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10-2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木兰传说(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   ( 47 条评论 )
    • 李岩陈元生 编 /2014-01-01/ 武汉出版社
    • 这是一部由作家与学者合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作者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版规范,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成果与文物实物的三重证据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出 木兰传说 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上编《历史源流》里,系统地阐发了 木兰传说 所经历的原生期、次生期、定型期、衍进期、弘扬期、流变期等六个历史发展阶段。

    • ¥16.3 ¥24 折扣:6.8折
    • 唱法事(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   ( 20 条评论 )
    • 蓝宏 著 /2013-04-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 田林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孕育着丰富多彩的壮族文化。壮剧就是其中的代表。壮剧是壮族人民创造的戏曲艺术,用壮语方言演唱,因壮语方言、曲调风格等有所差异,因而分为北路壮剧和南路壮剧。田林县作为壮剧发源地,自古以来都是北路壮剧传布地区的中心。这套收集了10个壮剧经典剧目的《中国壮剧传统剧作集成·田林卷》分三册。《中国壮剧传统剧作集成(田林卷下)》包括:《蝶姹》、《宝葫芦》、《凤仙姑娘》、《海蚌姑娘》。剧本原文皆用壮族土俗字书写,我们用田林方言壮文、汉语直译和汉语意译来翻译,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本书由蓝宏主编。

    • ¥11.2 ¥18 折扣:6.2折
    •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地图
    •   ( 141 条评论 )
    •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编... /2020-08-01/ 广东人民
    • 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编撰了《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地图》读本,对粤港澳大湾区内68项非遗进行了“地图导览式”介绍,包括内容简介、小贴士、游览资讯和延展知识等栏目,插图精美,语言通俗、生动、有趣,是“遗产时代”“读图”潮流的具体体现,既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人民自我文化认知、认同,促进跨地区、跨体制的大湾区协同建设;又有助于其他地区人民对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了解、体验和认同,提高粤港澳大湾区非遗的可见度和社会影响力,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 ¥18.9 ¥42 折扣:4.5折
    • 本草(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大系
    •   ( 11 条评论 )
    • 保冬妮|责编:凌艳明|绘画:刘江萍... /2020-12-01/ 明天
    • 《本草》讲述了热爱植物的一家人,在花园里种植草药的故事。一年四季,随着季节的变化,草药成熟了,它们各有不同的功效。在观察草药成长的时光里,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日常跃然纸上,而小读者亦能通过故事了解草药的特性,了解中药的妙处,进而热爱传统的中国医学。书页巧妙地将《诗经》中关于植物的描写和故事结合,让孩子进一步感受中国 传统文化之美。

    • ¥18.4 ¥40 折扣:4.6折
    • 歌海捞珠(下册)
    •   ( 11 条评论 )
    • 李作应 译者,李作应 整理 /2013-02-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 这本《歌海捞珠(下)》是长期工作在民族文化线的专家学者李作应,经过近30年精心收集、整理汇编而成的广西经典山歌集。其内容涉及农事生产、日常生活、为人处世、谈情说爱等。此书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形式,劝导人们勤劳生产,踏实做人,践行孝顺、善良、忠诚等伦理道德。全书内容分为三月歌、情歌、世事歌三大部分,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族山歌形式收集整理,尽量保留壮族山歌的音韵,及山歌的原汁原味,从生活、生产中的琐事、小事叹唱出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劝诫世人行善守德的目的。本书将所有收录整理的山歌全部翻译成拼音壮文,用壮汉对译的形式编排,更利于壮族地区民间读者的阅读和文化的传承。

    • ¥13.6 ¥22 折扣:6.2折
    • 争奇斗艳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图版)皮影戏
    •   ( 88 条评论 )
    • 闻婷 编著 /2014-08-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演出时,人影的动作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的独特之处在于道具小、演出方便,因此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这种艺术在时间的沉淀下逐渐成为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 ¥11.3 ¥25 折扣:4.5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
    •   ( 29 条评论 )
    • 彭冬梅 /2014-01-01/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彭冬梅编*的这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以剪纸艺术为例》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博士主持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研究所与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合作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为基础,针对如何应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以及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手段有哪些等问题,以民族民间艺术剪纸为例,从理论和技术层面上研究和探讨了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手段,探讨了中华民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及紧迫性。

    • ¥19.7 ¥25 折扣:7.9折
    •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广东春节-春俗如歌
    •   ( 26 条评论 )
    • 叶春生 著 /2010-01-01/ 广东教育出版社
    • 文化遗产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民族情感和审美理想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几大文明中绵延至今从未间断的文明,中华民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功不可没。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凝结着民族的智慧,连结着民族的情感,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共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我国正处于推进科

    • ¥19.5 ¥26 折扣:7.5折
    • 争奇斗艳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图版)雕版印刷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   ( 47 条评论 )
    • 吴俊 编著 /2014-08-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现存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公元868 年印刷的《金刚经》。雕版印刷汇集了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优秀的传统工艺,终形成了这种独特工艺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的建筑体系,以土、木、砖、瓦、石为主要建筑材料。营造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画作、搭材作等,其中以大木作为诸“作”之首,在营造中占主导地位

    • ¥11.1 ¥25 折扣:4.4折
    • 唱师圣(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   ( 15 条评论 )
    • 韦达罗艳兰李世政 译者,韦达罗艳兰李世政 整理 /2013-08-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 韦达、罗艳兰、李世政整理翻译的这本《唱师圣》是《典藏壮族师公经》丛书之一,唱诵的是壮族信仰的众神,如雷王、社王、雷祖大帝等。全书以从古至今的大神为序,每一位神为一部分,共分13部分唱诵了十三位大神。全书采用壮汉互译的方式编排,壮文基本为标准壮文,汉文翻译部分采用的是汉文直译。本书的出版将为壮族文化研究增添资料,为广大读者了解、解读、研究壮族文化提供参考。

    • ¥13.6 ¥22 折扣:6.2折
    • 非遗文化系列绘本-那条打喷嚏的龙
    •   ( 173 条评论 )
    • 孙玉虎/文 赵希岗/图 /2018-04-01/ 连环画出版社
    • 本套丛书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用绘本故事的形式向小读者讲述中国传统工艺。是和3-7岁年龄段儿童阅读。非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瑰宝,是人民群体智慧的结晶。让我们的孩子看中国自己的图画书,听自己的故事,了解自己的文华根基,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 ¥16.6 ¥36.8 折扣:4.5折
    • 争奇斗艳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图版)安徽宣纸 书法、篆刻 ?
    •   ( 43 条评论 )
    • 阚男男 编著 /2014-08-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宣纸,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百折不损,有“轻似蝉羽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之誉;光而不滑、吸水润墨、宜书宜画,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之称。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子书写艺术,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赏心悦目的绘画构图,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 ¥11.3 ¥25 折扣:4.5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纵横谈: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级研讨班论文集
    •   ( 43 条评论 )
    • 北京市文化局社文处北京群众艺术馆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 编 /2007-07-01/ 民族出版社
    • 本书是2006年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级研讨班的同志,根据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后所撰写的一批论文。文章选题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对推动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书收集了由北京市文化局社文处、北京群众艺术馆、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联合主办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级研讨班学员撰写的论文31篇,所写论文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倾注了学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热爱之情。为便于探讨和交流,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将全部论文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归纳为六个专题。此外,还在书前将高研班举办

    • ¥15 ¥20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