上海这座 海派城市 的精要和内在。化沃土的前世今生。 海派文化地图丛书(1 6 卷) 丛书内容简介 : 海派文化地图 丛书是以上海十六个区的海派文化特色资源和代表人物为核心内容,阐明海派文化在本区的发源、积淀、流布、传承、发展、复兴的历史轨迹和地理分布,展现其品味特质、体现其国际格

    • ¥65 ¥65 折扣:10折
    • 海派之源:人文记忆
    •   ( 46 条评论 )
    • 徐家汇源景区 编 /2022-04-0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本书着力描绘勾勒那些长久不受重视,甚至生平身世都很难考察以致湮没在历史中的世俗小人物,如王安德、范殷儒、徐咏青、邱子昂、徐宝庆、朱志尧、潘氏父子等。这些平民阶层也是熠熠闪光的,他们都是掌握着绝世本领的不凡人物,他们很难谋划方向,但却往往能决定质量,增加重量;他们都在某一领域作出了出色的、甚至杰出的贡献。如技师邱子昂,是19世纪中后期印刷史上石印时代的标志性人物,近代史上负有盛名的土山湾印书馆、申报馆的点石斋印书局、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中国图书有限公司等,都活跃着他的身影。为便于阅读,本书参照辞典形式编排此书,并将全书分为人物寻踪、文化活动和建筑胜迹三大类别,每类以时间前后排序,每篇文稿均附以和文字紧密相关的照片。

    • ¥121.6 ¥128 折扣:9.5折
    • 海派.第4辑
    •   ( 42 条评论 )
    • 陈子善,张伟 /2023-12-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秉承《海派》从刊主旨,立足近代以来发生在以上海为主要(或相关)背景的人、事、物,涵盖往事追忆、人物研究、影像解读、名家日记书信披露以及对近现代文化现象的思考等多方面内容。全书图文并茂,视角多元,以期进一步推动海派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弘扬。《海派》第4辑特色鲜明,亮点如下: 1、名家日记书信与口述实录 收录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晚年家信十五通,掌故大家郑逸梅日记,以及秦瘦鸥口述创作《秋海棠》的来龙去脉和排演话剧《秋海棠》台前幕后的故事。均为第一手资料,内容可读性强,文献价值大。 2、名家话题与人物丛谈 探讨林语堂与海派都市散文的关联;再现滑稽表演艺术家绿杨的艺术人生;回忆丰子恺与初中生的忘年交之情;解开朋友们都爱为邵美画像之谜;追忆顾廷龙、潘景郑与胡道静三位目录版本学大师的学术情谊;挖掘民国才女潘柳

    • ¥53.7 ¥68 折扣:7.9折
    • 浦东方言(浦东文化丛书)
    •   ( 21 条评论 )
    • 张建明朱力生 /2021-07-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本书从 方言是什么 方言有什么 浦东方言的特点是什么 和 为方言做点什么 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作者认为,作为一个地方的语言,方言中 有乡音乡情,有乡亲们生活的影子,有经验智慧和理想,有丰富的人文历史 。他还概括浦东方言具有 土 杂 富 融 四个特点,虽不像方言学家们通常是从语音发声的异同角度去描述,但也不失为一家之言。作者后表达的 为方言做点什么 ,则是用心所在。本书就是想把浦东方言词汇搜集得更加集中、系统、完整,释义更加准确、全面。

    • ¥75.7 ¥88 折扣:8.6折
    • 海派文化地图:海上文脉(徐汇卷)
    •   ( 107 条评论 )
    • 潘新华 编著 /2018-08-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徐汇区古属昆山县,唐宋代隶华亭县,元明清代为上海县辖地。国民政府设置行政区后,分为第七区(常熟区)、第八区(徐家汇区)和第二十六区(龙华区)。 1956年,常熟区和徐汇区合并,定名为徐汇区。1984年划入龙华、漕河泾镇和长桥地区后,形成如今54.93平方公里的区划范围。徐汇文脉,俯仰古今!历史学家论言:谁要了解十七世纪迄今的中西文化交往过程,谁就会把目光投向历史上的徐家汇。徐家汇也越来越成为近代中国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首处空间中心。徐汇的文物和建筑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史和革命史,历史鉴证,岁月镌刻;时代新篇,今人书写。作为海派文化气息和经典建筑品质*特色的城区之一, 海派文化 人文徐汇 鲜明地标,如今一个个出现在新时代的徐汇版图。《海上文脉》让你沉浸于浓郁的海派文化氛围

    • ¥65 ¥65 折扣:10折
    • 海派文化地图:上海蓝调(静安卷)
    •   ( 110 条评论 )
    • 黄媛 编著 /2018-08-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 800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而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居民,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在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 高大洋气 、一个 霸气侧漏 ,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 ¥65 ¥65 折扣:10折
    • 明清江南望族和昆曲艺术
    •   ( 128 条评论 )
    • 杨惠玲 /2016-08-1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明清江南望族和昆曲艺术》是作者的博士后出站报告,立足于明清两代江南地区望族的昆曲活动,探讨家族文化和昆曲艺术互相作用与影响的关系,旨在把握明清两代江南家族文化与昆曲艺术的内在联系。本书是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明清家班研究》(已在我社出版)的延伸。

    • ¥50.5 ¥70 折扣:7.2折
    • 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56处精美经典建筑,立体展现上海建筑历史渊源与城市品格,上海citywalk完全指南)
    •   ( 501 条评论 )
    • 宗明 /2020-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建筑可阅读 ,建筑本身是有故事的,要把故事留下来,自然要把建筑的肌理保护好;建筑身上的故事不应该 养在深闺人未识 ,理应是被尽可能多的人读到、听到、看到、体验到的。这些年,上海在推进城市更新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大力推进历史建筑对外开放,打造 街区漫步 等城市微旅游产品,并致力塑造更多可亲近、能共享的公共空间,在历史文脉保护中诠释人民立场。同时,把 可阅读 的思路贯穿到新建建筑的设计、建设之中,不断提升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品质,致力打造更多的城市精品。 建筑的故事,背后也是上海故事、中国故事。记录故事、讲述故事、传播故事,需要城市治理方方面面的主体共同努力,需要付出热心与情怀。《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遴选了56处能充分体现上海城市品格,体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改革开放崭新形象的

    • ¥393.1 ¥480 折扣:8.2折
    • 消失的老街(修订版)(The streets of the past)
    •   ( 34 条评论 )
    • (日)海原修平 摄 /2009-10-01/ 上海画报出版社
    • 这本写真集包含了作者1996年至2000年间创作的作品。从作者开始记录这座城市已经过了11年,如今的上海有了巨大的变化。当年昏暗的城市变得灯火通明,人们的表情和服装也今非昔比。一眼望去,这座城市酷似动画片中所描述的未来都市。 此书中还附带了1997年至1999年间部分体现市民生活的录音。希望这些照片和声音能展现更多关于20世纪末的上海的景象。

    • ¥66 ¥88 折扣:7.5折
    • 上海话的腔与调
    •   ( 475 条评论 )
    • 畸笔叟 /2021-08-01/ 上海文化出版社
    • 有关上海方言的语言类随笔集。篇名大都即为上海话惯用语,但并非只是语词解释,而有更为丰富的表述,大都是具体的故事背景中,将词源追溯、词义变迁、使用场景等一一道来,于语言的变化中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全书按篇名首字字母排序,并附有上海话惯用语检索表。能让老上海人产生共鸣,亦有助于新上海人在学习上海话的过程中了解上海文化,进一步融入上海。

    • ¥83.6 ¥88 折扣:9.5折
    • 上海人解析
    •   ( 702 条评论 )
    • 熊月之 著 /2019-03-01/ 上海教育出版社
    • 本书既宏观解读了上海人形成及其认同,分析了上海城市居民特性与城市精神,又通过一些人物个案研究,深化了对上海人特性的认识。将这些来路各异的上海人研究汇聚一起,也反映了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特性,丰富了对近代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整体性认识。作者长期沉潜于上海史研究,所论自成系统,持之有故,长辔远御,深入浅出,既有学术深度,也有一定趣味性。

    • ¥56.8 ¥59.8 折扣:9.5折
    • 上海青年
    •   ( 22 条评论 )
    • 胡杨 摄 /2008-08-01/ 光启书局
    • ★ 在这组影像人类学的区域性文献里,胡杨把焦点对准青年一代,采访并拍摄了300位生活在上海并出生于1970年代至1989年代的青年。他们是一些意太生动的活体标本,向我们展览着这座超级城市的年轻风貌。 ★ 在这部主题画册里,青年一代被代了进一步细分,也即按习惯的出生年代,分为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个品种。鉴于时间并非分类学的*尺度,这种归类,似乎出于某种习惯或无奈,但它却在中国语境下变得意义重大起来,因为中国就是典型的“时间民族”。

    • ¥99 ¥198 折扣:5折
    • 上海弄堂
    •   ( 54 条评论 )
    • 胡杨 摄 /2008-08-01/ 光启书局
    • 弄堂作为邻里共用的空间,实际上建构了一种人际交往的文化生态,这是更远离现代“原子化的个人主义”而更接近传统“社群主义”的生活方式。作者用了二十八年的时间拍摄了这部《上海弄堂》摄影集,把二十八年的照片按照在一天里事情发生的顺序编排起来,产生出了一种奇特的效果,每幅图片都仿佛一个图标,当几十上百个浮标散落在视野之内,随意碰到某一个,都会发现它通过引线与其他浮标联系在一起。

    • ¥99 ¥198 折扣:5折
    • 松江历史文化概述
    •   ( 10 条评论 )
    • 张汝皋 主编 /2009-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松江的文化艺术棋囤诗窠,星光璀璨。无论是驰名华夏画坛的“松江匦派”,还是独领一代风骚的“云间书派”;无论是“精巧疑鬼工,品价高一时”的缂丝,还是“巧极天工,女中神针”的顾绣,无不绚丽夺目,流芳百世。松江五教荟萃,宗教文化繁荣。松江物华天宝,英才辈出。明清两代松江共出进士457名,赢得了“科举大邦”的美誉;松江在历史上还涌现了无数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杰出的工程专家、农业专革命英烈。他们让智慧放出异彩,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树立了无数个“前无古人”的丰碑;他们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变革的洪流中体现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他们奠定了文化松江深厚的底蕴,铸就了文化松江生生不息的血脉和精神。 松江文化魅力独特。 松江文化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征。松江不仅包容了百家学说等本

    • ¥53.7 ¥68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