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走向全面繁荣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2
    •   ( 69 条评论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2024-0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国内shou部全面展示新时代我国文化理论和实践发展成就的研究成果。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本书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领域取得的最重要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 两个结合 ,尤其是 第二个结合 ,为破解百余年来困扰我国思想理论界的 古今中西之争 提供了科学指南,回答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文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华文明探源、历史遗产保护与传承等工作成绩斐然,坚定了全民族历史自信和

    • ¥64 ¥128 折扣:5折
    • 红山:中国文化的直根系
    •   ( 36 条评论 )
    • 郭明 著 /2022-11-01/ 上海古籍
    •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也是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发达的玉器制作工艺、规模宏大的社会公共礼仪建筑等与礼仪活动相关领域的繁荣发展与日常生活领域相对规模较小的居住区、单一的以筒形罐为主的生活器具分别展现了社会发展的两个侧面,共同呈现了重礼仪、轻世俗,重精神、轻物质的红山社会。本书依据现有资料,从两类遗存所展现的差异入手,简要讨论红山文化兴起、繁盛至衰落的发展过程。分析显示,红山社会以玉器及社会公共礼仪设施所反映的礼制规范为构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神权”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

    • ¥58.9 ¥118 折扣:5折
    • 文明的帝国(帝国观念的演化)(精)
    •   ( 10 条评论 )
    • (澳)布雷特·鲍登|责编:郭红婷//刘学谦|译者:杜富祥//王程... /2020-11-01/ 社科文献
    • “文明” 这个词带着相当大的包袱,把人、文化和历史二分法为“文明”或“不文明”。 尽管文明的概念在整个历 都被用来证明各种干预和社会政治工程的合理性,但很少有学者停下来思考这个概念的真正含义。 在这里,布雷特·鲍登研究了文明的概念是如何在十个世纪的时间里告诉我们关于 关系的思想的。 从 到殖民时代,再到 反恐战争,这本书将“文明”作为对历史的舞台管理描述,使帝国主义、统一和符合西方标准合法化, 终形成了自由民主的 秩序。 一路上,鲍登探索了各种对抗和征服,以及那些被排除或清除的民族和地方,以文明的名义进行。 在总结 “西方和其他 ”有比分歧 多的共性的时候,这本具有挑衅性和吸引力的书 终指出了走向真正的文明间对话的道路,强调合作而不是冲突。 这本书是论述文明的理论著作, 部分涉及到“世界文

    • ¥39.4 ¥79 折扣:5折
    • 中国的品格
    •   ( 5 条评论 )
    • 楼宇烈|责编:邹近//任学敏 /2024-01-01/ 四川人民
    • 《中国的品格》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系统讲述中国文化全景的文化理论图书。作者以其在北京大学近六十年的中国哲学研究为底蕴,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深深挚爱,厚积薄发,以聊家常般的平实语气,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详细梳理了中国文化的脉络与体系,总结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与核心精神,展示了我们 和平崛起的文化支撑。本书在我社出版多年,一版再版,入选多个 “走出去”项目,语种输出数量屡创新高。

    • ¥32.5 ¥68 折扣:4.8折
    • 社会主义文化边界及其形塑路径研究
    •   ( 0 条评论 )
    • 刘旺旺| /2024-08-01/ 上海三联
    • 本书通过全面、深入、系统研究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研究对象、历史表达、基本特征、变迁动力,进而分析其存在的正向功能与失守的负面效应,在明晰社会主义文化边界形塑的现实境遇基础上探寻较为完善的形塑之道,旨在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整体认知和系统理解,推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42.4 ¥85 折扣:5折
    • 何以是江南——世界遗产和人类非遗图谱上的中国苏州
    •   ( 5 条评论 )
    • 叶梓| /2024-07-01/ 古吴轩
    • 苏州拥有苏州古典园林(9个园林)、中国大运河苏州段(4个河道7个景点)两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中国昆曲、中国古琴、苏州端午、宋锦、缂丝、香山帮、碧螺春制作技艺等7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遗产和人类非遗的图谱上,苏州独占9席,是 世界遗产点 多的城市。 本书是以非虚构的体例和叙述基调,通过深入采访大量的非遗传承人、文化工作者,结合个体体验而创作完成的一册多维度、立体系统呈现苏州在世界遗产和人类非遗的独特魅力的作品。

    • ¥28.9 ¥58 折扣:5折
    • 民初上海小说界研究(1912—1923)
    •   ( 5 条评论 )
    • 孙超 著 /2023-05-01/ 上海古籍
    • \"本课题研究旨在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维度重新审视民初上海小说界,以呈现其“兴味化”主潮特征。意义在于有力打破和纠正民初主流小说家遭遇的百年遮蔽和误读,对其“旧派”“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通俗文学家”等命名进行辨析,将其正名为“兴味派”;客观揭示民初小说的独 值,确认民初“小说兴味化热潮”是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重要一环。另外,在如何赓续文学传统,如何处理文学与市场关系,如何运用新媒介,以及如何形成实事求是的批评风气等方面亦可为当代小说界提供借镜。\"

    • ¥53.9 ¥108 折扣:5折
    •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儒家心学著作。好读,实用,精彩。甘阳、陈立胜、张卫红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20 条评论 )
    • 杨鑫 著 /2023-11-01/ 上海古籍
    • 心斋为阳明高弟,开创了影响巨大的泰州学派。梁漱溟先生曾言:“阳明之门尽多高明之士,而泰州一派尤觉气象非凡。”泰州阳明学不但深入心性,而且躬行实践,门下不乏樵夫、农民、陶匠之辈,可谓以平凡世界为道场,弘传心学的辉光。 本书源于作者在江苏东台面对广大市民的系列讲座。在本书中,作者不但将自己对儒家心性学的切身领会凝聚为穿透文本的创见,而且将高妙的心性道理拉回地面,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彼此印证,化本体为“现代工夫”,重新焕发了儒学的生命力。

    • ¥28.9 ¥58 折扣:5折
    • 八闽食记
    •   ( 3 条评论 )
    • 许晓春//杨炜峰| /2024-08-01/ 团结
    • 本书是一部聚焦闽菜形成关键期的饮食文化著作。 闽菜文化兼具闽地文化、海丝文化、华侨文化融合的特点,位列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随着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福州、厦门成为近代中国 早对外开放的地区,民国时期,闽菜技艺与文化进一步发展,与活跃在民国历史舞台的名人、轶事形成了诸多饮食文化上的交融与碰撞。本书将通过民国闽菜文化中的名菜、名菜馆(字号)、名厨以及小吃、食材、特色烹饪方式、调味、茶香酒趣、食俗等,与民国时期的名士、时局、政治、经济、人文等相结合,通过闽菜的视角,以随笔的方式,展示民国闽菜色香味中的独特时代风貌、生活情趣、命运钩沉,勾勒出一幅舌尖上的民国风情画。

    • ¥22.9 ¥48 折扣:4.8折
    • 沙漠与餐桌(食物在丝绸之路上的起源)(精)
    •   ( 29 条评论 )
    • (美)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责编:杨轩|译者:陈阳 /2021-11-01/ 社科文献
    •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段深刻且令人惊讶的过去的故事。 无论是从杏仁、苹果还是到茶和大米,这些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其历史都可以沿着丝绸之路追溯,从史前中亚到逐渐走向欧美人的餐桌。 人们开始在丝绸之路上进行有组织的贸易活动的时间,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的中国汉代。而在 早的5000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在这条古老的贸易路 交换货物、交流思想、传播文化习俗以及互通往来。通过对考古学、植物学和历史学的文献考察,我们发现这些沙漠之果向我们展示了一段有关农业的起源以及它如何横跨中亚细亚到欧洲及东亚进行传播的传奇故事。通过对考古遗址中保存完好的植物遗体的考察,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确定了那些我们 熟悉的谷物是从何处传来的,并且确定了其传入路线。本书生动地讲述了我们吃的食物是如

    • ¥44.4 ¥89 折扣:5折
    • 陶寺:中国文明核心形成的起点
    •   ( 59 条评论 )
    • 何努著 /2022-11-01/ 上海古籍
    • 这是一部系统阐述陶寺邦国文明的论著。该书在介绍陶寺文明形成的历史背景、陶寺都城选址因素、陶寺早、中期都城基本状况、陶寺晚期殖民地社会状况的基础上,展示了考古、文献、人类学证据链绳论证陶寺都城“尧舜并都”的观点, 总结陶寺邦国的文明成就及其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与贡献。 该书 终试图强调,“中国”概念 初诞生时有明确标准的,即“地中之都,中土之国”,以圭尺“地中”刻度为物化标志。中国文明是指“中国”概念诞生之后、中华文明的核心也就是中国文明核心形成之后的文明。中华文明则不仅包括中国文明,还包括“前中国”时代的文明。所以,陶寺是中国文明核心形成的起点,而非中华文明的起点。

    • ¥63.9 ¥128 折扣:5折
    • 观朝追梦
    •   ( 5 条评论 )
    • 编者:北京市朝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责编:任逸超 /2022-05-01/ 中国广播影视
    • 这并非一本旅游攻略,而是探索这座城市文化秘境的指南。它能帮您了解每天走过的老街巷,每天擦肩的古建筑,流经这里的每一条河,都是千百年来的匠心打造。 这并非一本历史书,却链接了过去的故事与 的生活。 的繁华都市、时尚街区、文创天地、人潮涌动都能从过去、从城市 初的模样中找到基因的印证。 打卡北京朝阳的文化密码,从本书穿越时空,勾连起过去与未来: 秦始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必经之路在这里 近代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这里 元明清三代漕运水系在这里 奠定朱棣定都北京的郑村坝之战发生在这里 成就新中国工业史的五大工业基地在这里 市场经济的开端,改革开放的 个窗口在这里 快 高 强 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这里…… 本书能帮助读者重新了解这座城和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用眼睛和想象力去重新

    • ¥44.4 ¥89 折扣:5折
    • 南京的书店/大观南京丛书
    •   ( 2 条评论 )
    • 编者:徐雁|总主编:曹劲松 /2024-08-01/ 南京
    • 本书是一本展现南京独特书店文化的书籍,深入探索了这座城市各式各样的书店,从老牌书店到新兴独立书店,呈现了这些书店背后的故事与精神。书中介绍了独特布局和文化氛围。读者将在其中感受到南京书店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同时领略到这些书店在传承文化、推广阅读和艺术交流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本书通过文字和图片,以生动的方式展现了这些书店如何成为南京文化和知识的重要驿站,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 ¥13.9 ¥28 折扣:5折
    • 中西文明根性比较
    •   ( 75 条评论 )
    • 潘岳 /2022-01-01/ 新世界
    •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潘岳同志截取中西文明发展 的“战国与希腊”“秦汉与罗马”“五胡入华与蛮族入侵”三个历史时期,从文明、政制、民族角度,对中西文明根性进行了剖析和比较。很多专家学者专门撰文对其进行了评论,本书撷取部分精彩评论可进一步拓展中西文明比较的视野,也是文明对话的起点。本书在传统与现代、文明共存与对话的层面,挖掘中西方文明各自的“古老价值”,以实现“为所有古老文明互融互鉴开辟出一条近路”的宏伟目标;从文明根性上研究中西方道路之不同,以历史自信提升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强化理论、制度和道路自信,对中西方文明交流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中、英文版入选了 “十四五” 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

    • ¥32.5 ¥76 折扣:4.3折
    • 中国式现代化与云南乡村文化振兴: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乡村文化振兴专题调研报告 胡洪斌,杨曦,郭茂灿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   ( 2 条评论 )
    • 胡洪斌,杨曦,郭茂灿 /2025-02-1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探讨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省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与经验,概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强调文化是乡村社会的深层根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本书详细分析了云南乡村文化振兴的历史概况、整体图景、内生动力、特色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民族民间工艺、文化治理以及特色小镇和节庆文化等多个方面。云南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乡村文化振兴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转型发展,还有助于民族团结进步,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本书还提出了云南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展望,以期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决策支撑和实践指导。

    • ¥79.5 ¥159 折扣:5折
    • 藏书·家:爱书人与他们的理想书房
    •   ( 66 条评论 )
    • \"[美]尼娜·弗洛登伯格 著 [美] 谢德·戴格斯 摄\" /2022-07-01/ 上海文化
    • \"本书带领我们走进 32位作家、艺术家、设计师和收藏家的书房,听他们讲述藏书背后迷人的历史和故事。其中包括了《我的奋斗》作者卡尔·奥韦·克瑙斯高,设计师品牌3.1?Phillip Lim的创始人林能平,莎士比亚书店经营者西尔维娅·比奇·惠特曼,等等。同时,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9家大大小小、各有千秋的书店和图书馆。 然而,这本书不是关于遥不可及的书房,也不是关于装饰精美的住宅,它展现的是书籍讲故事的力量。家的温暖,来源于被喜爱的事物包围。\"

    • ¥62.1 ¥148 折扣:4.2折
    • 造就中国人 阅读与国民教育 海天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朱永新 /2019-11-01/ 海天出版社
    • 为纪念深圳读书月创办20年暨深圳全民阅读发端20年,深圳出版集团全力打造了“全民阅读丛书”系列出版项目,由所属研究机构深圳市全民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负责策划承办,计划持续开展全民阅读理论研究和专著出版,旨在建构阅读理论和阅读学科体系,为我国全民阅读科学化、专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丛书第一期推出“名家系列”,聚焦我国全民阅读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荣幸地邀请到王京生、朱永新、聂震宁三位作者,分别围绕“阅读与城市发展”“阅读与国民教育”“阅读与时代变革”三大主题编撰思想文集。三位作者高屋建瓴,著述颇丰,历年来关于全民阅读的观点和论述常见于报端,是我国全民阅读事业发展的亲历者、推动者和领航者。 《造就中国人——阅读与国民教育》一书站在教育改革家立场,直面全民阅读现实问题,提出“阅读三问”:阅

    • ¥28.3 ¥68 折扣:4.2折
    • 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增订版) 邵燕君王玉玊网络文化文学二次元ACGN游戏
    •   ( 1 条评论 )
    • 邵燕君王玉玊 /2025-01-01/ 三联书店
    • 每 ,我们的时代都在生产着新的话语,这些新的词语虽不会被词典收录,但会不可避免地经常听到。这些话语分隔出一个个圈子,在父母和儿女之间、代际同事之间、不同爱好的朋友之间,构建了高高的语言之壁,造成误解和隔阂。北大中文系学术团队经历多年研究,探索网络文化的核心脉络和词语的根源,撰写了274个核心词条,涵盖二次元宅文化、同人文化、女性向、网文、游戏、社会流行词等6个网络文化领域。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以前熟悉的、一知半解或全然不知的生活方式,触摸到这个时代的脉动,认识那些满怀热爱的年轻人,并和他们一起打破次元之壁。

    • ¥48.9 ¥98 折扣:5折
    • 景漂与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生态圈研究/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经济与管理学科丛书
    •   ( 0 条评论 )
    • 刘冰峰|责编:杨雪 /2023-10-01/ 经济管理
    • 本书研究了“景漂”现象,分析了“景漂”创业的心理调节过程及其动机演化,探讨了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生态健康发展的楔式、组织形式、影响机制和基本路径,提出了加快“景漂”人才集聚与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生态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本书的创新点在于:围绕一个主题——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研究两者关系——“景漂”现象之人才聚集与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集聚的相互关系,采取三种方法——案例研究、实证斫究和理论斫究,聚焦四个斫究——“景漂”现象之群休性研究、人才聚集与产业聚集的相关关系斫究、陶瓷文化产业生态构建斫究以及对策斫究。

    • ¥38.9 ¥78 折扣:5折
    • 被遗忘的农业文化遗产
    •   ( 2 条评论 )
    • 帕尔维兹·库哈弗坎,米格尔·A 阿尔蒂埃里 /2023-08-09/ 中国农业
    • 现代农业常因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对营养、农村就业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与自然文化的脱节而备受诟病。尽管现代农业飞速发展,仍有许多小规模传统农业系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人类提供着 好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同时在气候变化的时代保障着粮食安全。本书科学、客观地评估了这些农业系统,基于其对今世后代的价值,对此类被遗忘的农业文化遗产形式进行了 的汇编。

    • ¥34.9 ¥70 折扣:5折
    • 屈家岭:五千年前的众城之邦
    •   ( 39 条评论 )
    • 彭小军|责编:缪丹 /2023-09-01/ 上海古籍
    • 本书稿由良渚博物院负责组织策划,为庆祝良渚遗址申遗成功三周年,加强中国古代文明对比研究,特遴选了 在中国古代文明方面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就中国文明形成时期的关键遗址和考古学文化进行专项研究。本书名《屈家岭:五千年前的众城之邦》,本书从“前屈家岭时代”的长江中游开始,通过各种考古遗存和发现,描述了屈家岭文化古城的形成、古城中的居民及其生活、逝者的墓地与丧仪、屈家岭文化走出两湖向外发展等内容。屈家岭文化作为长江中游 为兴盛和强势的考古学文化,其遗址分布纵跨湖北、河南、湖南三省。屈家岭文化以其强大的扩张力和 性,与周边考古学文化发生了密切的文明交往和互动,为史前中国多元一体的伟大进程贡献了独特的江汉力量。

    • ¥58.9 ¥118 折扣:5折
    • 文化困知录
    •   ( 8 条评论 )
    • 冯天瑜|责编:李敏//温玲玲 /2023-07-01/ 广东人民
    • 本书是一本文集,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研究,收录了冯天瑜先生 研究成果。作者遵循微观辨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济之理路,考究文化史学基本论题,如中国文化之生成机制、发展脉络及走势、中国文化特质、中外文化互动等,以“文化生态”说为基旨,以中西文化互动为视野,探究中国文化的源流与脉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对当下中国社会的文化问题给予贴切的关怀、深刻的反省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这是一部理性的清醒的历史文化警示录。

    • ¥54.7 ¥128 折扣:4.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