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基层组织”、“财政金融”、“世界大势”为三个支点,重新审视了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从地缘政治的变动、财政金融体制和政治变革的角度,重新回答了“李约瑟之谜”——即“近代中国何以落伍”的问题,指出:理论与现实结合、政治与民众结合、财政金融制度与生产发展和民生结合,乃是中国复兴和中国道路的三个关键点。 作者韩毓海是北大新锐学者,鲜见的大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现实关怀和价值取向,每每引起关心国家命运、关注底层生活的读者的强烈共鸣。作者行文有意针对时下热点话题,把视野引向基层,引向世界,引向大历史,从而让大众也能看清国际金融动态,以及中国的应对和走向。
以通俗流畅的笔法讲述日本的历史,本书是其第三部。 关原会战后不久的庆长八年(1603),德川家康被天皇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建立起了幕府。这当然是在做了无数打点工作之后的结果,但对于家康而言,自己的目的却远不止此,他真正要做的,是消灭丰臣家,将整个日本都掌握在德川家的手里。 另一方面,已经感觉到了重重危机的丰臣家,也在以淀夫人为首的核心集团的带领下进行了各种抵抗,无论是消极的或是积极的,大家都希望能够将已故太阁丰臣秀吉的丰功伟业好好地守护到底。 于是,一场东西决战又将拉开帷幕。 而胜利女神这次又将站在谁的那一边? 是东边还是西边? 是巨人还是阪神?
本书提供给读者的只是许多奇案中最有代表性的案件。该书编著的追求在于融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于一体,力求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寓思辨于情节,雅俗共赏,适应不同的读者需要。在叙事上注意了过程的起伏迭宕,写作时突出一个“奇”字,适当勾画案件历史背景,同时画龙点睛,以期发人深省。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所好,阅读每个完整案情,了解个案之“奇”,由个案之“奇”可以窥见人类社会之“奇”;从“奇”引发对人类社会的深入了解。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探索未知的领域更是对科学的一种严谨的态度。对这种种神奇奥妙的奇案,如果我们寻找真相,就必须鼓起勇气。我们天天感受到新的体验,因此没有理由就此停止不前。阅读本书也会使读者萌发一种探索未知奇案的冲动与渴望……
杨天石编著的《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插图本)》讲述了:辛亥百年,辛亥革命研究也已百年,但是,对这次革命的若干基本问题似乎还可以讨论。例如,多年来,人们将辛亥革命定义为资产阶级革命,其领导力量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此却一直缺乏认真的、充分的、强有力的论证,也很少有人要求这样的论证。似乎是一种无须论证、不言自明的真理。其实不然。《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插图本)》全景式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
武则天的聪明才智和政治谋略可以说古今少有。女权主义者因她打破了男人对政治和性的垄断,将她视作女中豪杰;男性大多认为她过于强悍,缺乏女人味;反对她的人更是极力攻击她任用酷吏,滥杀无辜…… 武则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本书就将为你讲述一个生动真实的武则天的故事。
曾纪泽,字劼刚,晚清名臣曾国藩之子。曾出任驻英、法公使。后又兼充驻俄公使,与沙俄谈判修改《里瓦几亚条约》,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南境特克斯河地区部分中国领土。 本书原名《曾惠敏公遗集》,共十七卷,其中奏疏六卷,文集五卷,诗集四卷,日记二卷。现经点校,改名《曾纪泽集》出版。本书对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史及曾氏家族,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一种,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成吉思汗统一全国至元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成吉思汗伐西夏、灭金国,忽必烈火南宋、建立元朝等历史事件,以及窝阔台、蒙哥、阿合马、耶律楚材、马可·波罗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只的评点。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 知道一点历史常识(世界) 》试图为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读史和学史的方式。它精心择取了世界历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变革性强的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作为历史常识呈现给读者,力图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世界历史的整体架构,准确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并以此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胸襟、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
本书对疯狂的定义是广义上的。有临床意义上的癫狂,有法律意义上的疯狂,还有一时的精神错乱,但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为某一种观念或政治目标而玩命的人。有些人以其行为急剧地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有些人则仅仅改变了时间的流速,但每个人都给人类历史留下了独特的印迹。 本书分成三部分:暴君;刺客;刽子手、走狗和神秘主义者。许多统治者都可以划归类,因此本书仅局限于过去的5个世纪中突出者。刺客并不乏其人,但笔者认为,记述美国总统的所有刺客很有必要。介绍登纳和三岛的目的是想表明疯狂并非白种人专有,而包括夏洛蒂·科迪的目的则是要证明疯狂并非男性独具。 《历史上的狂人》是历史,不是小说,虽然不时有人随意将其中的一个人或一件事加以渲染。还有比通过传记了解历史更佳的途径吗? 我希望对我的朋友和同事——洛沙·
名将李广终生未封侯,是性格使然还是造化弄人?“和尚皇帝”一心向佛,为何落得个被饿死的荒唐结局?大名鼎鼎的狄仁杰是一代名相还是大唐版的名侦探柯南?唐伯虎是否真的遇到过柔美的秋香,诗人和女仆之间到底有没有让人泪奔的旷世绝恋?唐代公主贵为金枝玉叶,为什么难逃“剩女”的宿命?东厂、西厂、锦衣卫,谁更令人毛骨悚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万贵妃是拥有倾城的容颜,还是皇帝对她这样的“熟女”爱自天然?独特的清宫“选秀”制度,为何却与美貌无关?解码“戏说”背后,拨开重重迷雾,开启绝密档案,洞悉历史深处……本书将为你揭开99%的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本书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历史的理想工具书。编者通过简明的体例和通俗的语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地讲述了世界历史,在主线叙述的基础上配以“大事年表”、“主要人物”、“重大成就”等辅助栏目,将人类历史上的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一目了然,方便阅读、理解与记忆。同时,全文配入编者精心挑选的与文字内容相契合又自成体系的精美图片,多层面地使读者快速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版式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在注重视觉美感的同时大大丰富版面信息量,使读者感受到世界历史的广博性和震撼力。多种视觉要素的结合使历史与文字变得亲切轻松,陪伴读者开始一段愉快的彩色读书之旅。
什么是亚特兰蒂斯?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和价值史前文明的传奇遗迹?荒诞派小说家没有恶意的杜撰?梦想家的哲学幻想?还是西方人共同编织的一个梦?如果它确实曾经存在过,它又会在哪里? 《爱得其所》和《卡登尼欧》到底是不是莎士比士的作品?《爱得其所》是不是《温莎的风流娘们》的修订版?传说弗朗西斯·培根才是莎士比亚作品的真实作者? …… 我们已经知道太多的传奇故事,却从未仔细想过和这些传奇故事、传奇人物同样神秘的那些事物,还有那些同样参与历史、演绎历史的“道具”,有着怎样的下落……找到它们,历史会更加精彩……
本书的作者,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科普巨著《十万个为什么》的原作者,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 这套书的主题由高尔基提出。他曾对伊林说:“您知道,我希望怎样开始写这本书吗?请想象一下那无边无际的空间。恒星,星云……在那巨大的星云深处的某个地方燃烧起了太阳。从太阳分离出行星,在一颗不大的行星上,物质活跃起来了,开始创造自己。于是出现了人……” 就这样,伊林与合作者谢加尔开始编写这样的故事:关于怎样出现了人,他曾经怎样克服自然对他的折磨,又怎样征服了火和铁;他怎样认识和开拓世界,又怎样创造和丰富了科学的领域……
半个世纪前,该书英文版在美出版,便受欢迎。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读到此书,其中记录的个人经验和提出的问题,还能让人久久回味,并且书中优美的文字始终让人感受到阅读的快意,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以来七十年中,西方工业化思潮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此书包含的内容实在丰富,难怪1945年英文版在美国耶鲁大学出版后,产生了较大反响。1959年台湾中华日报社将蒋先生亲自用中文重写一遍的《西湖》出版时,该书的销路也一直不错。 这本书不只是讲了一位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个人成长历史,而且这种个人历史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初期的社会人生经历。