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集》全书收录60余篇散文,分为 岛上钩沉 艺事云烟 上下两编,是以文学语言叙述青岛风土、风物、风情的民俗类作品。作者为岛城土著,本地长大,天然熟悉青岛的风物掌故,多年执掌青岛文化前沿地带。无论是立足于城市建置的宏大叙事,还是历史流脉中的艺文短志,都是以人为核心、围绕历史中的人来观察和讲述的。以丰沛的情感、细腻的笔触,或回望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或钩沉岛城民俗与历史,或艺海撷英,描摹青岛名人或名家来青的逸事趣闻。
潍坊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汉平寿县建置,迄今2200多年的城建史揭示出的城市演进规律,既具有普遍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使得潍坊在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成为全国城市体系中二级城市的典型样板。本书通过研究分析潍坊市城址转移庚续、空间发展演化的历史脉络及其动因,全景式展示潍坊作为历史城市,从起源到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以白浪河上游昌乐营丘、古城两村为中心的发展阶段,至北齐以后以白浪河下游近代潍县城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的整个历程;重点论述两汉时期平寿县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海郡城、隋唐时期北海县城、宋金元时期潍州城、明清以及民国时期潍县城的规划选址、城市规模、空间结构和城市职能等,尤其是对不同历史阶段潍坊城市发展的背景和动因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城市历史地理演化规律及其逻辑关系,帮
淄博是一座有着厚重历史的城市。陶瓷、琉璃、丝绸,在淄博大地上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堪称当代淄博众多城市名片中的代表。新平同志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悟,将其概括凝炼为“淄博三宝”,充分展示了“三宝”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淄博人民对“三宝”的殷殷钟爱之情。 《中华之光 淄博三宝》分为“大美陶瓷”、“大彩琉璃”、“大丽丝绸”三章,语言通俗活泼,图文情趣并茂,笔触悠然而不失厚重、浪漫而不失专业,艺术地再现了“淄博三宝”的发展脉络,以及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信此书的出版,能够为中外宾朋打开一扇了解淄博绚烂历史文化的窗口。
《关中地区山东方言岛语言研究》由绪论;关中地区的山东移民与山东方言岛;山东方言岛代表点音系;山东方言岛的语音特点;山东方言岛与山东方言、关中方言的语音比较;山东方言岛的语音变化;山东方言岛的语言变化与语言接触;山东方言岛11个代表点字音对照八章构成。
莱州是明初、明末中朝(韩)官方往来的主要通道,被朝鲜使者喻为“山东巨郡”。路经莱州的朝鲜使者,不仅把莱州作为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把其作为中朝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基地。本书主要以朝鲜使臣的视角,详细记录了在莱州的所见所闻,对莱州的地理地貌、人文历史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和记载。书中并收录了朝鲜使臣留下的文字和诗歌,有欣赏山东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的,有赞美莱州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的,有歌颂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的,也有是赞扬中朝(韩)传统友谊的,本书不仅通过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明代山东半岛的社会风貌,也为我们留下了明代中朝文化交往的珍贵史料。
主要论述齐鲁大地产生和发展出的廉政思想,主要内容分三个方面。一:做官者如何对待老百姓。以民为本,爱民、富民、助民,敬德等。二:做官者如何行使权力,如何做到公正廉明等。三:从国君到管理的自身修养,包括礼义廉耻等。拟从先秦到明清,按照通史编年的题材,注意叙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洛阳文化发展报告(2018)》由洛阳市委党校和洛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写。本书由主报告、专题篇、区域篇、案例篇和大事记五部分组成,汇集了洛阳市委党校、河南科技大学和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2017年洛阳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加快构建洛阳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洛阳文化领域重要的科研成果。报告指出,2017年,洛阳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功,文化艺术活动精彩不断,文化事业建设稳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市场监管规范有力,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行业有序推进,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洛阳市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稳步推进,博物馆建设和文化文物利用工作进一步加强,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成果丰硕,传统村落和历史街区保护力度加大,文物事业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