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0-30元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老西宁
    •   ( 257 条评论 )
    • 靳育德 著 /2012-07-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老西宁》再现那渐渐淡忘的街巷村落、乡风遗俗,重温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品味西陲古城的沧桑变迁。

    • ¥21.3 ¥28 折扣:7.6折
    • 老西宁2
    •   ( 82 条评论 )
    • 靳育德 /2014-11-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古村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乡村历史文化的 活化石 。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是数千年来农耕文明留下来的*遗产。西宁周边经过2100多年的开发,这些散落在湟水两岸的古村落是我们的先民披荆斩棘留下来的历史符号,也是他们茹苦含辛留下来值得纪念的根。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大批古村落正在急速消亡。现在追述这些村落的历史,就是希望凭借这点即将湮灭的残片,来怀念河湟文化独特的多样性和地域性,让人们通过这一扇窗口,窥探这里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页。

    • ¥24.3 ¥32 折扣:7.6折
    • 遇见
    •   ( 7 条评论 )
    • 敖超 著 /2019-03-01/ 西藏人民出版社
    • 翻阅敖超的诗选《遇见》,思绪总是游离于那一首首鲜活的诗句之外,内心深处一种莫名的感慨油然而生 敖超 不容易 !敖超真的不容易,3个月大点随父母进藏,那是40多年前的事了。一个婴儿在母亲的怀里乘坐卡车历经数日才抵达拉萨,缺氧、低温、饥饿伴随了他一路。15岁走进军营,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在高原的军营里站岗、放哨、摸爬滚打,经受了多少他那个年龄段的人不应该经受的磨练。17岁他脱下军装成了一名工人,他只身一入在高原打拼,其他不说,就其生活的艰辛也实属不易。后来,因为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他走进了文艺青年的圈子,开始亲近诗歌,并勤奋写作。从此,他不断有零零碎碎的 小东西 见诸报刊,这是改变敖超人生轨迹的重要阶段,细细想来还是 不容易 。

    • ¥24.9 ¥29.5 折扣:8.4折
    • 多元一体的客家文化(客家研究大讲坛丛书·第二辑)
    •   ( 134 条评论 )
    • 吴永章 著 /2012-04-01/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客家先民是中原移民,客家文化保留着厚重的中原文化特征。其因有三:一是由客家移民社会所决定的。客家人南来后,出于对外对内的需要,把中原文化作为联结族群凝聚力的纽带。二是新的定居地僻处山区,远离战乱,社会相对稳定,因此得以保留相对完整的中原文化“活化石”。三是闽粤赣聚居区连成一片,利于保留同根、同源、同质的祖居地文化,而不致被周边族群同化而丧失固有的文化。 客家文化的中原渊源与情结,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经济生活方面,保留了许多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的形制与古汉语称谓。在劳动组合中,保留着守望相助的古朴民风。 服饰是区分族群的重要外在标志。体衣则是服饰重要的部分。客家人的衣服为上衫下裤,统称为衫裤。衫为大襟衫,裤为宽大的大裤裆。从衣服名称至形制,均源于古代。

    • ¥28 ¥28 折扣:10折
    • 古代汉藏文化联系
    •   ( 9 条评论 )
    • 吴健礼 编著 /2009-11-01/ 西藏人民出版社
    • 西藏人民出版社为了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将出版我退休后写作的书稿《漫话古代汉藏文化联系》。 我对藏文化的结缘始于l948年在康定学习藏文。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进军西藏。l952年在拉萨独立支队宣传部工作时,奉命拓印大昭寺门前唐蕃会盟碑的碑文,萌生了探索古代汉藏文化联系的想法。在党的安排下,l952年我在公余时间,有机会向汪德先生(藏族)、祝维翰先生、马俊明先生(回族)、傅师仲先生学习《卓娃桑姆》、《卡切帕鲁》、《米拉日巴传》等藏文书籍。这为我进一步学习藏文化打下了初步基础。以后,我曾多次到西藏各地调查社会历史情况,寻访一些西藏的名胜古迹。文革中我下放到察雅县农牧区基层工作了十年,加深了我对藏文化的认识。40多年来,我结识了一些的手工业工匠、农牧民、基层干部和爱国民主人士,他们都是我

    • ¥23.8 ¥29.8 折扣:8折
    • 发现西藏
    •   ( 0 条评论 )
    • (瑞士)米歇尔·泰勒 著,耿昇 译 /2012-02-01/ 中国藏学出版社
    • 瑞士学者米歇尔·泰勒(MichaelTaylor)的《发现西藏,从马可波罗到大卫—妮尔》是一部文图并茂、可读性很强的著作。现译成汉文,以飨中国读者。西藏乃至中国的整个藏区,大都处于偏僻的山区,历来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特别是元代以来,西方不断派出使节和探险家入藏。自1245年柏朗嘉宾出使蒙古,到大卫—妮尔1925年人藏,历时近680年的探险史,本书中都作了大致介绍。特别是对于19世纪末以来英国侵略西藏的历史,书中记载得更为详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切。

    • ¥29 ¥35 折扣:8.3折
    • 走向高原 卢一萍 青海人民出版社,【正版现货】
    •   ( 0 条评论 )
    • 卢一萍 /2018-06-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青年作家卢一萍曾在帕米尔高原生活过三年,自上世纪末到2007年间,他以喀什噶尔为出发地,先后多次翻越喀喇昆仑山脉,深入西藏阿里旅行和采访,对高原的山川地貌、人文风俗做了细致独到的探索、观察和思考。这部作品是作者以其独行荒原的传奇经历、经过多年沉淀后写成的一部有关那片崇高地域的大散文作品。

    • ¥25.6 ¥39.89 折扣:6.4折
    • 藏文文献与文化研究(藏文版)
    •   ( 0 条评论 )
    • 嘎藏陀美|责编:卓玛吉//南拉加 /2020-10-01/ 民族
    • 《藏文文献与文化研究》由西北民族大学嘎藏陀美教授所著,作者主要从事藏文文献研究、藏族历史文化研究等。该书内容共三部分组成:一,藏文经典文献《噶当弟子道法》和《噶当祖师问道录》的内容以及它们的文学性和思想性研究;二,藏文文献中的十善法,四摄,六般若等哲学精要思想研究;三,主要论述了藏族十明文化的讲解与传承,《俱舍论》,《时轮续》等藏文经典文献中宇宙学说的论述分析和研究。书稿中对佛教思想的价值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26.2 ¥40 折扣:6.6折
    • 敖包祭/大美青海非遗记录丛书
    •   ( 0 条评论 )
    • 巴依斯哈力//斯琴夫 /2019-12-01/ 青海人民
    • 祭敖包是海西蒙古族特有的保留有古老遗俗的祭祀和娱人的民俗节日,是集中展示蒙古族赛马、射箭、摔跤、传统和现代歌舞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宴,同时也是海西蒙古族人民自由交流情感的场所。本书作者以自己从小到大参与祭敖包祭祀活动的感受,以流畅的文字和图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敖包祭祀活动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揭开了神秘的德都蒙古神秘祭祀,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 ¥21.44 ¥32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