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本书简要描写浙江浦江方言的声韵调、连读变调、文白异读、小称音变等,以国际音标标注1000个汉字的老派与新派读音,收集1200条方言词及50个语法例句;语料方面既有规定内容的《牛郎和织女》长篇故事,又有广泛流传于当地的童谣、谚语、俗语、歇后语、谜语、传说等口头方言文化作品,还有即席讲述的反映当地文化风俗的自然话语,具有十分珍贵的方言语料价值,所有方言文化的内容均有对应的方言转写及普通话译文,同时还以二维码方式附有音频及视频。
在这本书中记录了一些历史年代、历史事件以及与历史传闻相关的人物、活动及文学作品等内容。忘记历史就无法从中学到生活的经验——对于历史中所犯下的错误,我们要努力去改正。 中吉两国人民互为友邻,相互尊重,相互平等。我们应该保护悠久的历史,了解古老的民族精神。为什么在艰难的岁月里,两国的领导人总能团结一致,共同迎接挑战,并且最终战胜困难?在这本书中也列举了相关事例。我们还记叙了两国人民在文化、传统方面的相似之处。“远亲不如近邻”说明中吉两国要更加团结……古老的民族智慧并没有消失,它仍然陪伴着我们。 《新疆纪行》涉及了古今历史、艰苦岁月、民族史诗、重大事件以及我们的当代生活,还有我们认识的许多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旅行家等等……这本书中记录了很多东西。只有触及他们,
本书讲述了中国文化的上古源头,从国家的形成、远古的神话、史前的艺术、文字的创制等各方面展开探讨,对中国文化独具之特色的形成,作了正本清源的阐释。文章均出自台湾一流学者之手,由于面向大众读者,行文力求平易生动,读来毫不艰涩。通过此书,读者可对中国文化的源与流有一全景式的认识,从而对中国文化在人类文明的殿堂中占有的地位有更深切的体悟。本书为了解中国文化史的一本上佳入门通识读物。
本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疆独特的地理特征下所蕴藏的富饶资源,着重展示了壮美的自然景观资源、充沛的水土光热资源、珍稀的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富足的农作物资源。
端砚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具有呵气可研墨、夜吐虹霓,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作为文化传播工具的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人文价值,早在唐代就居端、歙、洮、澄泥四大名砚之首。 端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沉淀了千年的朝代 迭,演绎着高古的风情。本书从端砚与历史各朝代名人的关系说起,详细讲述了端砚的选材、制作、使用、鉴赏等等内容,庞杂而不乏系统,通过端砚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寄物抒情的个性。
本书是对闽南的人类学观察,包括安溪铁观音的人文状况、泉州城南人文区位学考察、惠东小岞研究、国际汉学家对泉州的研究、闽南与东南亚的关系、闽台宗教文化。本书以人类学的视角看中国东南,并爬梳了国内外人类学家对中国东南地域研究的成果,是深入了解东南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
敢为人先是岭南人的特质,从南越王到冯如,先贤们创出一片新天地。本书带领你认识这些岭南先贤,他们素来重视发展个性,初与古人合,次与古人离,他们与中原的恪守师法者迥然不同;他们矫然独出,自成一格,移风易俗,无不自鸣天籁,富有创造;他们傲霜凌雪的品格、务实求真的精神,实在都值得咀味、学习。
本书为知名专栏作者“有鬼君”近年来撰写的关于中国古代鬼文化的文章精选。作者从中国特有的志怪小说中爬梳整理了古人对鬼魂世界的各种猜测与想象,并将其拼接起来,描绘出古代鬼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一系列面向。主题分为:鬼之日常、鬼之百态、冥府探幽、人鬼之间、精怪一族等。作者以侦探般的眼光爬梳典籍,搜罗异事,讲述了一个可悲可笑、可怕可爱的鬼魂世界。
《古韵新疆》主要介绍了新疆的物质文化遗产。书稿从新疆的远古遗迹、古建筑遗址、 的佛寺石窟、多样的 建筑、具有民族特色的麻扎、现代有影响力的建筑六个方面全面地展示了新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代的名城遗址、在多种 影响下新疆具有的独特的建筑艺术,以及新疆境内众多名胜古迹。展现了悠悠古韵在新疆大地上的延绵,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新疆。
本书以对话的形式,把日常生活几个重要方面的内容,分成20个单元,每个单元两课,每课组织20个句子,每个句子既有闽南话的说法,又有普通话的翻译,这里有些句子只能用意译,为的是便于读者对照学习闽南话,有些句子可能有几种表达方法。此外,每课后面还有“补充词语”、“提示”、“学习”和“替换练习”等几个部分。“补充词语”是增加一些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闽南话词语,以扩展学习者的词汇量,个别词语与课文有重复,那只是为了学习的方便,个别词语可以有多种读法。“提示”是将课文里一些词语在用法上的特点以及牵涉到的民俗习惯做介绍,提醒学习者注意。“学习”主要是就讲解和分析闽南话语音,兼顾词语中的一些难点,帮助学习者学习语音和懂得闽南话语音、词汇的一些基本知识。“替换练习”是帮助学习者巩固课文句子的学习成果并
浙东宁波地区历来被誉为“东南佛国”,佛教文化积淀深厚,徐剑飞编著的这本《东南佛国(宁波佛教文化)》以抒情的笔调再现了宁波佛教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天童寺、阿育王寺、保国寺、金峨寺等佛教丛林的历史沿革的故事化阐述,和雪窦重显、天童如净、宏智正觉、大慧宗杲、圆瑛法师等高僧大德的宗系及住持宁波寺院时留下的颂古、偈语、公案,让读者对宁波佛教文化的宗系源流的发展有个系统的了解之余也有了些许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