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0-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古人的日子:戊戌年历 廉萍,扬之水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廉萍,扬之水 著 /2017-1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古人的日子——戊戌年历》——从诗歌和文物的角度切入,力图再现“古人的日子”,在新的时光里遥看旧时月色。按传统农历编排,始于正月初一,结于除夕之夜,注重传统节日和节气,一日言诗,一日讲物,诗和物都与节令紧密相关,并做简单注释。 《古人的日子——戊戌年历》——文物与当季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前诗相呼应:或为诗中所言之物,或为诗中所描述之场景。以此来印证诗中所描述古人之生活。以诗释物,以物解诗。 《古人的日子——戊戌年历》——三联资深美编蔡立国先生精心设计,版式简洁,装帧精美。与内容互相呼应,相映成趣。本品既可阅读、鉴赏,也可书写、收藏,更是独具创意与文化韵味的礼品,赠馈亲友,平添情趣。

    • ¥9 ¥33.37 折扣:2.7折
    • 古人的日子 己亥年历 廉萍读诗,扬之水释物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廉萍读诗,扬之水释物 /2018-10-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一日读诗,一日释物,为诗找到对应的“物”,为“物”找到诠释它的诗,诗与名物穿越时空在此不期而遇,这样的巧合不只令人惊喜,对于诗与物而言,更是一次还魂与新生。有了眼前活生生的物,难解的诗立刻变得明朗起来;有了诗文的诠释,久被冷落的名物终于复活,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以这样的方式去了解古人的日子,这是编纂这本日历的初衷。与戊戌年历相比,己亥年历基本延续惯例,努力根据每月的节日、节气编排内容,一日读诗,一日释物,偶有破例,视情形而定,不过分拘泥。不同之处在于:内容上,除了题材上更加丰富,增加了去年未涉足的生活内容,很多极好却久被冷落的诗也被挖掘出来,虽非耳熟能详,却真切生动地呈现出古人的日子;同时,作者为每个月确定了主题,既照顾节日节气,又分门别类,尽量把同类题材放到一起,恰好十二

    • ¥7 ¥21 折扣:3.3折
    • 中国古代科举 陈薛俊怡 著 中国商业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陈薛俊怡 著 /2015-01-01/ 中国商业出版社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系列:中国古代科举》介绍了中国科举制度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年。《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系列:中国古代科举》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从萌芽、完善、发展、鼎盛、衰落到灭亡的全过程。

    • ¥7 ¥29 折扣:2.4折
    • 国学传世经典:中华民俗万年历 蔚华 编 三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蔚华 编 /2016-09-01/ 三秦出版社
    • 《万年历》是清朝皇帝颁布的《御定万年历》的简称,又叫《皇历》,泛指“农历”、“阴历”、“夏历”、“旧历”。“农历”是古人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规律,总结出包括节气、置闰等内容的年月日时周期节律,用历数干支表示。相传历法由黄帝,贯通古今。春节就是以农历来计算的中国传统节日。为弘扬传统文化,并紧跟时代步伐,我们特组织编写了这本融公历与农历于一体的《国学传世经典:中华民俗万年历(典藏版)》。它以表格的形式明晰地展示了中外历法的不同,两相对照、简单明了。另外《国学传世经典:中华民俗万年历(典藏版)》还加入了一些广为群众欢迎的吉祥图案、历法知识等,以丰富书中内容。

    • ¥9 ¥25 折扣:3.6折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古代邮驿
    •   ( 1 条评论 )
    • 王俊 /2015-08-01/ 中国商业出版社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传递信息的组织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长达三千多年。王俊编著的这本《中国古代邮驿》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内容,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古代邮驿的悠久历史和演变过程,探讨了古代邮驿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规律,总结了古人运用通信规律办邮的基本经验,分析了邮驿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外交等方面的联系及作用,并对不同历史时期邮驿的组织管理、网络设施、通信方式、传递效率、邮驿法律、馆驿供应及驿传弊端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有益探索,图文并茂。

    • ¥8.9 ¥25 折扣:3.6折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古代桥梁
    •   ( 5 条评论 )
    • 王俊 /2015-08-01/ 中国商业出版社
    •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轫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桥梁》以图片和文字的方式,描述了一篇动人的中国桥梁建设艺术史。

    • ¥8.15 ¥25 折扣:3.3折
    • 民间故事/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   ( 23 条评论 )
    • 林继富 著 /2006-09-01/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为了更为明晰地使每个民间故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作者在这里将从神奇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和民间笑话四个方面,期望接近民间故事存在的生活逻辑和现实状况,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叟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分剂,是世世代代捶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有关民间故事的内容。

    • ¥9.7 ¥13 折扣:7.5折
    • 清明节/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   ( 4 条评论 )
    • 刘晓蜂 著 /2006-09-01/ 中国社会出版社
    • 清明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今天海内外中国人的节日生活中,清明节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清明节的一个重要节俗是扫墓祭祖,追怀祖先。而这一节俗和中国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相连。 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文化品格、墓祭习俗、节日文化等内容。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

    • ¥6.3 ¥8 折扣:7.9折
    • 民俗与迷信——大家小书
    •   ( 11 条评论 )
    • 江绍 原著,陈泳超 整理 /2003-01-01/ 北京出版社
    • 江绍原善于迷信研究的宗旨与方法,集中体现于他的《中国礼俗迷信》一书里。该书原是江绍原30年代在北京大学开设“礼俗迷信研究”课时所用的讲义,生前并未发表,后由王文宝先生整理修改,于1989年由渤海湾出版公司出版。 江绍原学了宗教学,并不信那一种宗教,虽然有些人颇以为奇(他们以得宗教学者即教徒),其实正是当然的,而且因此也使他更适宜于做研究礼教的工作,得到公平的结论。绍原的文章又是大家知道的,不知怎地能够把谨严与游戏混合得那样好,另有一种独特的风致,拿来讨论学术上的问题,不觉得一点儿沉闷。

    • ¥9 ¥12 折扣:7.5折
    • 中华民俗文库丛书 新编猜谜
    •   ( 17 条评论 )
    • 任耕耘 主编 /2007-12-01/ 黄山书社
    • 想搞一场有趣味、有知识性的活动,那不妨试试将猜谜这一项也加入进去。怕想不出谜题?别急,让本书来帮助你。字谜、词语谜、名谜、带格谜、民间花色谜…… 本书样样具备,只要你带着耐心去一一查询,一定会让你找出许多满意的谜题的。后,书本还介绍了猜谜诀窍,让你在猜谜过程中一猜即中。

    • ¥9.5 ¥11 折扣:8.6折
    • 春节/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   ( 86 条评论 )
    • 萧放许明堂 著 /2006-09-01/ 中国社会出版社
    • 春节之于中国人,如同圣诞之于欧美人,都是头等重要的节日。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春节的由来、春节的文化意义、春节习俗、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以及海外华人的春节习俗等内容。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 ¥9 ¥12 折扣:7.5折
    • 女巫——扁担山社区奇特文化探索
    •   ( 1 条评论 )
    • 韦兴儒 著 /2001-08-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扁担山的女巫,进入迷幻状态才给人预测、看病、招魂——这是一种神秘文化现象。她们怎样成为女巫?怎样施术?这种神秘文化的深层是什么?本书将对她们进行描述并辑录诸方人士的评说,引导人们从唯物主义视角了解其真实的文化载负。

    • ¥5.1 ¥6.8 折扣:7.5折
    • 民俗文化——民间社火
    •   ( 10 条评论 )
    • 王杰文 编著 /2006-09-01/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民间社火”是一种传统的、综合性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民间社火”的历史起源、展演形态、地域分布、传承状况等相关内容的介绍,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民间文化,有利于更好地普及与传承民俗知识,有利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民族自信心。 作为一本通俗性、普及性的读物,本书在介绍相关内容时,按照丛书主编的要求,力求通俗易懂,注重知识性、通俗性与趣味性,基本上没有作过多的学术研讨。

    • ¥8.6 ¥12 折扣:7.2折
    • 不可不知的中华民俗常识
    •   ( 6 条评论 )
    • 微经典》编委会 /2015-05-01/ 江苏美术出版社
    •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本书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节气时令、传统礼俗、衣食住行、民间禁忌、信仰习俗、民间工艺、休闲娱乐等诸多层面,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全面详细地阐述了一些有趣的民俗现象和民俗由来。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集实用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书,以问题的形式,更直接地解答了读者心中的民俗疑惑;以诙谐有趣的语言风格,让读者更轻松地学习民俗知识。阅读本书你将轻松而快速地了解*全面*系统的民俗知识。

    • ¥3.71 ¥12.8 折扣:2.9折
    • 民俗文化——民间庙会
    •   ( 24 条评论 )
    • 华智亚曹荣 著 /2006-09-01/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什么是庙会、庙会的种类、庙会上的种灵、庙会表演、庙会仪式、庙会上的交易以及庙会与日常生活等等。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啤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传承的文化传统,对

    • ¥8.6 ¥12 折扣:7.2折
    •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钱与民俗
    •   ( 179 条评论 )
    • 王子今 著 /2011-09-01/ 天津人民出版社
    • 自从社会进入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的时代,钱就广泛地介入了社会生活。在中国帝制稳步行进的历史中,国家货币在大多数时间都强硬地执行着控制经济、引导经济的职能。在社会生活中,钱的作用十分显著。为了钱,人们相互争逐、抢斗、厮杀、暗害。唐代诗人罗隐的《咏钱》诗写道:“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小人”把“钱”作为行恶的“梯媒”,可能确实是常见的情形。“愁肠”、“睡眼”一句,说到钱可以消释愁苦,可以振奋精神。而豪门贵族的“狼虎性”的形成和暴露,也往往是和对于钱的疯狂追逐相关的。

    • ¥7.5 ¥10 折扣:7.5折
    • 中国古代文人风尚:唐时文苑遗闻——中国风俗文化集萃
    •   ( 1 条评论 )
    • 李志慧 著 /2004-05-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是儒道互补,体现在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上,则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唐代文人的科举仕途欲望,比哪一个时代都要强烈,对此,他们不是羞羞答答,欲说还休,而是直言不讳,毫无愧色。唐代文人在政治上、事业上和文学上积极追求,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是唐代文人区别于明清时期那些政治上没有出路的风流才子和乡村学究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安定,经济和繁荣,也给唐代文人提供了悠闲生活的物质条件。他们纵情酒色,狂放不羁。远大的政治抱负强烈的科举仕途欲望,潜心于诗艺探求,向往着隐居求仙,以及丰富的生活情趣,旅游的酒色生涯,就构成了唐代这一特定的历史埋藏文人阶层的社会风尚。

    • ¥9 ¥13 折扣:6.9折
    •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民居民俗
    •   ( 107 条评论 )
    • 郭爽 著 /2012-01-01/ 天津人民出版社
    •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即中国汉族民居和中国少数民族民居汉族民居又根据地区分布分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系统地介绍了各个地区民居的历史、类型、结构和空间细部及其作用等内容。通过对各地区民居的介绍,对具有代表性的民居类型举例说明,读者从中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华民族祖先的生存智慧和创造才能。

    • ¥8.2 ¥11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