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 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曹植写过一首诗《空竹赋》。宋朝时,宋江写过一首七言四句诗: 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 清朝是空竹发展的鼎盛时期,风靡城乡。抖空竹运动集娱乐、健身、技巧、灵活、竞技、表演、休闲于一体。抖动时姿势多变,使绳索翻花,可做出 过桥 对扔 串绕 抢高 等动作。抖空竹的技巧颇多,有 仙人跳 鸡上架 放捻转 满天飞 等。抖空竹是我国汉族民间传统的杂艺游戏活动,流行全国各地。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认定,抖空竹项目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市校园空竹运动始于2008年,经过10余年的推广和普及,目前已发展成了近200所学校,10万余名学生及老师参与练习和比赛的、知名度很高的运动项目。从20
北京*活的传说是苑利、顾军主编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的一部分,这个系列主要是关于手工艺的项目,所以称之为*活,每本书由一个或两个项目的传承人口述内容组成。书的内容是以采访者采访相关项目传承人,以传承人口述内容为基础,再进行编辑加工形成符合出版的文字形式,原汁原貌地呈现了相关项目的特性及传承人的特点,是研究、了解北京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不可多得的良书。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杜新士)》是杜顺堂京作硬木家具传承人杜新士口述的内容,全面讲解了京作硬木家具的前世今生,制作过程、发展动向及存在价值 、鉴定标准等。
《非遗传承研究》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主要栏目有:法律法规(中外非遗法律法规及其权威解读)、调查与报告(有关非遗传承的各种调查报告、问题综述等)、理论研究(非遗专家、非遗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对非遗重点、热点、焦点问题的见解、观点)、非遗学人(非遗专家、学者,非遗研究新人其人其事)、非遗项目(经认定的非遗项目、待申报的非遗项目介绍及研究)、非遗传承人(各级非遗传承人报道、采访等)、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非遗企业家、史料与掌故等。
《春扇》讲述了两个小女孩围绕一把扇子而发生的友情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的扇子文化。多线叙事与古今画面同时呈现,链接了多元时空,令人目不暇接。作者将古今折扇艺术穿插在其中,全书洋溢着古典气息,亦展现了当代风貌与时代精神。
本书为旅游经济类学术专著。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的发展、演化中积累了各个时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文明,独具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基于此,本书将乡村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发展系统划分为客源市场系统、目的地系统、出行系统和支持系统共四个子系统,建立起乡村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的动力学模型,将乡村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加以系统化,对乡村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协调关系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乡村旅游过程中乡村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演化规律。进而从品牌培育、完善政府职能、人才培养、传播创新、提升主题地位五方面提出四川省乡村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的对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